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文化藝術中心

九江市文化藝術中心

九江市文化藝術中心是九江市文化館的新館。位於九江市主城區八里湖新區,緊臨九江行政中心和市體育中心,和勝利島上的九江市博物館交相輝映。

基本介紹

簡介,歷史沿革,藝術中心設施,大劇場,小劇場,藝術廣場,

簡介

倚廬山臨長江,占地77畝,建築面積27852平方米。根據地段周邊的八里湖、七里湖、勝利島等自然地貌特徵,以柔和的曲線呼應基地周邊生態景觀。文化藝術中心,包括1200座的大劇院、500座的多功能小劇場及藝術館三部分。
九江市文化藝術中心
九江市文化藝術中心近拍
大劇院一層主要包括文化藝術商廊、貴賓休息及機房等輔助設施;二層主要包括觀眾廳池座及前廳、貴賓休息、機械舞台、化妝間等;三層主要為觀眾廳樓座、化妝間;四、五層為排練、辦公等。
多功能小劇場一層主要為三個電影廳;二層主要為多功能劇場及其前廳、貴賓休息、化妝室;三、四層為琴房、辦公室及機房等。
藝術館一層主要為公共文化展示廳、少兒藝術展廳;二層主要為各藝術培訓教室;三層為文化館辦公室;四層為排練廳。

歷史沿革

1960年3月九江市文化館成立,隸屬於九江市文化新聞出版局的副處級單位,原為九江專區民眾藝術館。
1980年5月改名為九江地區民眾藝術館。
1983年3月,九江地、市合併,九江地區民眾藝術館與九江市文化館合併,改名九江市民眾藝術館。
2010年12月始更為九江市文化館。現辦公大樓竣工於1990年,館舍占地面積1500平方米,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2004年被國家文化部授予“三級館”。內部機構設有三部一室,即藝術輔導部、理論調研部、文化經營部和辦公室。有幹部職工55人。
2010年5月,九江市政府啟動“九江市文化館”新館建設,在八里湖劃地80畝,投資3億元,建築面積27700餘平方米。新館大樓為高起點、多功能、綜合性文化設施,建築風格中西結合,內含大劇院、多功能劇場、音樂美術創作基地、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等。新館名為:九江市文化藝術中心。

藝術中心設施

九江市文化藝術中心含大劇場、多功能劇場、公共文化展示區、附屬商業設施、培訓辦公區以及文化藝術廣場等幾大區域。

大劇場

大劇場為多功能劇場,兼顧歌舞劇、芭蕾舞、音樂戲劇、魔術雜技、綜藝節目等使用,採用鏡框式台口,總座位數1200座;觀眾廳後部為一系列演出技術用房,觀眾廳以自然聲為主,電聲為輔;劇場的擴聲系統、燈光系統及舞台機械設備及其他相關係統能滿足大中型演出的需要,設備檔次定位在中上等,雙用大幕、升降樂池、吊桿的配備及電影銀幕後的充氣隔聲幕都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總體上在國內屬較高水準的劇場設計。

小劇場

550人多功能小劇場主要用於中小型音樂會、交誼舞會、時裝表演、話劇等演出,也可用於中小型會議會場。觀眾廳採用鐘形平面,在不用電聲系統的前提下,滿足交響樂隊演出的要求,同時能滿足民族器樂、聲樂、音樂劇等高專業水準演出的要求,另外也可主辦美聲、民族、通俗歌曲的小型演唱會。
電影銀幕寬約5.2米,有效高度為3.4米左右,視點標高為1150米,近視距為4.5米,基本條件滿足電影放映工藝要求。放映採用小型2kW氙燈座式放映機,採用Dolby650解碼器,可以放映DolbyA、DolbySR、DolbyD立體聲電影。

藝術廣場

1萬多平方米的文化藝術廣場位於北側濱水區,增強在文化藝術廣場活動的市民的親水性。結合鑲嵌在水中的舞台與作為舞台背景的大型LED展示屏以及水幕電影、大型噴水池等空間,可形成一處有著6000平方米左右、容納10000人左右同時觀看的室外表演區。
據了解,為充分挖掘場所的商業價值,設計中將培訓區放置在東南側區域,在供應劇院演員的排練需求的同時,直接對社會開放,滿足市民的需求,增加文化藝術中心的經營收入。此外,根據人流活動規律,在人流量最大的地方形成“核心點”,觀眾可從入口廣場進入通向文化藝術廣場的沿線設定電影廳、咖啡、茶社空間,並結合燈光、水池等環境打造出一處充滿人氣的半室外活力內街——文化藝術商廊,成為文化藝術廣場的商業配套服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