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仙觀(福建省福州市九仙觀)

九仙觀(福建省福州市九仙觀)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九仙觀俗稱天君殿。位於于山頂東部,為于山現存最大的廟宇。王靈官像,赤紅臉膛,虬須怒張,三目圓睜,金身披甲,舉鞭伏魔,威武剛烈,栩栩如生,大有“三眼能觀天下事,一鞭驚醒世間人”的氣概。1922年此觀毀於火災。重建後改為隆恩殿,專祀王天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九仙觀
  • 門票價格:20元
  • 別稱:天君殿
  • 最佳旅遊時間:四季皆宜
  • 類型:文物古蹟
簡介,由來,地圖信息,

簡介

九仙觀始建於北宋,祀何氏九兄弟。清朝時前殿稱天君殿,內供奉王天君;後殿稱九仙閣,又叫玉皇閣,祀玉皇大帝。閣前龍鳳青石柱,為清代名匠傑作。位於福州市鼓樓區于山頂,相傳為五代閩國寶皇宮舊址。創建於宋崇寧二年(1103年),初名“天寧萬壽觀”,紹興七年(1137年)改名“報恩廣孝觀”。宋徽宗趙佶下詔在此縷刻道家大藏經,稱《政和道藏》。政和五年(1115年)又經擴建,樓閣相望,雄鎮一方。後喜雨樓、玉皇閣等先後倒塌。元至正元年(1341年)改今名。明萬曆和清康熙年間重建。相傳清靖南王耿精忠蓄意反清,特將玉皇駕前俯首聽命的王靈官像改塑成威嚴、高傲不恭的形態,從此王天君成為九仙觀主神,九仙觀亦改稱天君殿。大殿坐北朝南,兩山風火牆,觀內主殿前祀三清,後祀王天君;並設香亭、玉皇閣、披霞宮、斗姥宮和東軒,殿前左右側有鐘鼓樓。玉皇閣面闊五間,進深七柱,穿斗式木構架,歇山頂。閣有四根龍鳳柱,系移自倉山安瀾會館。東軒是明代黃仲昭修纂《八閩通志》之處。鐘樓內尚存一口元代銅鐘。1983年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九仙觀九仙觀

由來

九仙觀俗稱天君殿。位於于山頂東部,為于山現存最大的廟宇。北宋崇寧二年(1103年)初建,始名“天寧萬壽觀”。明代屢加修建。由於明成祖的信仰,觀內增塑一王天君(靈官)作護法神。據傳,清康熙年間(1662—1722)重修九仙觀時,對清廷不滿的靖南王耿精忠親臨施工現場,見到俯首聽命的王天君像,勃然大怒,吼道:“誰叫塑成這個樣子?馬上返工。再有失誤,砍掉狗頭!”觀中道長和工匠都害怕了,各備一份厚禮,向王爺的隨從求教。那隨從深知耿精忠欲藉此抒發他對清廷的不滿,以表達他的反抗精神,就如實相告。工匠得到啟發,精心構思,認真設計,重新塑出的王靈官像,赤紅臉膛,虬須怒張,三目圓睜,金身披甲,舉鞭伏魔,威武剛烈,栩栩如生。大有“三眼能觀天下事,一鞭驚醒世間人”的氣概。此尊神像塑成,不僅博得耿精忠的重賞,而且深為廣大信眾贊同。王靈官遂成九仙觀主神王天君,九仙觀亦被稱為天君殿了。1922年此觀毀於火災。重建後改為隆恩殿,專祀王天君。

地圖信息

地址:福州市鼓樓區虞山頂1號于山頂東部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