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物以游心,出自於莊子的《人間世》。所謂“乘物”,就是駕馭自然規律、知識思想和法則;只有最大限度地順應自然,才能夠“游心”——以實現精神的自由和解放。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乘物以游心
- 作品出處:《莊子》的《人間世》篇
- 文學體裁:子學
- 作者:莊子
作品原文,作品釋義,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超然世外,欲乘物以游心,逍遙馳騁,必先了悟宇宙之真諦,才能至上善若水,利萬物而不爭,下百川,因容而深邃之境界。
作品釋義
意思:所謂“乘物”,就是駕馭自然規律、知識思想和法則;只有最大限度地順應自然,才能夠“游心”——以實現精神的自由和解放。
作品鑑賞
“昔者莊周為夢蝶,俄然覺,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莊周與?”超然世外,欲乘物以游心,逍遙馳騁,必先了悟宇宙之真諦,才能至上善若水,利萬物而不爭,下百川,因容而深邃之境界。齊視名利,則道之恍惚窈明定握於心。
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世態之變機,變中有變,機中隱機,不必算矣。於是隨遇而安,隨性而為,趟山涉水,觀花賞鳥,欣然揮筆,愉悅盡現。右軍《蘭亭》暢懷:“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乃心中有景,不必親赴之;若茶香縈繞迴旋於心,更不必持壺沏茶。由此觀之,則天下之大有容為大,又何生榮辱得失乎?故景語情語皆緣起於心,置喧鬧處罔若隱於市集,亦聞幽靜竹林間清風徐徐……
人為性靈,失本真便無趣。孟夫子曰:“無不善之人。”悅,此非意人無不善,但指不善者非人也。
風回,輪轉,物是,人非,千古風流終隨大江東去,答言世象皆虛幻。智者能不被其蒙蔽,則該有所秉持.正所謂:外化而內不化也.處世通融圓滑,於內心有持信念之大勇,亦不失自我。偶寄閒情,方可負陰抱陽,沖氣以養性,依仁遊藝以修身。
作者簡介
莊子(約前369年—前286年),莊氏,名周,字子休(一說子沐),宋國人。今安徽亳州人。對於莊子在我國文學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貢獻,封建帝王尤為重視,在唐開元二十五年莊子被詔號為“南華真人”,後人即稱之為“南華真人”,《莊子》一書也被稱為《南華真經》。其文章具有濃厚的浪漫色彩,對後世文學有很大影響。莊子是戰國時期宋國蒙(今安徽亳州蒙城人,也有說是河南省商丘市東北民權縣,)人,曾作過漆園吏。生活貧窮困頓,卻鄙棄榮華富貴、權勢名利,力圖在亂世保持獨立的人格,追求逍遙無恃的精神自由。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學思想的繼承者和發展者,先秦莊子學派的創始人。他的學說涵蓋著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還是皈依於老子的哲學。後世將他與老子並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為“老莊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