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拗嶺古道

九拗嶺古道

九拗嶺古道,始於瑞安芳莊東元村,終於卓莊村上朱山自然村,與甌海交界。古道自南向北順山脊延伸,全長約3公里,路寬處約1.5米,狹窄處不到1米。這條古道可通青田、甌海。而這一帶流傳的故事眾多,有的故事看似傳說,卻絕非憑空想像,有著真實感人的生活背景,還寄託著先人的期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九拗嶺古道
  • 起點:瑞安芳莊東元村
  • 終點:卓莊村上朱山自然村
  • 長度:約3公里
來歷,聖旨牌坊,有位擔米兄,

來歷

走過九拗嶺,來到上朱山自然村。山嶺古道兩側,樹木蔥鬱,梯田成行,梯田旁邊,一塊巨石聳立於古道一邊,在湖嶺民間流傳的“流米岩”故事就發生於此。
相傳很久以前,上朱山有一戶人家,生活過得安逸充實,以務農為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但天有不測風雲,有一年大旱,莊稼顆粒無收,眼看全家老小要挨餓了。忽然,屋外的石頭縫裡面流出白花花的大米,全家高興極了,趕緊拿米袋來接。當天,流出的米剛夠全家人吃飽,要是家裡來客人了,米就會多流一些,也剛夠吃。
有一天,那家婦人起了貪念,心想何不拿鑿子把流米的口子鑿大一些,讓它多流米,吃不了還可以再賣點錢。於是,她瞞著家人,拿來鑿子偷偷地鑿起流米口。洞口越鑿越大,米卻越流越少,忽然從裡面鑽出一隻金鳥飛走了。從此以後,這個古道邊的“流米岩”再也不流米了。

聖旨牌坊

從東元村出發,依山一路向北前行。來到卓莊村村南的聖旨牌坊遺蹟前。
據介紹,村裡有一位武術能人,名叫卓殿魁,字培池。他是卓敬的十六世孫,出生於清代道光己丑年(1829),年少習武,鹹豐三年(1853)參加縣裡的武術比賽後,得中“武庠生”,就是武秀才,以青修孝友聞名。他曾至溫州武術教官。
卓殿魁的母親吳氏為湖嶺下瑤人,出生於嘉慶乙丑年(1805),生一子一女,青年守節,入府縣誌。其母早年喪夫,一人養家,教育有方,深受村民愛戴,官府為紀念其節孝行為,而立節孝牌坊。
路的東邊就是卓殿魁的墳墓,路的西邊是聖旨牌坊遺蹟,牌坊在“文革”中被毀壞,現在只剩下幾條石柱,牌坊上還有一塊青石材質的“節孝碑”,如今仍保存於村民家中。

有位擔米兄

“九拗嶺”這個名字聽起來有些古怪。“拗”是固執、不隨和的意思,差不多等同於現在流行的“有錢就是任性”的意思。來到九拗嶺古道後,我們才感覺這個名字取得真實貼切。古道沿著山嶺扭來扭去,形成多道山彎。
從“第一拗”開始,古道彎彎曲曲,像一個倔強的孩子一樣,不聽話。九拗嶺除山路古道很“固執”外,還流傳著一個真實的“固執姑娘”故事。
正月時節是新春,阿妹打扮在樓中,堂上百客無心待,只待橫塘擔米兄……”姚紹棟說,《擔米兄》是清道光五年(1825)後,廣泛流傳於湖嶺山區的民謠,至今已有190年歷史。這首民謠內容是記錄清道光五年(1825),碧山橫塘村男青年陳兆金和芳莊朱山(現湖嶺卓莊村)女青年卓日月的愛情故事,並被當時的民間打花鼓、唱蓮花藝人編成歌謠傳唱。
椐《橫塘陳氏宗譜》記載,陳兆金生於清嘉慶六年(1801)。又據《朱山卓氏宗譜》記載,卓日月為朱財主卓成綠的掌上明珠,生於清嘉慶十一年(1806)。
民謠中的“擔米兄”陳兆金世居碧山橫塘村,祖祖輩輩以務農為生。他是一位勤勞苦幹的農民,由於家境貧寒,常利用農閒時間挑著大米來回於數十公里外的湖嶺一帶糶米,賺錢維繫生計。久而久之,卓日月愛上這位勤勞苦幹善良的“擔米兄”。
清道光五年(1825),卓日月走出九拗嶺,嫁給橫塘村陳兆金為妻,兩人結婚時,男的25歲,女的21歲,可謂良緣佳偶。民間歌謠《高機與吳三春》,因動聽曾廣泛流傳於浙南地區;《擔米兄》這首歌謠像《高機與吳三春》一樣動聽而感人,朗朗上口,故100多年前就在湖嶺山區內唱紅。
但唱此歌謠當時也有“阻力”,因為《擔米兄》這首情歌內容是說陳兆金與卓日月兩青年的自由戀愛故事,在封建時代,人們認為這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制度相悖,所以,橫塘與朱山兩地陳氏和卓氏上輩曾禁止賣唱藝人進村演唱《擔米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