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岩

九州岩

浙江省樂清市白龍山九州岩,位於連霄嶂景區,也稱“仙疊崖”。九州岩常被雲霧飄繞,可驗晴雨,當地有俗語說:“白龍山戴帽夏日麗”,意為山頂有雲則晴,無雲則過數日就有雨,甚是靈驗。在鳧湖東北方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九州岩
  • 外文名稱:Kyushu rock
  • 地理位置:連霄嶂景區
  • 文獻:《白龍山志》
簡介,九州岩傳說,周邊景點,

簡介

白龍山最高峰(主峰)稱九州岩、連霄嶂,雙岩對峙,蔚為奇觀。一為九州岩,巨石直一塊橫一塊,砌牆似的壘成城堡狀。與之對峙的另一主峰,稱連霄嶂,雖也是群石疊砌,但砌法另類,一塊塊都豎立的,此岩疊得潦草,岩石又不方正,上小下大,其中犬牙交錯,洞隙縱橫,搖搖欲墜,且高且險,膽怯者不敢攀援,當地俗稱“喜鵲巢”、“鳳凰洞”,像與九州岩對面而立的大鳥,故也俗“玉燕談陰陽”(“燕戀岩”)。 連霄嶂附近奇峰怪石眾多,奇趣橫生,有仙鵝石、猩猩岩、仙劈岩、聽月峰、古碑岩、透天甑、萬猿石、秋荷峰(蓮子峰)、現雁峰、鶴冠峰、追馬岩、古碑岩、劍門岩、九州岩和山頂飯甑洞穴、後洞(千化洞),

九州岩傳說

清人吳永佶《白龍山志》雲九州岩,在鳧湖東,巨岩大畝許,三疊,高百十丈。舊傳仙人堆之以望九州,鞭石途中,遇老姥,問曰:“見吾牛否?”答曰:“奔石也,牛吾不知。”又問:“見羊否?” 曰:“奔石也,羊吾不知。”石遂止。余石累累尚在近處,竟未疊成。今登之,祗可望溫州一郡,九州屈指可數。”“堆之以望九州”, 可惜仙人鞭石途中,被老嫗點破,九州岩未能堆成,余石壘壘,尚在近處。

周邊景點

【鳧湖】在白龍山林場停車場旁,俗名野田汪,又名龍湖。據清吳永佶《白龍山志》:“鳧湖,在龍山巔,方二里許,水春夏不涸,望之如湖,一曰龍湖,邑志作鳧湖,俗名野田汪。與雁湖並列,真可謂鳧湖啞啞”,今僅餘池塘狀,已近涸,面積也僅有原來一半。
【觀雁石】在九州岩北側,游者踞石向北遙望雁盪,隱現在目。
【木魚岩與仙人臉盆】九州岩西側為有一巨石,形似木魚,故名。木魚岩旁的岩坦上有仙人臉盆。岩坦下方有仙人鍘刀岩。
【觀音岩】九州岩下方有一立石,古名觀音岩;側面看,似佛手,故又名佛手岩。
【萬猿石】在九州岩側,往龍宮背下陰面,亂石萬點,若群猿奔走。
【連霄嶂】連霄嶂也稱“飯甑岩”( 飯甑磕),俗稱“透天飯甑”。“透天飯甑岩”的徑長遠遠大於高度,形態扁圓,與通常所見的“飯甑”不大相象,更象一個巨大的磨盤。透天飯甑形象逼真,甑上有洞穴,有文記載:“如甑上有斜口,如甑蓋半掩。氣蒸蓋石,淋漓若汗,手下探,有勢氣在龍宮背。”附近有一洞穴,名為山頂洞穴、鳳凰洞,古雲白龍穴。攀爬兩側路線可達頂端,中間洞穴互通。寒冬時,洞內熱氣蒸蒸上升,好似洞內白龍呼吸吐氣,氣體發源深入莫測,甚為奇怪。連霄嶂為白龍山最高峰,頂端海拔716.1米(按3個航標水平高度測定),峰頂實際海拔應為717米。立於峰頂登天台,居高臨下,視野甚是開闊。遙望東海觀日出,雲蒸霞蔚。當風和日麗,氣清地明時,可看到溫台兩州五個縣,往東越海望至玉環、洞頭,南可及甌海、靈崑,西抵永樂邊界,北觸雁盪百岡尖,山海在望,風光絕勝,“擬上仙岩覽九州,滿城風雨一齊收。” 據《永樂樂清縣誌》“窯岙山,即丫髻山,去縣東五十里。山北曰山門鄉,山南曰瑞應鄉。山絕高,海艦皆以為準。”(清)陳紳、鄭琛《光緒樂清縣誌》記載:“丫髻山(引《名山勝概記》),山高數千切,海舟望以為準”。 連霄嶂的頂峰上至今尚存有航標遺蹟。清代詩人戴朝元曾在《游龍山》詩中寫道:“振策龍山頂上游,欲窮名勝更登樓。晴嵐涌翠開圖畫,孤嶂撐空逼鬥牛。萬壑松濤檐外落,九天煙雨望中收。豁開眼界知多少,千里長江作帶流!”山巔亭畔有石刻文章《白龍山記》,是溫州文學界名流劉文起先生所撰。
放眼白龍山,中下群峰似浪,起伏疊嶂。北側有伏虎長嘯石林景點,石林又形似古代武士群,又像一幅活生生的唐僧師徒西天取經圖;還有十八羅漢、龍山佛祖、觀音禮日、諸葛布陣、將軍授印等景觀。西側為五虎陣,五隻石虎守住山岡。臨近一山峰為朱雀峰,因峰頂有一石形似朱雀而得名。尤其令人感嘆的是九州岩上那對石玉燕,日夜秋水相對。東側有野馬峰、雙象峰、青雲道觀、南白寺,東側有野馬峰、雙象峰、青雲道觀、南白寺及淡溪。南側有石板宮(白龍聖母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