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九曜坊
- 地理位置:廣東省廣州市
典故,詩句,
典故
五代十國時,建都廣州的南漢皇帝勞民傷財、大興土木,在今廣州吉祥路南段和教育路一線的兩側,營建了一個皇家園林。園景的布局以西湖為中心,湖心有“藥洲”(小島),環湖有奇花異卉怪石點綴,綠樹叢中則亭台樓閣、離宮別殿隱現。西湖北部有黃鸝港、寶石橋、紫雲閣、玉液池諸勝;西湖南部則以南宮和石景為主要景點。
南漢皇帝把從各地搜羅來大批奇石點綴在湖濱,“積石如林”,美不勝收。在千姿百態的石景中,以九曜石最引人入勝。九曜石是九塊奇石。它們,“瘦”、“透”、“皺”俱備,形狀大小色澤各異,屹立於碧湖之中,與麗日晴空交相輝映。水天一色,奇特的石景、多變的倒影,令人仿佛看見海市蜃樓的奇觀。
詩句
宋代著名書畫家和詩人米芾在熙寧6年(1073年)泛舟西湖時就寫下了《九曜石》詩,其中首句云:“碧海出蜃閣,青空起夏雲”以海市蜃樓和變幻多端的夏雲作比,奇石奇詩,相得益彰。
宋代時,詩人墨客以“榜舟九曜石下,摩挲前賢題刻”和觴詠其間為一快事。他們親歷其境,互相唱和,留下不少詠石佳句。從諸詩字行句里,我們不難品味出“九曜石”之“九”是實數而非泛指。如宋代詩人方信孺有“九峰參立倚空明,好事傳聞應列星”之句(《南海百詠·九曜石》)。
清代詩人吳蘭修則有“九星墜地化為石”“天然九朵芙蓉瘦”先等句(見《學海堂集·卷十一》)。清代另一位詩人趙均的長詩還對九曜石作逐一的描繪。
由於九曜石知名度大,以至清代時,附近的華佗廟亦稱“九曜古廟”,廟旁的橋也稱九曜橋。附近一帶形成
街道後則稱九曜坊。
九曜石在1963年被列為市重點保護文物。讀者到教育路南方劇院的九曜園仍可一睹部分奇石的風采。近年有學者撰文說九曜石“並非因九座石而得名”並徵引“疑是銀河流九天”“茫茫九派流中國”等名句為例,說明“九”並非實數而是“報言其數多至不可勝計”。(見《羊城今古》1990年第6期中《對九曜石史述的質疑》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