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村鎮

九村鎮

九村鎮位於雲南省澂江縣中部山間谷地。東北隔南盤江與宜良縣遙遙相望,南與海口為鄰,西北與右所、龍街、陽宗接壤。面積109.3平方千米,人口11944人(2017年)。轄九村、龍潭、七江、東山4個行政村。鎮政府駐九龍街,海拔1880米,西南距縣城7.8千米。最高海拔2260米,最低海拔1530米。呈(貢)華(寧)公路過境,九村河、東大河匯東河水庫入撫仙湖。古蹟有水槽寺。

九村鎮距縣城7.8公里,屬典型的純山區農業鎮。鎮黨委、政府駐地九龍街,是全鎮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九村鎮東隔南盤江與宜良縣遙遙相望,南部與海口為鄰,西北部與右所、龍街、陽宗接壤,總面積109.3平方公里。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最高海拔2260米,最低海拔1530米。由於海拔高低差異較大,形成了中亞熱帶、南溫帶、亞寒帶等五里不同天的立體氣候,適宜冬烤菸、早蔬菜、經濟果木林、竹林及畜牧業的發展。具有乾濕分明,雨熱同季,光熱資源豐富的氣候優勢。雨量夏秋充沛,冬春較少,年均降雨量967.2毫米;日照冬春多,夏秋少,年平均日照時數2252.9小時,年平均氣溫22.1℃,盛產冬早蔬菜和優質烤菸。境內儲有豐富的磷礦石,儲量居全縣之首,易開採,品位高的優點。全鎮的經濟作物主要是烤菸、林果,糧食作物主要是稻穀、玉米、小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九村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雲南省澂江縣
  • 電話區號:0877
  • 郵政區碼:652599
  • 地理位置:中國西南
  • 面積:109.3平方公里 
  • 人口:11944人(2017年) 
  • 機場:昆明機場
  • 車牌代碼:雲F
歷史沿革,2008年代碼,所轄地區,特色與優勢,歷史文化,基層組織,人口衛生,招商引資,基礎設施,水利設施,能源建設,環衛設施,文化教育,經濟情況,工業發展,新農村建設,民風民俗,

歷史沿革

1950年初屬第一區,1959年建九村公社,1963年與原松子園合併為東山公社,1976年撤銷原東山公社,恢復九村公社,1982年設區建鄉後為九村區,1988年1月24日撤區改鄉後為九村鄉。1996年,東臨南盤江,與路南縣竹山隔江相望,南與海口鎮新村接壤,西接右所鎮,北與宜良草甸、狗街兩鄉鎮為鄰,面積109.3平方千米,總戶數2690戶,總人口10706人(全系漢族),轄九村、七江、東山、龍潭4個村公所,61個自然村,57個農業生產合作社,鄉政府駐地三家村長稍地。年撤鄉設鎮。2002年末,全鎮總面積109.3平方公里,總戶數2768戶,總人口10769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57人,占總人口的0.53%,2017年,面積109.3平方公里,人口11944人;轄九村、龍潭、東山、七江4個村委會,61個自然村,62個村民小組,鎮政府駐九龍街。

2008年代碼

530422106:~201九村村 ~202龍潭村 ~203七江村 ~204東山村

所轄地區

九村村公所:山區,位於鄉中部,人口2292人。下轄九村、大地、大西沖、小西沖、上新村、下新村、蛟龍潭、阿衣村、黑母雞窩、溫水河、花園、麥田坡、三家村13個自然村。
東山村公所:山區,位於九村鄉東北,距鄉政府9千米處,人口2074人。下轄者底哨、小龍潭、牛場、上莊、大松棵、山林果樹、上芭蕉、下芭蕉、獅子山、鍋底塘、大凹子、楊柳箐、阿架村、後水田、綠蔭塘、岔河、風口哨、黃家莊、出大水19個自然村。
七江村公所:山區,距九村鄉政府14千米,地處南盤江畔,以江為界,與路南宜良接壤,人口3193人。下轄七江、大龍潭、馬桑箐、左碧母、熱水河、白家村、下七江、小新村、核桃村、箐水灘、小麥茬、黃草鋪、上七飛鋪、下七飛鋪、大山村、田壩、老村子17個自然村。
龍潭村公所:山區,距鄉政府3.5千米,人口2932人。下轄龍潭、黑蟆地、平灘子、乾磨石、小田、窯房、大平地、大枯井、小濫田、大?取、魚塘、乾海子、九轉彎、路溪勺、石灰窯、東溪哨、清水溝、山頭上16個自然村。

特色與優勢

九村鎮鎮黨委、政府進一步吃透鎮情,充分發揮山區特色和資源優勢,不斷的實踐和
總結,確立了烤菸、糧食、林果、畜牧、礦產五大支柱產業,提出了切合九村實際的“213”工程並全力組織實施,形成了九村農、林、牧互補遠近結合的發展格局。全鎮轄九村、龍潭、東山、七江四個村民委員會,61個自然村,62個村民小組,2002年末,全鎮總戶數2768戶,總人口10769人,其中:男性5836人,女性4637人,少數民族人口57人,占總人口的0.53%。人口自然增長率為8.14‰。農村勞動力10473人,其中:從事第二、三產業的1400人,占總勞動力的13%。全鎮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98.5人。2002年末,全鎮有耕地15267畝,複種指數213.71%,糧食播種面積19655畝,糧食總產486.12萬公斤,比上年增加15.03萬公斤,增長3.2%,人均占有糧食451.3公斤,比上年增加17.3萬公斤,增長4%。種植烤菸12500畝,實現總產221.59萬公斤,平均單價8.24元,總收入1826.4萬元,人均烤菸收入1696元。全鎮生豬存欄10927頭,出欄10146頭,分別比上年同期增加48頭和526頭,分別比上年增長0.4%和5.5%;山羊存欄12511隻,出欄3731隻,同比增加601和237隻,分別比上年增長5%和6.8%。對生豬、牛、羊等牲畜進行了11286頭次免疫。2002年全鎮共植樹造林4300畝,其中:竹林2680畝,用材林1020畝,經濟果木林600畝。年內共投入資金55.2萬元,修復完善了七江上下大溝、左必母、石灰窯等農田水利工程及安裝了窯房、小田等組的人畜飲水工程。建成小水窯368口,全鎮水利化程度達76.8%。
九村鎮九村鎮

歷史文化

九村鎮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將國民時期一鎮改建四個區,鳳仁區、點撫區、鐤清區、聯永區,區下設鄉,九村鄉、啊架鄉屬鳳仁區管轄,龍潭鄉屬鐤清區管轄。1950年4月,鳳仁區改稱城關區,點撫區改稱雙樹區,鐤清區改稱舊城區,聯永區改稱陽宗區,管轄區不變。1950年10月,區的名稱再次作了改動,改城關區為一區,雙樹區為二區,舊城區為三區,陽宗區為四區,管轄區不變。1954年至1957年,龍潭鄉、九村鄉、七江鄉同屬三區管理,牛場鄉還屬四區管理。1958年9月全縣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將全縣四個區31個鄉合併為龍街、吉花、陽宗3個政社合一,工農兵學商五位一體的人民公社,1959年4月吉花公社劃分散 吉花、松園、九村三個公社,九村公社下轄九村、七江、東山、龍潭四個管理區,1960年9月,全縣6個公社合併成立“澂江縣人民公社”九村、七江、東山、龍潭四個管理區同屬澂江縣人民公社管轄。1961年4月撤消澂江縣人民公社,恢復成立九村公社,5月份九村公社管轄區調整為九村、三家村、龍潭、柏家村、七江、左必母、七非鋪、乾海子、小西沖、牛場、芭蕉箐、黃家莊、啊架村13個大隊。1962年12月撤消九村公社和大隊改為四個小公社,由縣直接領導。1963年8月東山、龍潭、七江、九村與松園、海口、永河共七個小公社,成立了東山公社,原小公社改稱為大隊。到1972年,大隊又改為管理區。1973年11月,撤消東山公社恢復成立九村、東山、龍潭、七江四個管理區。1974年管理區改稱大隊。1982年撤消公社,設區建鄉,九村公社改稱九村區,下轄九村、東山、龍潭、七江四個鄉,1988年1月24日撤區改鄉後稱為九村鄉人民政府,下轄九村、東山、龍潭、七江四個村公所。1999年——2000年撤村建委村公所改稱為村民委員會至今。九村鄉人民政府1994年從九村老村子遷移到現在的三家村長稍地,2002年撤鄉建鎮至今。
九村鎮九村鎮

基層組織

九村鎮設黨的基層委員會一個,總支 4個,支部50個,黨員總數604人,黨員中男性5
03人,女性101人;年齡在60歲以上的133人, 60歲以下的471人。設團的基層委員會一個,總支5個,支部37個,團員總數410人。
九村鎮九村鎮

人口衛生

九村鎮下轄4個村民委員會、61個自然村62個村民小組,2007年農戶3131戶,全鎮總人口11455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09.3人。有漢族11090人,占總人口數的99.5%、其他民族58人,占總人口數的0.5%。在總人口中,農業人口3061戶,11137人,有勞動人口7404人,占總人口的66.4%,其中從事第一產業的有6287人,占勞動人口的83.6%,從事第二、三產業的有789人,占勞動人口的4.2%。有二級中心衛生院1個,醫務人員9人,村級衛生所4所,鄉村醫生9人。享受低保人數351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農戶2846戶,總計11064人,參合率99.59%。截至2017年,常住人口11944人。
九村鎮九村鎮

招商引資

2007年,九村鎮緊緊圍繞建設“工業強鎮”的目標,不斷創新招商引資方式,突出項目招商,環境招商,園區招商,建立和完善項目推進制度,為投資項目建設和提供全程、優質、高效的服務,大增強了工業發展後勁,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最佳化投資環境:
九村鎮九村鎮
1、進一步營造了“低成本”的政策環境。
2、進一步營造了“效率最高”的行政環境。
3、進一步營造“信譽最好”的市場環境。
4、進一步營造了“回報最快”的服務環境。5、真抓實幹,確保“服務年”活動取得實效。

基礎設施

水利設施

2007年,九村鎮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分別投資48.37萬元、97.81萬元和20.06萬元組織實施了總庫容6.64萬立方米的窖房小壩塘建設工程、550口小水窖工程及全長1193米的蛟龍潭排洪購建設等幾個基本煙田建設項目;公路建設方面,積極支持帽天山保護公路建成通車,澄陽公路九村段路基工程接近尾深,全鎮發展環境得到了最佳化。全鎮共有防洪溝渠12條,水庫壩塘27個。小水窖5770口。
九村鎮九村鎮
五通情況:九村鎮是澂江縣的東大門,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利,境內實現了村村通,鄉村公路網路基本建成,其中:通水泥路的2個自然村,通沙石路11個自然村,通土路49個自然村。集鎮區自來水普及率100%,入戶率100%,62個村民小組通自來水。現完成農村電網改造的村委會4個,共62個村小組,3061戶。全鎮有11個村、638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戶2798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2034戶。

能源建設

全鎮建沼氣池2576戶,完成了“一池三改”的有2040戶。安裝太陽能的農戶877戶。集鎮建設方面,組織人員對集鎮區域布局重新進行了規劃,大致規劃構想是:集鎮北面為公園式的綠化美化區,南面為商業開發區,要逐年加大對集鎮區街道,水電等基礎設施的完善工作,出台優惠政策,鼓勵周圍
民眾到集鎮區建房,鼓勵個體私營企業到集鎮區建廠,結合農業特色產業規模的擴大,組織籌建農產品加工廠,農產品交易市場。以鎮招商,以商養鎮,不斷完善集鎮功能,以澄陽公路的全線貫通、帽天山國家地質公園的保護及開發、全縣新工業園區在我鎮的落成、新農村建設的大氣候為契機,建設融農產品交易、休閒度假、工業企業為一體的新型集鎮。另一方面,在去年街道再建的基礎上,於今年上半年投入資金20萬元,對九龍街近800米街道進行了路燈亮化和樹林綠化,集鎮進一步得到了亮化和美化。其次,啟動了九村客運站及集貿市場建設 。鎮區街道情況:集鎮區主幹道基本形成,硬化率達100%,排水、路燈、行道樹等配套設施完善。
九村鎮九村鎮

環衛設施

有公廁2座,垃圾填埋場1個,垃圾坑2個。

文化教育

九村鎮屬普通中學一所,完小4所,教學點一個,有教師111人。現在在校學生人數 1549人,其中小學生人數1164人,中學生人數385人。鎮國小占地總面積12480平方米,校舍生均10.8平方米,國中占地總面積12000平方米,中國小圖書人均分別達15.73冊、3.95冊以上,辦公、生活用房、體育活動場,中國小已達國家要求標準。鎮內有鎮文化站1個,村級黨員活動室31個,村文化活動室9個,餘業文藝宣傳隊4個,11個村、638戶有線電視網。九村鎮以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及落實“三免一補”政策為重點,解決山區學生“上學難、上學貴”的問題。投資20萬元,完成了鎮中心國小教學樓附屬工程的建設工作,為龍潭國小、七江國小共添置課桌椅102套,購買圖書250餘冊,163名困難學生得到了救助,2名孤兒的上學費、生活費由各級全部承擔,寄宿生一伙食補助能夠及時足額發放,對困難家庭進行幫扶和救助32戶4350元,確保了學生流失現象的發生,未成年人受教育權得到充分保護,較好的解決了山區學生“上學難、上學貴”的問題。

經濟情況

九村鎮全鎮的經濟作物主要是烤菸林果,糧食作物主要是稻穀玉米小麥。以最佳化烤菸前作,調整小春種植品種結構為重點的秋冬農業項目開發試驗示範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蔬菜產業進一步提升,以大白菜青花菜豌豆等為主的蔬菜種植面積6000餘畝,實現總產值75萬元,人均增收72元。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向多元化方向邁出了實質性步伐。畜牧養殖業以搞好體系建設和系列化服務,穩定和完善扶持政策為重點,積極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畜牧業,建立健全了獸醫行政處罰制、行政賠償制、免疫檔案制和防疫免疫責任制,使我鎮畜牧業生產得到持續、穩定、健康發展。2007年末,全鎮共實現山羊存欄9896隻,出欄4479隻;生豬存欄11543頭,比上年減0.8%,出欄10516頭,比上年減8.7%;大牲畜存欄5716頭,比上年增 206.8%,出欄775頭,家禽存欄33879隻,出欄31381隻。豬、牛、羊、禽類存出欄數均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長,出欄肉豬5頭以上的有517戶4342頭,其中:10頭以上的14戶1152頭,新發展養鴨專業戶1戶,養殖規模2000隻,出欄1000隻。實現畜牧業總收入1364萬元,比去年增加6萬元,增長0.4%。林業生態建設進展順利,完成防護林1200畝,補植補造面積1100畝,種植竹林面積300畝,納入公益林管護面積35000畝,森林資源的培育和管護力度進一步加大,杜絕了火災和亂砍濫伐行為。

工業發展

工業上為工業企業主動服務、超前服務意識進一步增強,職能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堅持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並舉的方針,穩步推進十大工業強鎮建設步伐。走環境型、清潔型、低能耗、輕污染新型工業化發展的路子,由此引發的社會矛盾得到妥善化解。120萬噸水泥生產線建設前期工作順利推進,田壩電站建設順利進行,蚱取電站完成投資100萬元。按照依法、規範有序的原則,規範全鎮礦山開採秩序,磷礦石開採取得突破性進展,開採秩序得到進一步規範,有效緩解了全縣磷化工原材料緊缺問題,組建了為廣大個體私營企業服務的工商業聯合會。2007年,全鎮共實現工業總收入5.41億元,完成計畫數的100.8%。2007年九村鎮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34232萬元,完成計畫數的105%,工業總收入24100萬元,完成計畫數的100.8%,農民人均純收入4048.2元。比去年增加152.4元,增長3.9%,實現地方財政收入一般預算收入1209萬元,比2006年增加371萬元,增長30.68%,完成計畫數的129%,支出完成399萬元,比2005年減支20萬元,減4%,完成年初預算數的101.8%。全年糧食種植面積17929畝,總產344.05萬公斤,人均產糧314公斤。烤菸種植面積22802畝,比2005年增加957.1畝,增長4.4%,完成年初計畫數的104%,菸葉累計收購量232.11萬公斤,均價11.16元,民眾烤菸交售收入2589.99萬元,人均2360元。全鎮共實現山羊存欄9896隻,出欄4479隻;生豬存欄11543頭,出欄10516頭;大牲畜存欄5716頭,出欄775頭,家禽存欄33879隻,出欄31381隻。、牛、羊、禽類存欄數均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長,實現畜牧業總收入不敷出364萬元,比去年增加6萬元,增長0.4%,全年完成防護林建設1200畝,補植補造面積1100畝,種植竹林面積300畝,納入公益林管護面積35000畝,森林資源的培育和管護力度進一步加大。

新農村建設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開展以來,九村鎮黨委、政府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關於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總體部署和要求,嚴格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總體目標,結合九村鎮實際,加強領導,統籌兼顧,協調發展,不斷推進九村鎮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研究制定了九村鎮新農村建設規劃,成立了新農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本著培養新農民、樹立新風尚、建設新農村、因地制宜抓好試點推進整體的工作方針,認真組織廣大領導、黨員、幹部、民眾學習新農村,建設偉大構想的深刻內涵、重大意義、實施步驟和工作措施,增強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緊迫性和和自覺性,動員廣大黨員幹部民眾積極參與到新農村建設中來,充分調動發揮幹部民眾在新農村中的積極性和主體作用。在七江村委會的16個村小組中組織進行新農村建設大討論,為新農村建設積累工作經驗;結合九村鎮資源、環境、經濟條件,按照政府引導,尊重民意,突出重點,量力而行的要求,硬化把了九村二組、箐水灘、窯房三個村民小組的村內道路。認真做好了蛟龍潭村小組異地搬遷的相關工作。改造、新建村組黨員活動室2 個,編制了七江村委會新農村建設規劃,協調新農村建設資金25萬元,啟動了阿衣村、下七非兩個新農村試點村建設工作,集鎮綠化、亮化工作順利完成,水、電、電話通達率達100%,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通過以上工程的實施,九村鎮新農村建設的號角已經吹響,新農村建設邁出實質性步伐,為我鎮下步新農村建設更好更快的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

民風民俗

九村鎮屬漢民族主要居地,各民族相處關係融洽,民風純樸。在每年的春節、元宵節,九村鎮民間文藝隊自發組織起來,開展花燈、歌舞等文藝活動,活躍了節日氣氛,豐富了民眾的業餘生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