九江街道隸屬於四川省成都市雙流區,位於雙流區城北2.5公里外,處於成都“十分鐘車程經濟圈”內。
九江街道面積37平方公里,北接青羊區,西邊與溫江區和彭鎮接壤,東部與武侯區無縫對接。轄泉水凼、蛟龍、石牛、龍池、鄒家場、大井、萬家、金島、馬家寺、通江、石井11個社區,80個居民小組。戶籍人口4萬,流動人口達10餘萬。九江街道辦事處與九江政府位於泉水社區轄區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九江街道
- 外文名稱:Jiujiang Street
- 別名:甘泉里
- 行政區類別:街道
- 所屬地區:四川省成都市
- 下轄地區:泉水凼、蛟龍、石牛等社區
- 電話區號:028
- 郵政區碼:610204
- 地理位置:雙流區城北
- 面積:37平方公里
- 人口:4萬
- 方言:西南官話-成都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機場:成都雙流國際機場
- 火車站:雙流西站
- 車牌代碼:川A、川G
- 行政代碼:510122
建制沿革,地理環境,經濟,現代農業,工業經濟,現代服務業,招商引資,新農村建設,環境保護,拆遷安置,社會事業,
建制沿革
九江原名甘泉里,是江安河流經之地。從江安河起水的新開河流經地域形成了九拐十八彎,每拐均呈葫蘆狀,這九拐十八彎到了九江境內還剩下一個葫蘆九道彎,民眾便稱呼這段河為九曲江。距河邊不遠處原有古剎一座,名叫玄天觀,建於北宋熙寧2年(1069年),占地百餘畝,殿堂輝煌,香火旺盛,來往善男信女甚多。當地大戶為樹功德,生意人也看準了這裡的商機,於是紛紛投資在道觀周邊建房興場,取名“九江”,一直沿用至今。據傳,玄天觀里有清泉一眼,此泉冬不枯夏不竭,周圍逐漸形成了一百來平方米的小池。由於當時移民較多,大都圍池而居,每日取池中泉水飲用,因泉水甘冽清純,故名甘泉;“里、弄”是北方人對街道的稱呼,估計移民中北方人偏多,於是便有了“甘泉里”的叫法。而一般面積不大的水池在當地被通稱為“凼”,所以又有了“泉水凼”的俗稱。不過,在民間這後兩種稱呼似乎早已成了九江的代名詞。
1992年10月10日,雙流縣(今雙流區)決定開展區、鄉、鎮建制調整。九江鄉、昇平鄉(即龍池鄉)合併為九江鎮(現九江街道);街道建成區面積近12平方公里,占街道總面積的1/3,其中,工業占地約4平方公里,城鎮面積約8平方公里。
地理環境
九江街道位於雙流區城北2.5公里外,距成都市區6公里,距雙流國際機場5公里;東鄰成都市武侯區,南靠雙流區東升街道,西接雙流縣彭鎮,北連溫江區和青羊區。
經濟
2012年,綜合經濟實力再攀新高,實現全口徑工商稅收5.85億元,地方稅收2.25億元,完成目標任務的125%;固定資產投資實現13.5億元,完成目標任務的10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43.7億元,全年完成外貿出口創匯1.18億元。產業培育取得新成效,蛟龍工業港做“精”做“優”,蛟龍國際“四大板塊”建設突飛猛進,正向“產城一體”的聚富新城挺進。臨空服務園區北區內元瑞一期、二期相繼隆重開盤,西南摩配市場正式營業,成都太平園家居商城也已正式落戶,在區域性內形成產業增長極,促進現代服務業鏈化發展。三是高起點高標準完善空港現代生態田園大城市北部新城規劃,主動融入中心城區和天府新區。四是基礎配套實現新突破,全力做好成蒲鐵路建設以及成新蒲快速通道與繞城高速“七進七出”互通式立交建設,文昌路建成通車,更加便捷高效的交通設施實現了城際之間的無縫對接。五是規劃體系加快完善,編制完成九江新一輪城市規劃設計以及成新蒲以北相關3個社區的村莊規劃,對九江土地利用總體規划進行了修編。六是人民生活得到新改善,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2747元,同比增長13.5%。
現代農業
九江街道現有耕地面積20086畝。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30639畝,其中水稻、小麥等糧食作物17622畝,瓜果蔬菜等經濟作物13017畝。蛟龍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占地3870畝,有業主15家,主要為花卉種植業,建有高科技植物主培室,主培繁殖高檔花卉品種。
工業經濟
九江街道境內的蛟龍工業園區雙流園區系全縣兩大工業園區之一,園區內含企業276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49家,主要以製鞋、製衣、機械等勞動密集型企業為主,其中優勢企業有10多家。按照縣第十二次黨代會上提出的“把蛟龍工業港建成新興產業集聚、科研優勢突出、適宜人居創業的高端平台,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千億級產業高地”的發展要求,九江街道大力實施產業倍增戰略,最佳化提升蛟龍工業園區既有產業,按照“產城一體”理念,通過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市化,走產業高端、高端產業之路,引導扶持蛟龍工業港向“千億級產業園區”強勢邁進。以“創意、研發、設計、辦公”為主體的蛟龍國際四大板塊建設也取得了新的突破,首期開發建設的40萬平方米寫字樓招商率已經突破90%,三一重工、昆明菸草集團的數控研發體系以及民航旗下的發動機檢測單位已簽約蛟龍國際四大板塊。強化商標品牌意識,指導註冊商標26件,培育省市著名商標共6件,四川多聯實業有限公司的“多聯”商標榮獲中國馳名商標稱號。港內公共汽車站、醫院、學校、酒店、賓館、飯店、工行、建行、中信銀行、農行等多家銀行機構、白河公園、白河瀑布、五星級紫荊影視城、體育館、書店、網球賽事中心、商場、購物中心等設施一應俱全,常年有流動人口9萬餘人,港內高樓林立,車水馬龍,城市經濟繁華,正逐漸成為引領生活潮流、現代氣息濃厚、飽含城市魅力的時尚新城。蛟龍港管委會正著力實施“五年規劃,三大工程,八大指標”,力爭2015年把蛟龍港雙流園區打造成年產值1000億元,國地兩稅突破20億元,解決20萬人以上就業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統籌兼顧城鄉經濟發展的城市綜合體,鑄就成都“世界現代田園城市”高端產業支撐點,實現產城一體化。
現代服務業
牢固樹立以現代服務業發展繁榮城市的理念,現代服務業發展強勢推進,2012年新辦理個體經營戶874戶。依託國際航空樞紐等功能區建設,初步匯聚了掌上明珠家私、變色龍家私、美的家私、太子等100多個著名的家私品牌。該項目總投資約49億元,規劃占地1600餘畝,全部建成後可達170萬平方米,形成集家具展銷、精品展示、會展博覽、物流、家具材料、裝飾建材、建築輔料、酒店、名牌家具總部園區、家具研發培訓、電子商務於一體的現代化國際商貿業態建築群體,將成為西部超大的綜合性家具展銷基地和集中的家具品牌戰略聯盟體。位於成新蒲快速通道與星空路交匯處的中國西南機車展銷中心已正式投運,該項目總投資5億元,占地100畝,定位於打造立足西南、面向全國的機車展銷、倉儲、交易、物流分撥中心。加速浩森家居博覽城、太平園家私廣場、西南食品城、綜合銀都等已簽約服務產業項目的落地,努力促使以商業購物、專業市場、總部經濟為主導的臨空商貿產業集群發展,在區域性內形成產業增長極,促進現代服務業鏈化發展,著力構建以臨空經濟為特色的現代商貿高地。
招商引資
繼續強化招商引資工作,增強跨越發展後勁。一是進一步拓寬招商引資渠道,用區位優勢招商、用政策優惠招商、用感情優待招商、用環境優越招商,立足低碳經濟,著力招大引強,著重引進一批產業帶動力強、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環境污染少、資源消耗低的重大產業項目,努力提升產業檔次。二是嚴格落實招商引資目標責任制,將招商引資目標任務分解到各部門、各社區,全員參與招商引資工作。引進成都立彩粉末塗裝有限公司等工業投資項目26個,北京中鐵元瑞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等服務業項目12個,深圳信道科技有限公司物聯網項目1個,投資達3億元。2012年招商引資總到位資金9.49億元,完成目標任務的119%。
新農村建設
加強農村基層治理機制建設,全面深化以城鄉要素自由流動為核心的綜合配套改革。繼續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全街道共頒發農村房屋所有權證8869本、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9772本、集體土地(宅基地)使用權證8978本、股權證11735本。加快推動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在總結推廣既有流轉模式的基礎上,積極探索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長久流轉”,堅持市場化手段支持農民集體引進社會資金實施土地綜合整治。初步實現農村產改成果的破題運用。積極推進以培育“新市民”為目標的城鄉社會建設,我街道從基礎設施建設、組織機構建設、運行機制建設三個方面入手,在試點小區景秀泉城率先探索建立完善“131N”(即1個黨支部領導,居民代表大會、議事會、監督委員會3會決策監督,1個物業服務中心,N個社會組織參與管理服務)自治管理模式,完成了試點小區“1+21”服務配套設施建設。同時以蛟龍金座公寓小區為試點,建立完善市場化小區“121N”(即1個黨組織領導,住戶議事會和監督委員會2會決策監督,1個物業服務公司,N個社會組織參與管理服務)自治共管服務架構。提高新型農民和新興城鎮居民對城市生活的認知感、幸福感和歸屬感,充分調動了其參與社區管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環境保護
以創建“五十百千環境優美示範工程”示範縣和全國文明城市為契機,大力強化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程。以治理“七亂”,開展“四清”,推進“四化”為目標,狠抓環境整治,清除盲點死角,全力推進環境治理常態化管理,街道環境得到有效改善。加強揚塵治理,在環保發電廠周邊、垃圾運輸線路、出入城節點及九江場鎮開展專項整治行動,保證了環保發電廠周邊乾淨、整潔、有序的市容和環境衛生。加大市政設施建設,投入900餘萬元,統一製作商招和店招1300米。大力實施光彩工程,新設、維修路燈350餘盞,新配置垃圾桶140個,增設機動車單側停放指示牌35個,新設非機動車停靠欄10個,增畫道路標示線6000米,統一花門柱3500㎡,有效改善民眾生產、生活環境,北部新城城市形象顯著提升。
拆遷安置
2012年,經全街道幹部頑強拼搏、團結奮戰,先後完成了光華八線二至五期、泉水河改道、金河綠州、龍渡英郡、五顯廟路、江安立交等6個項目的拆遷工作,拆遷區域涉及鄒家場、馬家寺、萬家、蛟龍4個社區,全年累計拆遷農戶680餘戶,拆遷1760餘人,拆遷面積21.66萬平方米,拆遷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同時,安置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收穫,石牛、泉水、蛟龍、萬家、大井等5個社區共164戶過渡戶住進了景秀泉城三期,並進一步加強農民安置小區管理,小區管委會著力最佳化安置小區內供水、供電、供氣、廣電、排污、環衛、綠化、治安等服務,確保讓老百姓住得放心、安心、稱心。在建安置小區金灣美湖主體工程已經完工,已具備安置能力;擬建安置小區金河綠洲、金江綠府、龍池西錦二期、龍渡英郡已完成開工前期準備工作。
社會事業
以改善民生為根本,努力提升民生幸福指數。一是紮實推進民生工程。致力完善城鄉一體化的社會保障體系。搭建好平台,規範化管理,為民眾提供優質、高效、便捷的社會保障服務。全面完成街道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及11個社區的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站標準化建設,居民在社區服務站就能直接辦理參保、查詢等20餘項相關服務。在街道服務中心就能直接辦理退休、失業保險等30餘項相關服務。社會保障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力促廣大居民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充分享受社會發展成果。按月享受養老待遇;累計有76個項目共12536人辦理了征地社保,占全街道人口的36%;全街道已有3萬餘人參加了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率達100%,實現社會保障全覆蓋。2012年發放免費“購藥卡”、居家護理補貼、惠民醫療卡等共83800元,惠及民眾642人;587名低保對象月人均補助達222元,40人享受醫療救助,補助金額達7萬元。加大就業指導力度,全年新增城鎮就業人員561人,失地農民和農村富餘勞動力新增轉移就業396人,動態性地消除零就業家庭,開展職業技能培訓11期704人。進一步擴大幫扶範圍,為街道1121位殘疾人辦理了殘疾證,為每位殘疾人制定了個性化服務卡,建立了“六冊一卡制”檔案,發放各類無障礙改造器具357件;為47名下肢癱瘓的貧困殘疾人發放了輪椅;慰問貧困殘疾人873人/次,發放慰問金20餘萬元;大力實施“自強助學金”項目,救助4名殘疾學生資金共13000元;為90名貧困殘疾人發放了專項補助金十萬餘元。深入開展“機車下鄉”和良種補貼工作,全年共補貼9.3萬餘元,惠及農戶3000戶。二是社會建設事業全面進步。城鄉一體的科技、教育、衛生、文化、計生、體育、廣電等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深入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強化農村藥品“兩網”建設,為13200人進行了免費健康體檢,為40347名居民建立了規範的健康檔案,規範檔案32341份;深入實施“文化強街道”戰略,全街道成立了13支各具特色的文藝隊伍,“一月一社區一主題”的“三個一”文化活動掀起了民眾積極參與文化活動的高潮;結合“世界讀書日”全民閱讀活動,在全街道範圍內廣泛掀起“好書伴我行”全民閱讀活動;新增農村有線電視用戶2610戶,“光纖電視10元通”1560戶,地面數位電視村村通工程已完成60戶,景秀泉城安置小區廣播室全面建成,加大送電影下鄉力度,免費放映電影134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