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滄桑:我的文學之路

九十年滄桑:我的文學之路

《九十年滄桑:我的文學之路》是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樂黛雲創作的散文集,首次出版於2021年1月。

該書共分九章,時間跨度長達九十年,從中可以看到作者人生軌跡的曲折,也可以看到她個人學術的發展和生活境況都與時代息息相關。全書寫出了九十年風雲變幻的中國社會對個人生存的巨大影響,作者語言樸實真摯、個性生動樂觀。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九十年滄桑:我的文學之路
  • 作者:樂黛雲
  • 文學體裁:散文集
  • 首版時間:2021年1月
  • 字數:259000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鑑賞,作品影響,作品評價,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九十年滄桑:我的文學之路》為中國比較文學學科的拓荒者、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樂黛雲先生的回憶散文集,是她的自傳和心靈獨白。全書共分九章,作者回憶了自己的童年生活和求學經歷,以及從北京大學畢業後留校任教,後遭遇一系列的坎坷曲折——當過豬倌伙夫、趕驢人、打磚手,最後又回到教學崗位。五十歲的她,在一般人以為“人到中年萬事休”的時候,毅然決然選擇了重新開始。此後,她重新煥發學術活力,在比較文學學科建設和理論開拓中披荊斬棘,取得了斐然成就。九十年歷經滄桑,卻始終堅韌如初。樂黛雲先生將自己一生的真實經歷、真情實感、真切體察用雋永的文字娓娓道來,令人掩卷深思。

作品目錄

九十歲感言
第一章 思想性格的萌生
一、父親與童年
二、藍色的天堂
三、困頓與轉機
四、山城中學生活一瞥
五、沉浸在西方文化的海洋中
六、我心中的山水
第二章 四院沙灘
一、北上求學
二、1948年的北大中文系
三、四院生活
四、快樂的沙灘
五、階級鬥爭課
六、土改:第一次靈魂的搏鬥
第三章 歷史的錯位
一、留校工作
二、我成了“極右派”
三、一個難忘的春節
四、“翻天右派”
五、望之儼然,即之也溫
六、透過歷史的煙塵
七、死神與他擦肩而過
第四章 噩夢中的噩夢
一、燕南園的噩夢
二、母親的膽識
三、姐弟情深
四、姑奶奶被逐出燕南園
五、一次荒誕的批鬥
六、絕後的草棚大學
七、重返北京大學
八、兒女求學之路
九、飛越黑水洋
第五章 自由飛翔
一、開闢一個新的學術空間
二、哈佛印象
三、在美國,先看說明書
四、伯克利的陽光
五、卡洛琳一家
六、我的第一本英文學術著作
七、新的學術生涯
八、我與文化熱
九、《學衡》的問題必須重新探討
第六章 我的比較文學之路
一、中國比較文學源流
二、我如何走上比較文學之路
三、重要的是要拿出實績
第七章 跨文化之旅
一、從“不可見”到“可見”
二、世紀末訪義大利
三、新文化的早春第一燕
四、從文化熱到國學熱
第八章 第三次再出發
一、第三次再出發
二、當代中國比較文學發展中的幾個問題
三、以東方智慧化解文化衝突
四、塑造我的人生的幾本書
五、我的五字人生感悟
第九章 獻給自由的靈魂
一、我所知道的北大校長們
二、懷念馬寅初校長
三、大江闊千里
四、一個冷雋的人,一個熱忱的人
五、文化更新的探索者——陳寅恪
附錄 樂黛雲學術年表
代後記 同行在未名湖畔的兩隻小鳥

作品鑑賞

《九十年滄桑:我的文學之路》全面回顧了樂黛雲先生自己的文學生涯,包括她在歷次比較文學交流中的活動與思考。她在書中說:“我對於《學衡》史料的較為全面的閱讀,引起了我的學術思想的一大轉折。我逐漸較為深入地與過去支配我的、趨向於激進的濫情主義決裂,也就是與曾經禁錮我的某種意識形態決裂。這使我能更全面、更冷靜地看待歷史的方方面面。”所以她感到比較文學自身必須經歷一個巨大的變革。面對文化危機和科學的新挑戰,她開始呼喚新的人文精神,“強調首先要把人當人看待,反對一切可能使人異化為他物的因素;強調關心他人和社會的幸福;關懷人類的發展和未來”。“新人文精神用以達到這些目的的主要途徑是溝通和理解:人與人之間、科學與人文之間、學科與學科之間、文化與文化之間的溝通和理解;在動態的溝通和理解中,尋求有益於共同生活的最基本的共識。”該書雖然都是發表過的文章的重新剪輯和編選,但其編選範圍既包括回憶性散文,也包括一些專著,所以它既能呈現樂黛雲先生的成長曆程,也全面呈現了樂先生的社會活動和學術理路,具體而微地呈現的是中國比較文學的學科建制與發展小史。
傳記還需要有故事可寫,樂黛雲先生人生經歷豐富,她說:“命、運、德、知、行,這五個字支配了我的一生。”“命”與生俱來,“運”則充滿偶然,“知”意味著對知識和智慧的探求,而“行”則意味著現實人生中的取捨與選擇。命運本來很可能安排她去擔任秘書,但她更喜歡學術;機緣也曾經使她可能成為一名外交官,但她選擇了留在學校。在她看來,人生的關鍵是選擇,“生命應該燃燒起火焰,而不只是冒煙。”在書中,她回憶了自己的童年生活和求學經歷,她跟命運的較量,她對學問的追求,她對一顆顆自由靈魂的懷念,都用雋永的文字娓娓道來。她筆下的胡適蔡元培馬寅初陳寅恪吳宓沈從文季羨林王瑤等北大校長、老師們,都有獨特的風采和人格魅力。

作品影響

榮譽表彰
2021年3月1日,《九十年滄桑:我的文學之路》入圍二月光明書榜。
2022年1月19日,《九十年滄桑:我的文學之路》入選2021年度影響力圖書推展。
相關活動
2021年3月26日,《九十年滄桑:我的文學之路》新書發布會在北京舉行。樂黛雲先生、北京大學教授陳平原洪子誠錢理群王守常趙白生賀桂梅乾春松張輝,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王達敏,中國文化書院副院長陳越光等出席活動。
2021年5月9日,由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中文系、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共同主辦的“和而不同,多元之美——樂黛雲教授《九十年滄桑》研讀會”在北京大學舉行。北京大學副校長王博出席並致辭,來自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語言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的多位專家學者分享了閱讀感悟。

作品評價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陳平原:用個人和用家族史來寫近代史的現在變得很多,這個框架容易搭,但是這個主線本身不太容易把握。除了本身有故事,能夠有坦蕩的胸襟,還有自我反省的能力。樂老師寫回憶錄特別擔心自戀,過分自戀是很多人寫回憶錄的通病。樂老師比較冷靜地面對自己的一生,甚至有時候會自我調侃,包括自嘲為極左的媳婦等等,很多人寫回憶錄不會這樣說的,樂老師寫了,而且把這些編制到自己的一生,某種意義上這是樂老師一個人的自傳,也是近代史的一個側面。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洪子誠:樂黛雲教授的回憶錄不僅是個人經歷的呈現,更是對自我回憶的重新組織,這一具有創造性的記實文字為後輩留下了寶貴的學習經驗。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王達敏:樂黛雲教授的散文作品對其終生不變的人生觀和北大“自由之精魂”做出了極好的詮釋,其文字具有的豪放氣度、高古格調、真實態度是其精神和靈魂的外在映現。樂黛雲教授對於字詞段落的用心經營使得文章具有陡然而來、飄然而去的無窮魅力,其傳奇性的文字風貌和不尋常的筆觸寫法更是展現出不尋常的時代全景。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九十年滄桑:我的文學之路》
2021年1月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978-7-5202-0870-3

作者簡介

樂黛雲,北京大學中文系現代文學與比較文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外國語大學專聘教授;現任北京大學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法合辦《跨文化對話》雜誌主編。歷任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所長、國際比較文學學會副主席、中國比較文學學會會長:1990年獲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2006年獲日本關西大學榮譽博士學位。曾任加拿大麥克瑪斯特大學兼任教授、香港大學訪問教授、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訪問教授、荷蘭萊頓大學訪問教授、香港科技大學訪問教授、美國史丹福大學訪問教授。著有《比較文學原理》《比較文學與中國現代文學》《中國知識分子的形與神》《跨文化之橋》《中國小說中的知識分子》(英文版)、《比較文學與中國——樂黛雲海外講演錄》(英文版)、《跟蹤比較文學學科的復興之路》《當代名家學術思想文庫·樂黛雲卷》《自然》(中、法、義大利文版)、《面向風暴》(英、德、日文版)、《我就是我——這歷史屬於我自己》《透過歷史的煙塵》《絕色霜楓》《逝水與流光》《四院沙灘未名湖》;編撰《世界詩學大辭典》(合編);主編《中學西漸專題》8卷、《跨文化溝通個案叢書》14卷、《跨文化對話》集刊33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