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峰鎮國寺

九峰鎮國寺

九峰鎮國寺俗稱九峰寺,在紅寮鄉九峰村九峰山主峰南麓。寺始建於唐大中二年(848年)。寺內由大雄寶殿、觀音閣、伽藍殿、齋堂、禪堂等10多個殿堂組成。占地2480平方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九峰鎮國寺
  • 俗稱:九峰寺
  • 位置:福州市紅寮鄉
  • 面積:約三千平方米
簡介,傳說,相關景點,

簡介

九峰鎮國寺俗稱九峰寺,在福州市紅寮鄉九峰村九峰山主峰南麓。
沿193縣道新霍線一路前行,在看到紅寮村的標誌後,向右拐6.5公里便進入了九峰村的地界。九峰自然村群山環抱,山青水秀,有九峰溪貫村而過,村民多為陳姓,計百餘戶,分住在小溪兩岸,九峰寺便位於九峰自然村九峰山的萬竹叢中。
九峰山是福州“外三山”之一,與芙蓉山、壽山齊名並美。《閩都記》云:“九峰山在府北七十里之遙,鄰於龍跡山,其山峰頭九出,圓尖不一,峭拔若筆然,與芙蓉、壽山共號三山。”《九峰志》載:“其山高十五里,延袤六十里”。九峰山中峰最高,其餘八峰分列左右,各四峰相對而成為中峰的左右手,相傳九峰連體,形似一尊盤腿而坐的大彌勒佛,九峰寺恰好建在彌勒佛的腹臍上。山中盛產毛竹、杉木、樟木、櫟木等四圍松濤竹海,滿目山川形勝,風景十分迷人。
九峰寺坐南朝南,平面呈凸字型,面積約三千平方米,始建於唐大中二年(848年),比鼓山的湧泉寺還早六十年,是福州最古老的寺院之一。唐鹹通二年(861年),改號為“九峰鎮國禪寺”,由著名書法家、翰林侍書學士柳公權手書寺額。宋朝重建,於明代焚毀,萬曆年間(573-)又重建,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重建。相傳原有堂皇的三進殿宇,被焚毀後僅餘一殿。
至今在九峰寺法堂後側牆上仍嵌有宣和題刻,上書“皇宋癸卯,宣和五年(1123年)上元,起手鑿山理地,基高二十五尺,深八丈,架屋三十間,用銀一萬四千餘兩。住持嗣祖普光大師希照題記。”明代謝肇制《游壽山、九峰、芙蓉諸山記》中對此事曾作了詳盡記敘。其云:“約行三十里,群峰環羅,松栝蔥青,石橋流水,禽聲上下,大非人間境界,頓時令遊客忘登陟之憊矣。故寺基址,約略尚在,法堂齋廡,未甚委籍。石砌間尚有宣和題刻。”文革期間這裡成了福州四中的分校校址,學生宿舍設在大殿里,並按學校規制擴建了部分房舍,文革結束後,九峰寺歸還給九峰村,改革開放後恢復宗教活動,重建了部分殿堂。近年,九峰寺又大興土木,到處是斷壁殘垣,枯木橫陳。

傳說

九峰寺不僅歷史悠久,文物眾多,而且還有許多動人的傳說。相傳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在寺中為僧,初到九峰寺時,滿身疥瘡,奇癢難忍,寺院住持叫他晚上睡在壽山石礦洞的芙蓉洞中。礦洞陰涼,且芙蓉石對炎夏濕熱引發的皮膚病疥瘡療效甚佳,朱元璋僅睡三夜即痊癒。
種菜時,他種茄子時只需用竹枝輕敲茄苗,口中念道:“茄子茄子快點長。”不一會,茄子就可以摘了。人們見他金口玉言,都說他是皇帝命,後來朱元璋果真做了皇帝。如今寺前那兩棵高大的古銀杏樹,枝幹不是向上而是高抬低走向四周伸展,末尾朝下,相傳就是朱元璋當年砍來銀杏樹枝,尾巴朝下在寺廟前倒栽成活的。其中靠右邊的那棵銀杏主幹空心,在兩米多高處的樹洞中還寄生著一棵胸圍約一米的老漆樹,形成千古難見的奇觀。
宋進士、古田杉洋人余宋興撰寫的《龍井記》還記述了另一個神奇的傳說,九峰寺壁上的木龍因刻於龍靈之日,在一個風雨交加之夜竟活了起來,扯斷被鐵釘釘住的腳掌,騰雲飛到杉洋溪源里三井安家。九峰寺小僧心生憐憫,取下龍掌,循血追至三井,聲聲呼 喚,神龍伸腳接上,並將小僧捲入井中,奉為“尋龍土地爺”。此後,三井龍屢屢顯靈,“間有神光夜騰”,連江、羅源、寧德、古田等縣村民,每遇大旱都到三井 祈龍求雨,“隨叩輒應”。於是人們在宋紹興年間在溪門村建“龍源廟”奉祀龍王和土地。

相關景點

九峰寺旁還有紅豆杉、白棗、鐵樹等珍貴樹木以及萬松關、月心潭、桐廬峰、井橋、羅漢台等景點,自古以來為旅遊勝地,詞人墨客多所遊歷題詠。清代福州名人魏傑在《游九峰寺芙蓉洞記》里說:“距郡城北七十里之遙,有九峰名勝……群山環合,竹林松塢,自成一村,其間桑麻雞犬,避世之區也。凡四日之游,計程一百八十餘里,得詩若干首,有似昔日游武夷名勝也……山水爭奇,晴陰變幻……山靈其亦許我來游乎哉!”盛讚九峰風景的美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