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之江大學舊址
- 級別批次: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國務院
- 所在地區:浙江省杭州市
- 批准文號:國發〔2006〕19號
- 編 號:V-78
- 年 代:民國
- 文物類別: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建設沿革,建築特點,文物遺存,文物價值,文物保護,辦學背景,公交指南,
建設沿革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11月,學校董事會通過了新校園計畫,將學校遷到秦望山麓的二龍頭等幾個山頭。此後三、四年間,學校花8800銀元陸續徵購了660餘畝土地。
宣統元年(1909年)在二龍頭開始動工大規模興建新校舍建築,次年冬初具規模。
宣統三年(1911年)2月,117名學生從城區的大塔兒巷校址遷入秦望山新校址,學校也隨即將育英書院更名為之江學堂,由王令賡出任校長。在隨後的歲月里,校園建設不斷推進、完善。
舊址校舍始建於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分二期建設,共有建築40餘幢,建築面積7萬多平方米。現仍保存有慎思堂、都克堂、科技館、圖書館、經濟館、東齋、西齋、北齋、韋齋、上紅房、下紅房、綠房、灰房等建築,通常稱之為二堂、三館、四齋、四房。
宣統二年(1910年)至宣統三年(1911年),慎思堂、東齋、西齋、灰房、上紅房、下紅房相繼竣工,作為教學、宿舍、教工住宅用房。
天文台,建於民國元年(1912年),設備從美國進口,是當時較先進的天文氣象觀察設備,用於天文氣象觀察和“天文學”的教學。1937年遭日機轟炸損毀,之後沒有復建,如今只留遺址。
民國五年(1916年),為方便交通,頭龍頭和二龍頭的溪澗上建起了一座木結構橋樑,是為“情人橋”。
民國七年(1918年),都克堂落成,以兩個蓄水池為水源的供水系統完工,宿舍和校舍也全部裝上了電燈。
小禮堂原名育英堂、都克堂,建於民國八年(1919年)1月,是校園唯一的宗教建築。
民國九年(1920年),之江大學外籍教授別墅綠房、白房以及中方教工宿舍共3幢建成。
民國十五年(1926年),由本校建築部設計的女生宿舍,簡稱韋齋落成。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工程館、圖書館建成。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材料試驗所建成投入使用。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由申報史量才家屬捐建鐘樓,鐘樓原名同懷堂,又名經濟學館。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後,之江大學被迫遷往上海、福建邵武、貴州貴陽、重慶等地。抗戰勝利後,由於杭州的校舍遭到焚毀,滿目瘡痍,之江大學於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3月起開始實施修復,經過整修恢復了校園的原有面貌。這也是之江大學舊址建成後第一次進行大規模維修。
3號樓原名又稱機械系樓,建於1951年,由政府撥款建造,是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建築風格。
1952年,之江大學停辦。
建築特點
不同於在中國的其他教會大學多採用中西合璧的建築形式,之江大學採用了完全西式的建築風格,包括古典復興主義、中世紀哥特風格、很好的融合具有獨特美國殖民地風格。其建築風格上雖五花八門但整體效果卻非常統一和諧,色彩主色調紅、灰為基調,校園建築整體呈現出質樸、典雅的建築藝術效果。
之江大學早期建造的校舍是設計師在美國完成的,其直接照搬美國的建築風格,折衷主義是慣常的設計手法,因此之江大學建築風格也可稱的上百花齊放,但和諧統一。如早期建成的慎思堂,慎思堂是之江大學的主樓,原為行政辦公樓,位於校園廣場中間,建於宣統二年(1910年),為三層磚木結構建築。其建築風格是美國早期移民風格喬治和亞當風格即希臘-義大利式風格(GrecoItalian)。喬治風格是義大利文藝復興風格傳入英國後的派生物,亞當風格是喬治風格的延續和升華,亞當風偏愛的加長屋檐齒飾以及有裝飾窗修飾的牆面。慎思堂繼承了古典主義的傳統風格,彩色建築立面由紅磚砌築,建築比例均勻、講究對稱,入口門設在平面中央,門窗兩邊對稱,門窗上有對稱小格線窗和扇形窗,入口正立面設帶白色石膏柱的古典門廊,門廊上托檐部。屋檐和廊檐均有長方形灰色磚齒飾,建築顯得優雅精緻。
經濟學院即同懷堂,又名鐘樓,建於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同懷堂隔著大草坪與慎思堂遙遙相對,兩個大體量建築構成校園中心。經濟學館建築風格是裝飾藝術風格(ArtDecoStyle),極具現代主義的線條感。紅磚建築立面裝飾與幾何形建築形態的結合在質樸中透出現代氣息。同懷堂由三座建築相連而成,中間建築最高為四層頂層設鐘塔,左右兩邊是一層建築,建築體量呈階梯狀往後縮。門廳設在中段建築正中間,南北開通,貫通的門框構成框景達到了很好的借景效果。外牆四周都以從下而上的長方形壁柱為主要構圖元素這種強調垂直線條和幾何形態的設計手法是典型的裝飾藝術風格,紅磚砌成的壁柱還有凹凸變化作為一種局部細節裝飾,有些壁柱局部還進行了均等對稱的分段處理。質樸的紅磚表皮與現代主義的幾何形態完美結合,在樸實中透著莊重、簡潔中蘊涵典雅。充滿現代主義的同懷堂與喬治亞風格的慎思堂雖風格不同卻非常和諧,可見設計者非常注重整體的統一性。
都克堂又名育英堂,位於慎思堂西北,建築為教堂造型,最初作為校內教堂。美國式哥特風格,哥德式陡峭的雙面尖頂、雉堞、塔樓,但又結合古典的對稱構圖。都克教堂屬於教會宗教性建築,由禮堂與塔樓組成,建築功能滿足學生聚會等活動的需求。建築高兩層,教堂窗戶上尖券和拱形門拱是哥特建築的明顯特徵,屋頂雙坡尖頂,塔樓一層設長方形窄門,建築外立面用粗燥的青灰長方形石塊砌成,分層處均設有長條石腰線作為分割。
其他建築也各具特色,建築風格多樣,包括有美國鄉村建築、古典建築、文藝復興後期的巴洛克風格、義大利民居建築等等。
文物遺存
主樓原名慎思堂,又名賽佛倫堂或賽佛倫斯堂(Severance Hall),建於宣統二年(1910年),由美國俄亥俄州賽佛倫夫婦捐資捐建,為校長、財務、教務、總務、會議室等行政辦公之用。宣統三年(1911年)2月落成,建築面積515.5平方米,建築面積2062平方米。
1號樓原名東齋,建於宣統三年(1911年),由美國俄亥俄州甘卜夫婦捐建,故又名甘卜堂。
2號樓原名西齋,建於宣統三年(1911年),由Nelson.Platt.Wheeler夫婦和William.reginald.Wheeler夫婦捐資興建,故又名惠德堂、吳竇堂,是之江大學最早的男生宿舍。西齋對稱於東齋,建築風格一致,磚木結構,外部線條簡潔,是喬治亞復興風格,中央山牆的凸現和古典柱式的門廊是它們最大的特點。
3號樓原名工程館,又稱機械系樓,建於1951年,由政府撥款建造,是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建築風格。
4號樓原名科學館,又稱裘德生科學館,建於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為紀念前校長裘德生博士(1930年12月美國逝世),由之江大學校友和師生募資興建。科學館和圖書館的建築風格類似,其拱券、古典柱式和三角形山花等不同建築元素的混搭,都是當年校內功能明確的主體建築之一。
5號樓原名材料試驗所,建於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由當時之江大學教職員、校友籌資興建,是創校以來的首座實驗樓。2010年11月,之江校區二期修繕工程完成,5號樓成為浙大圖書館法學分館。
6號樓原名佩韋齋(初為教員宿舍,後改為女生宿舍,簡稱韋齋),建於民國十五年(1926年),由本校建築部設計。
9號樓原名維勒邦格樓,因外牆呈現綠色,也稱綠房,建於民國九年(1920年),由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伯克利的W.M. Wheeler先生和其在費吉尼亞州的父母Nelson.P.Wheeler夫婦捐建,是之江大學外籍教授別墅之一,也曾是當年的女生宿舍。綠房的建築風格是之江大學校舍建築中的孤例,具有工藝美術運動的平房風格,其閣樓外牆採用美國別墅獨具特色的壁板,由本校建築部設計。
小禮堂原名育英堂、都克堂,建於民國八年(1919年)1月,由美國新澤西州都克家族捐建,是教會大學的象徵。窗戶上的尖券使其哥特復興式的建築風格十分明顯,此建築採用石料結合水泥,從用材到風格,在當時都是屬於比較現代的建築。占地360平方米,建築面積439平方米。
圖書館,面積為700平方米,建於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7月,由之江大學同學會募捐修建,之江大學建築部設計建造。占地596平方米,建築面積1192平方米。圖書館的建築風格比文藝復興後期的巴洛克風格更為簡約一點,但還是吸收了那種風格的精華。
上紅房原名北太平洋樓,建於宣統三年(1911年)。上紅房曾先後由時任之江大學校長的王令賡、李培恩居住。下紅房原名帕斯頓樓,建於宣統三年(1911年)。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曾參與創辦之江大學,其胞弟司徒華林則曾是之江大學的校長,1948年前後,司徒雷登曾在此居住。上紅房和下紅房的建築是義大利風格,清水磚外牆、圓拱門廊、拱券外廊、雕花柱子和渦卷形浮雕具有古羅馬遺風
白房原名卡特樓,建於民國九年(1920年)。白房的門廳依然雅致,兩側復柱,柱頭漩渦花紋,人字屋頂。
灰房原名康沃斯樓,建於宣統三年(1911年),是之江大學外籍教師別墅之一。灰房的建築採用的是清水青磚牆,主立面為對稱外廊,呈現為殖民地外廊式建築風格。
教工宿舍共3幢,建於民國九年(1920年),當時為中方教師的宿舍。
文物價值
校園整體風貌保存較為完整
“之江大學舊址”位於錢塘江北岸的秦望山上,主要大體量建築環一草坪花園而築,體量較小的教師宿舍和別墅則依山勢之峻緩參差山間。整個建築群依山而建,藏於青松翠柏之間,布局高低錯落,與空間環境融為一體。建築中西合璧,帶有歐洲近代建築的風格,也留有文藝復興時期的影子,簡樸新穎,較好地體現了近代建築設計思想,曾榮獲世界近代學府建築完整保護建築第二名。至今,是中國保存最完整的近代大學校園之一。此種布局保持完整,國內鮮見,是研究中國近代建築發展史極為難得的一個完整案例。
“之江大學舊址”位於錢塘江北岸的秦望山上,主要大體量建築環一草坪花園而築,體量較小的教師宿舍和別墅則依山勢之峻緩參差山間。整個建築群依山而建,藏於青松翠柏之間,布局高低錯落,與空間環境融為一體。建築中西合璧,帶有歐洲近代建築的風格,也留有文藝復興時期的影子,簡樸新穎,較好地體現了近代建築設計思想,曾榮獲世界近代學府建築完整保護建築第二名。至今,是中國保存最完整的近代大學校園之一。此種布局保持完整,國內鮮見,是研究中國近代建築發展史極為難得的一個完整案例。
建築風格統一但各具特色
之江大學舊址是中國最早具有明顯西方校園規劃設計特點的高等學府之一,是第一批由外國建築師規劃主持設計的中國高等學校校園,也是中國由傳統建築體系走向西方建築體系這一轉型期的重要實例。“之江大學舊址”共保存有之江大學時期的文物建築22幢,總建築面積達16000餘平方米。其中,建築年代最早的6幢房屋建於1909年,建築年代最遲的1幢建於1951年。這些建築總體風格協調一致但又各具特色。
之江大學舊址是中國最早具有明顯西方校園規劃設計特點的高等學府之一,是第一批由外國建築師規劃主持設計的中國高等學校校園,也是中國由傳統建築體系走向西方建築體系這一轉型期的重要實例。“之江大學舊址”共保存有之江大學時期的文物建築22幢,總建築面積達16000餘平方米。其中,建築年代最早的6幢房屋建於1909年,建築年代最遲的1幢建於1951年。這些建築總體風格協調一致但又各具特色。
人文歷史信息濃厚
之江大學採取西方優秀辦學經驗,重視學生的科學精神和職業素養培養,重視英語和體育教學,使之江大學名人輩出,辦學成績在全國名列前茅,湧現了如朱生豪、林漢達等著名學者。
之江大學的規章制度也特別先進。比如早在1914年就在國內大學中首先實行了學分制。不同系的學分要求不同,每學期的學分要求也不同。如果未能修滿一定學分,學校可以要求補考,嚴重的可勒令退學。1938年第一學期,之江大學回響部委號召,在本科生一進校就開始試行導師制。就是將所有老師的詳細情況公示,然後通過學生選擇和學校分配的方式,每位導師具體負責幾位學生的學業、思想等。校長、教務長等都參與其中。
民國元年(1912年)12月10日,中山先生就滿懷對教育的熱忱來到杭州之江大學訪問,並發表了精彩的演講,他勉勵在校師生立鴻圖之志,投身革命洪流,為振興中華、實業強國而奮鬥。
文物保護
由於整個建築格局無較大變化,較完整地保存了中國近代大學建築群,之江大學舊址2006年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也是全國唯一一家整體被列入國家級重點保護單位保護名錄的教會大學舊址。
辦學背景
之江大學選址在錢塘江濱,錢塘江在杭州城南接連拐彎兩次,形成“之”字,由此而得“之江”雅號。之江大學舊址是近代美國人在中國創辦的教會學校,以宗教的形式推廣教育,卻不是中世紀的神學院,而是在塵世中踐行上帝宗旨的清教徒傳統,充滿了格物致知的理性精神。
之江大學前身是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於寧波創設的崇信義塾,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成立育英書院。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杭州、蘇州、上海、寧波等地的布道會各出一人,學校教員出一人,組成了學校董事會,於當年11月召開了第一次會議,通過了新校園計畫,決定另覓新校址,將學校遷到城外;並成立了教職員委員會,負責新校址的選址、購地、建設等具體事務。
宣統三年(1911年)2月,117名學生從城區的大塔兒巷校址遷入秦望山新校址,學校也隨即將育英書院更名為之江學堂,由王令賡出任校長。1914年正式改名為“之江大學”。學校設文、理、商、建築四科,為一所綜合性大學,學制為4年,實行學分制,並設有國小部和中學部。
新中國建立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在1952年2月頒布了《關於改革學制的決定》,在全國範圍內全面開展高等學校的院系調整。根據教育部院系調整設定方案,之江大學各個學院被併入到浙江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師範學院、上海財經學院、南京工學院等相關院校,結束了其107年的辦學歷史。此後,之江大學舊址移交給新成立的浙江師範學院管理、使用。1958年,浙江師範學院與新成立的杭州大學合併,之江大學舊址的校舍又被改做中共浙江省委黨校駐地。1961年,因科研等方面需要,之江大學舊址被正式劃歸浙江大學,成為了浙江大學三分部,先後有無線電系、物理系、管理系等在此辦學。1996年,這裡被改作浙江大學之江學院,現為浙江大學之江校區,是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等所在地。
公交指南
之江大學舊址現為浙江大學之江校區。定期對公眾開放。
公交站名及停靠線路:
浙大之江校區: 4路、190路、308路、354路、游5線/Y5、游5線/Y(區間)、808路、202(夜間線)、280(高峰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