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澧縣轄鄉。1956年建九垸鄉,1961年改公社,1984年復改鄉。
九垸鄉位於縣境東南部,澧水兩岸,距縣城19公里。面積123.43平方公里,人口2.7萬人。
九垸鄉鄉政府駐甘家灣。澧水可通航,有公路通縣城。轄甘家、雲愛、永和、康湖、合興、
團結村、
永福、
和平、
集中、沙嶺、畢陳、收馬、土地洲、
鰱魚頭、保賦、嘉山、魯家坪、七里湖農場18個村委會。縣屬蘆葦總場、嘉山原種繁殖場在境內。
2015年12月,澧縣區劃調整:
九垸鄉、嘉山良種場、南湖汊、
小渡口鎮合併設立建制小渡口鎮。
農業
九垸鄉農業主產水稻、棉花、油菜籽和甘蔗、果類、湘蓮,盛產蘆葦、魚類。民間傳說嘉山為
孟姜女故里,山間有望夫台、繡竹、浣石等遺蹟和清同治年間《孟姜故宅》碑刻。
全鄉防汛大堤2.2萬米(其中滋水1萬米,澧水1.2萬米);交通便利,有鄉級公路19.6公里,村級公路60公里,全鄉路面硬化18公里;程控電話及有線電視已覆蓋全鄉;鄉辦中學1所,村辦國小6所;鄉中心衛生院座落在甘家灣集鎮,下設永和、畢陳二個分院
經濟
2007年全鄉實現工農業總產值達1048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888元。總產糧食12982噸,皮棉1160噸,油菜籽3640噸;林業面積1.05萬畝,森林覆蓋率達12.5%;養殖業產值3400萬元,其中鮮魚5160噸,出欄生豬37000頭、牛668頭、羊9810隻,家禽出籠43萬羽,蛋品產量2050噸;養殖水面21000畝, “魚鱉混養”“魚珠混養”已具一定規模。
九垸鄉為了更好地為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提供政府信息公開服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對照《澧縣九垸鄉人民政府信息公開目錄》(以下簡稱《目錄》)編制《澧縣九垸鄉人民政府信息公開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本《指南》將根據政府信息公開情況及時更新。需要獲得澧縣九垸鄉政府信息公開服務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到《指南》發放點澧縣九垸人民政府辦公室索取。
自然條件
境內為沖積平原,地勢約為西高東低,北高南低,地面高程一般在海拔25-33米,最高點集中海拔34.5米,最低點永和東灣海拔28.2米。
氣候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溫16.5℃。1月平均氣溫4.2℃,7月平均氣溫28.7℃。年平均日照數為1770.6小時。年平均降水量1300毫米。無霜期265天。
境內分屬滋水、澧水兩大水系。滋水自鰱魚頭村入境,河道長10公里;澧水自集中村入境,河道長10公里,兩大水系交匯於團結村彭家港,經七里湖流向洞庭湖。
境內地下水源十分豐富,地上河湖港汊縱橫,水資源異常豐富,具有特色的是野生禽類、魚類、菱、藕、野生芹菜、蘆葦等。魚類儲量十分豐富,具澧縣首位。其中草魚、鯉魚、鰱魚、鯿魚、鯽魚等魚類已形成規模產量,甲魚、黃鱔等名貴水產人工養殖已形成一定的產量境內自然災害主要有寒潮、暴雨洪澇、乾旱、大風、冰雹、冰凍等。寒潮多發生在3-5月,最嚴重的寒潮出現在1966年3月7日,一次性連續降溫達17.6℃。寒潮常伴有雷雨大風和低溫陰雨天氣,給、油菜、小麥、早稻、棉花都造成很大影響。29年中,洪澇年發生率為38.4%,歷史上洪澇災害最嚴重的是1980年。1980年5月-6月間,連續10天日降雨量在50毫米以上,5月31日降雨量達232.0毫米,是歷史上日降雨量最大的一天。高溫乾旱多發生在7-9月,1978年6月27日至10月12日連旱108天,降雨量僅46.8毫米。日最高氣溫≥30℃的天數歷年平均為78天,最多的年份1959年達105天。
社會發展
2011年末有鄉鎮文化廣播站1處,有鄉級文化活動中心1處,有村級圖書室14個。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夯歌、三句半、竹馬、舞獅、大鼓等。
2011年末有幼稚園(所)10所,在園幼兒520人,專任教師18人;國小7所,在校生810人,專任教師66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1所,在校生463人,專任教師48人,國中適齡兒童入學率99.5%,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
2011年教育經費達698萬元,預算內教育事業費679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3%、1.2%。
2011年末有各級衛生機構18個,鄉鎮衛生院1所,村衛生室17所;病床位15張。專業衛生人員19人,其中執業醫師1人,執業助理醫師7人,註冊護士2人。2011年衛生院完成療診9010人,出院病人96人,病床使用率16%。
2011年法定報告傳染病(甲乙類)發病率60/10萬;農村安全飲水普及率98%,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11%;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3468人,參合率96%,平均住院補償率90%,實際補償率85%,居民人口平均期望壽命75歲,其中男性74歲,女性76歲,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1%0,孕產婦住院分娩率為100%,免費婚檢率100%,兒童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96%。
轄區內衛生機構2011年實施基本國家藥物制度,實行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城鄉居民規範化電子健康檔案率為50%。
1997年7月建成九垸鄉廣播電視站,後改為綜合文化廣播電視站,現有有線電視用戶2300戶,入戶率35.3%。
2011年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2戶,人數 47人,支出70260元,比上年增長11%,月人均 1495元,比上年增長7%;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782人次,支出2.4萬元,比上年增長 42%。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82戶,人數644人,支出55.9萬元,比上年增長30 %,月人均72元,比上年增長31%。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 191人,撫恤事業費支出39.2萬元,比上年增長15 %。敬老院 1家,床位 4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40人。全年接受社會捐款2萬元,使89人(次)困難民眾受益。五項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合計106.5萬元,比上年增長21%;基金支出合計106.5萬元,比上年增長21%。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1.72萬人,參保率97%。
九垸鄉打造生態甲魚品牌
湖南常德市澧縣九垸鄉村民圍繞打造生態甲魚品牌、做大魚鱉混養模式的思路,將生態甲魚養殖做大做強。該鄉甲魚生態養殖產業已漸成規模,養殖面積達2200餘畝,甲魚年產量500多噸,年產值5000多萬元,不僅在省內站穩腳跟,還遠銷
廣東、
湖北等地。
作為澧水流經區域,澧縣九垸鄉一帶水源充足,氣候良好,養殖甲魚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適合大規模外塘仿生態養殖。該鄉正通過村民自籌、政府統籌、部門配合等多種融資方式,建設大規模、高標準、高效益的甲魚養殖基地。養殖戶們還自發成立了甲魚養殖協會,通過協會帶動,甲魚養殖技術逐漸成熟,逐步形成了一套適合當地甲魚產業發展的外塘仿生態魚鱉混養技術,能夠大大減少由於技術原因而出現的虧損。如今,通過拓寬融資渠道,不斷加大資金投入,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農民正由分散養殖向集中養殖、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轉變,真正建起了從種苗到餐桌的產業鏈。
政府信息
公開分為主動公開和依申請公開。一、主動公開
1.公開範圍
澧縣九垸鄉主動向社會免費公開的信息範圍參見《目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到澧縣九垸鄉政府辦公室查閱。
2.公開形式
對於主動公開信息,澧縣九垸鄉主要採取在澧縣九垸鄉人民政府網站、縣政務公開欄、九垸鄉政務公開欄公開形式。政務公開欄地點:鄉政府機關公示欄
3.公開時限
政府信息產生後,澧縣九垸鄉將儘量在第一時間內予以公開,最晚自信息產生後的20日內公開。
二、依申請公開(2008年5月1日開始執行)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需要獲取主動公開信息以外的政府信息,可以向本局申請獲取。本局依申請提供信息時,根據掌握該信息的實際狀態進行提供,不對信息進行加工、統計、研究、分析或者其他處理。書面申請受理機構:九垸鄉黨政辦公室。通信地址:澧縣九垸鄉政府。郵政編碼:415519。諮詢時間:周一至周五:上班時間,法定節假日除外。
1.提出申請
向澧縣九垸鄉提出申請的,應當填寫《澧縣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表》(樣本見附表,以下簡稱《申請表》)。申請表複製有效,可以在受理機構處領取。為了提高處理申請的效率,申請人對所需信息的描述請儘量詳盡、明確;若有可能,請提供該信息的標題、發布時間、文號或者其他有助於本機關確定信息載體的提示。
(1)當面申請。申請人可以到受理機構處,當場提出申請。
(2)信函、電報、傳真申請。申請人通過信函方式提出申請的,請在信封左下角註明"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的字樣;申請人通過電報、傳真方式提出申請的,請相應註明"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的字樣。
澧縣九垸鄉不直接受理通過電話方式提出的申請。
2.申請處理
本機關在收到《申請表》後,將進行登記,能夠當場答覆的當場答覆,不能當場答覆的,則在登記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作出下列答覆:(1)申請獲取的信息如果屬於澧縣九垸鄉已經主動公開的信息,受理機構將中止受理申請程式,告知申請人獲得信息的方式和途徑;(2)屬於免予公開範圍的,將告知申請人不予公開的理由;(3)不屬於本機關公開範圍的,將告知申請人該信息的掌握機關;(4)如需延長答覆期限的,經主管領導同意並告知申請人,延長答覆期限最長不超過15個工作日;(5)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不存在的,將告知申請人。
政府信息涉及第三方權益的,應當徵求第三方的意見,徵求第三方意見所需時間不計算在期限內。
受理機構根據收到申請的先後次序來處理申請,單件申請中同時提出幾項獨立請求的,受理機構將全部處理完畢後統一答覆。鑒於針對不同請求的答覆可能不同,為提高處理效率,建議申請人就不同請求分別申請。
3.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
依申請提供的政府信息,可以收取檢索、複製、郵寄等成本費,收取檢索、複製、郵寄等成本費用的標準由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財政部門制定的標準執行。
申請公開政府信息的公民確有經濟困難的,經本人申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構負責人審核同意,可以減免相關費用。
三、監督方式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認為本機關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開義務的,可以向上級行政機關、監察機關或者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管部門舉報。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認為本機關在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中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複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基層幹部
為給全鄉村民營造一個整潔文明、安全有序的節日環境,清明來臨之際,九垸鄉組織縣鄉人大代表、基層幹部300多人集中開展了一次“義務清掃迎清明” 的農村環境專項整治活動。活動的開展,進一步樹立大家文明祭祀和環境保護意識,受到了當地民眾的普遍歡迎。
3月31日上午8時,九垸鄉縣鄉人大代表、機關幹部、站所工作人員分別佩戴“義務保潔員”紅色袖章,自帶鐵鍬、掃把、鐵夾鉗等清潔工具分赴指定區域,開始了環境衛生清掃清運工作。本次重點清除路面雜物、路邊白色垃圾、溝渠漂浮物等,並對亂堆亂放的雜物進行集中清理。在清掃過程中,各活動小組隊員都不怕髒,不怕累,將樹枝、紙皮、塑膠袋等雜物都進行了徹底清除,有的乾脆用手直接清理,很多溝渠清理的鞋面上、衣服上都沾滿的稀泥及其它髒污,他們忘我投入場面感染了周邊民眾,很多人都自發參加到清潔的隊伍,清潔的隊伍一時更加壯大。直到中午12時,各路面清潔、整齊,大家才放心離開。
據統計,本次清掃活動共清掃路面長度7000米,清潔溝渠長度6500米,清理亂堆亂放雜物17處,裝運垃圾雜物215袋。
為了確保全鄉環境衛生常年保潔,鄉政府、鄉人大主席團建立環境保潔長效機制,實行人大代表、基層幹部包路段、包溝渠、包農戶,全鄉一個月組織一次集中清掃清運活動,一個月組織一次人大代表視察環境保潔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