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松寺又名資聖法苑,系淨土宗道場,位於浙江省縉雲縣壺鎮石龍村。始建後晉開運元年(九四四年)。宋、元、明歷數興廢,詳情難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九松寺
- 又名:資聖法苑
- 地理位置:浙江省縉雲縣壺鎮石龍村。
- 始建時間:晉開運元年
歷史,現狀,地圖信息,
歷史
清嘉慶廿二年(一八一七年)秀峰法師重建。曾一度香火極盛,僧侶多達百餘人。鹹豐、同治間又遭兵毀燹,經十方信眾募捐重修,建有大雄寶殿、觀音殿、金剛殿、花廳、淨室和練武廳,氣勢雄偉,古風重振。清光緒初年(一八七五年)寺內設定書院,僧、俗共讀。至明國初住持不得其人,殿宇失修,毀圮者三分之一,後又懾於當時頒布寺產興學之政令,大部產業變創四姓國小,從此,寺院日益衰落,但五十年代仍有比丘尼住寺。「文化大革命」中,殿宇被折,僧侶散去,僅餘三間後殿,寺院荒無蕪。
幾度滄桑,至一九七六年已近古稀的智明法師到寺住持,適逢黨和政府貫徹落實和保護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智明法師同師弟智印法師,克已力行,廣結善緣以重光佛門,恢復名勝,積集點滴資金,開始整修觀音殿、齊堂。住持率徒六人每天堅持佛事,農禪並重,先後重建精舍、藏經樓;一九八四年次第竣工大雄寶殿、金剛殿、僧房並重塑莊嚴佛像。一九八六年縉雲縣政府批准為開放寺院。幾年中又新建念佛堂、忘機亭,於寺南進口處增建山門、伽藍殿、並拓寬了由寺至村的狹古道。歷時十餘年的艱辛創建,九松古剎已初具規模,建築面積達二千五百平方米。
一九九○年由四川佛學院深造的智明法師高徒慧舟法師接任住持,並與慧妙法師共同管理寺院。一九九六年智明法師圓寂後,慧舟、慧妙繼智明師父遺願,為弘揚佛法繼續嘔心瀝血擴建寺院,得到十方信眾慷慨解囊與獻策助力,於一九九七年二月動工興建藥師殿、彌陀殿、僧寮、客房、齊堂,占地面積增加一倍(全寺建築群共占地面積五千多平方米),歷經一年半,兩殿及其附屬建築圓滿告竣,投入資金一百多萬元(約十二萬餘美元),自此,九松寺布局基本完成。
寺院藏經樓內貯有清宣統元年(一九○九年)《頻伽精舍大藏經》四十函,共八千四百一十六卷;《中華大藏經》一百三十多冊;《大正新修大藏經》兩千二百三十六部,五萬四千七百七十八頁;其他節錄、傳記、典籍一應俱有。寺內尚存清嘉慶戊辰年(一八○八年)「大雄寶殿」和道光六年(一八二五年)「同登覺道」古匾一塊,清道光彩奪目八年(一八二八年)鐵磬一口,現大殿懸掛的匾額和殿內二大柱及金剛殿門側撰書的對聯,皆為歷代高僧手筆。另有舍利寶塔七座;千年羅漢松一棵;碑刻五塊。
現狀
而今九松寺青山環抱,松竹掩映,殿宇輝煌,亭閣錯落,全寺常住尼眾十七人,黃卷青燈,如法如律,晨鐘暮鼓,勤修苦練。香客、遊人沓至紛來,絡繹不絕,佛門增輝,佛事不斷。
地圖信息
地址:麗水市縉雲縣石龍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