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樓(成都市九天樓)

九天樓(成都市九天樓)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錦繡天府第一樓”——九天樓巍然坐落於成都市塔子山園內淺丘頂部,原名散花樓,始建於隋末,為蜀王楊秀所建,但不知何時已經湮沒。

1995年,九天樓重修工程破土開工,1997年落成,其名取自詩仙李白名詩《登錦城散花樓》中“今來一登望,如上九天游”。該樓高達70米,共13層,總建築面積4千餘平方米。其1、2層為正方形廳堂,3-10層為八面形塔狀結構,飛檐翹向天穹,11-12層由4個小方亭組合而成,頂層以一個大方亭收頂。

該塔樓設計精巧,結構獨特,運用現代建築技術施工,鋼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結構,融樓塔亭台為一體,古代建築藝術和現代民間建築藝術巧妙結合,建築風格突出了地方特色,遠看似塔,近看似樓,造型新穎獨特,享有“塔山攬秀”的美譽。為便於遊人登臨,採用電梯和樓道結合的方式上、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九天樓
  • 外文名稱:Nine days floor
  • 地理位置:成都市塔子山園內淺丘頂部
  • 占地面積:4千餘平方米
簡介,九天樓記,地圖信息,

簡介

塔子山公園內的主要建築九天樓,其名取自詩仙李白名詩《登錦城散花樓》中“今來一登望,如上九天游”。該樓高達70米,共13層,九天樓設計精巧,結構獨特,融樓塔亭台為一體,古代建築藝術和現代民間建築藝術巧妙結合,其風格突出了地方特色,遠看似塔,近看似樓,造型新穎獨特,為成都市一標誌性壯麗的園林景觀。登高九天樓,成都美景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
夜幕降臨,九天樓整個塔身亮起彩燈,整個塔體晶瑩透亮,遠遠望去,像一根玲瓏剔透的水晶柱聳立於城東,其美輪美奐的景致讓人嘆為觀止。
九天樓九天樓
[pre]

九天樓記

[pre]
錦城乃平曠之都,唯東南有崗巒橫亘,曰塔子山,其地臨沙河,倚龍泉.山環水繞,林深路曲,為郊遊之勝地,山古有塔,已圮於榛莽之間,遺蹤難尋,然山曰塔子而無塔,名實而乖違,終有焉。今乃于山之頂建一如塔之高閣,取李太白九天開出一成都詩意,號九天樓.樓依山勢,既麗且崇,影掛清漢,塔拂白雲,誠西蜀之偉構,成都之標誌也.登斯樓,則錦城風物盡收眼底,十里長街,車馬駢闐,百萬人家,閭閻錯落,琴台故徑,商旅如雲,府南新岸,錦繡成堆,更有工部草堂,茂楠掩映;武侯祠廟,翠柏蕭森,;校書門巷,修篁鬱郁;蜀王陵寢,垂柳青青;窗含西來雪嶺,雲山冉冉;檻對東去錦江,煙水茫茫.遊人至此,無不逸興飛揚,志摩九宵而神遊八極,遙想古都千載,幾經興廢盛衰.若夫,秦置金牛、漢開石室、唐回玉輦、宋列書坊.遂有英雄之霸業,詞客之文章,巧匠之神工,佳人之歌舞,構成華西璀璨之文化景觀.開出成都者,非上天也,乃人類文明之功也,而樓以九天名,蓋寓人民即上帝之義也.今日之成都政通人和,百業俱興,播聲名於四海,交朋友於五洲,斯樓之名,蓋亦寓蜀人慾上九天攬月之義也。

地圖信息

地址:塔子山公園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