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元市朝天區之江中學位於明月峽景區北端,學校依山傍水,環境優美。建校以來,學校秉承“以人為本,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特色興校”的辦學理念和“一切為了學生,一切為了教師”的辦學宗旨,積澱形成了“蓄德、修能、求真、尚美”的校園文化。學校現有教職工129人,36個教學班,師生總人數2800餘人,是朝天區義務教育階段聲名卓著的視窗學校。之江中學原名城南中學,創辦於1992年8月,其前身為朝天國小戴帽國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元市朝天區之江中學
- 簡稱:之江中學
- 創辦時間:1992年
- 類別:中國小
- 屬性:義務教育學校
- 主管部門:廣元市朝天區教育局
- 現任領導:馬長水
- 碩士點:服務國家特殊需求碩士人才培養項目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 - 地址:四川省廣元市朝天區
歷史回顧,隊伍建設,德育建設,教育科研,成果展示,援建介紹,骨幹教師,領導班子,發展理念,
歷史回顧
1990年7月6日,—場百年難遇的特大洪災肆虐朝天,朝天國小沒入一片汪洋之中,災後重建工作異常艱巨,新建一所單設初級中學便被提到區委、區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 1990年9月25日,時任副區長王開東召集有朝天辦事處等單位參加的協商會,並就修建城南中學有關事項達成了一致意見。自此,修建城南中學的重任就落到了時為朝天辦事處的朝天鎮黨委、政府身上,在朝天辦事處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1992年8月20日首幢教學樓建成,並宣告城南中學正式成立;此時的城南中學屬於朝天鎮與區教委共建共管,主要服務於,為朝天鎮“普九”學校。 1994年後,按照“分級辦學,分級管理”的辦學體制,更進一步明確了之江中學的管理許可權歸屬朝天鎮,業務由區教育局主管。隨著浙援項目工程的建成,2002年8月30日在區政府常務會議上升格為區直屬學校,為朝天區唯一一所區直屬初級中學。
隊伍建設
之江中學堅持“以人為本”和“科學發展”的管理理念,逐步形成了一支團結和諧、務實進取、凝聚力強的領導班子;打造了一支管理高效、精謹嚴明的班主任隊伍;培養了一支結構合理、師德高尚、學識底蘊深厚、具有現代教育教學素養的師資隊伍。學校現有省級骨幹教師2人,市級骨幹教師9人,區級骨幹教師20人,中學高級教師10人,中學一級教師51人。
德育建設
之江中學始終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引,建立了一支高素質的德育幹部隊伍,形成了較為科學的教育模式。學校德育重常規抓養成,形成了良好班風校風。通過開展德育聯合教研活動,借鑑兄弟學校的經驗,不斷提升德育管理水平。通過召開家長會,成立家長委員會,建立班主任的家訪與家長來訪制度。重視營造“大德育”環境,注意整合社會教育資源,最佳化育人環境,聘請派出所所長擔任法制副校長,定期開展普法教育,安全教育和禁毒教育等活動,使學校教育管理工作順利推進。學校以活動為載體,寓教於樂,強化德育工作的滲透作用。開展了新生軍訓,每周一的升旗儀式、國旗下講話,重大節日紀念及文藝匯演,書法、繪畫、慈善義捐、運動會及各類比賽等活動;開展了感恩教育、榮辱觀教育、文明禮儀教育、青春期教育等德育常規活動;堅持誦讀國學經典,打造書香校園,提升生命質量;依託校本資源,深入開創德育特色活動,以“城鄉清潔行”走進校園為契機,美化校園環境,提升校園文化氛圍,構建和諧校園。
教育科研
教科室構建了“教育科研領導小組——教科室——教研組——教師”四級教科研研究管理網路,在學校“科研優教、科研強校”的發展目標指引下,緊緊圍繞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不斷深入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校與四川核工業學校·大灘中學等校開展了片區聯合教研活動;選派學校部分骨幹教師赴山東杜郎口,兗州中學觀摩學習並與成都石室聯中結對,為我校科研發展和優教強師注入強大力量,成為全區教研的示範崗。我校教師在各級各類報刊雜誌發表教育教學類文章151篇(其中國家級33篇,省級25篇),在廣元市教育局、朝天區教育局舉辦的教師教學技能大比武等各類活動獲獎達110人次,學生參加縣以上活動獲獎達358人次。學校已結題的市級課題有語文組的《自主、質疑、探究》,數學組的《國中數學變式教學研究》,區級課題有藝體組的《體育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和政史地組的《案例教學》,德育課題《農村中學生文明禮儀習慣的策略與研究》和英語組課題《提高農村中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策略的實踐與研究》等區級課題已申報立項。
成果展示
經過無數之江人執著追求和辛勤耕耘,之江中學這片沃土上結出了累累碩果:學校先後獲了“廣元市扶殘助殘示範單位”、“廣元市德育工作先進集體”、廣元市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示範學校”、“朝天區名學校”、“朝天區2008年抗震救災先進集體”等各級各類榮譽稱號。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從2001年以來連年攀升,一年一個台階,連續10年獲得“朝天區國中教育質量綜合考核一等獎”的驕人成績。建校19年來培養了像劉柏志(中國政法大學任教)、黃燕(青林鄉黨委書記)等上百位優秀人材;趙旭(中國海洋大學)、何流(電子科技大學)、張超(大連理工學院)等100多名學生考入國家重點院校;魯興成(解放軍外國語學校 )、鄭程瑋等10多名學生考入軍校;劉興剛、方曉蓉等20餘名學生考入四川大學…… 19年的積澱,今天的之江中學實力雄厚,桃李滿天下,已經成為莘莘學子求學的理想學校。之江中學正昂首闊步、滿懷豪情向川北名校挺進!
援建介紹
2001年5月,為感謝浙江人民的深情厚意,經朝天區人民政府批准,報市教育局同意,之江中學由城南中學易名為之江中學。
2001年6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時任浙江省委書記張德江同志等領導又親臨之江中學為援建項目奠基,是之江中學建校發展史上又一重要里程碑。據《浙江省人民政府向四川省南充市、廣元市捐贈扶貧項目建設資金紀要》之規定,整個項目總投資358萬元,其中浙江省捐贈320萬元,朝天區自籌38萬元。工程分兩期進行,一期工程投資230萬元,建成2450平方米的教學綜合樓1幢,1800平方米的學生公寓樓l幢:二期工程投資128萬元,改擴建800平方米的師生食堂,擴建運動場地4800平方米,購買帶鋼廠土地、房產及完成其他配套設施建設。
該工程於2001年9月8日正式破土動工,2002年8月15日通過質檢驗收為優質工程,2002年8月25日正式投入使用,投入使用近一年,教育規模化效益正日趨顯現。
骨幹教師
王武勝--市級骨幹教師
丁昶森--市級骨幹教師
喬發學--市級骨幹教師
劉小平--市級骨幹教師
領導班子
校長:馬長(zhang)水,負責學校全面工作
副校長:謝萬勇,分管德育、總務工作
黨支部書記:劉德強,負責支部工作
工會主席:劉長生,負責工會工作
發展理念
在5.12大地震災後重建取得顯著成果的2009年,之江中學正努力實踐著跨越式的發展。之江中學,朝天區義務教育階段赫赫有名的視窗學校,廣元市名學校。學校以辦人民滿意的學校為宗旨,以“規範化、高質量、有特色”為辦學思路,堅持走內涵發展、可持續發展、跨躍式發展之路。連續多年獲區教育評估一等獎、中考成績名列全區第一等殊榮。之江中學突出的辦學成果得到了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的高度肯定和社會的廣泛認可,在市、區及周邊地區聲名遠播。
之江中學是如何實現持續高效發展,屢創教育佳績的呢?校長趙清玲就此進行了深刻闡釋: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保障。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現代學校的管理變革呈現出新的文化發展態勢,學校可持續發展的根基在於教師隊伍、團隊文化的變革、轉型、重建。多年來,之江中學在隊伍建設方面嘗試採取了一些做法,實踐證明是可行的、卓有成效的。
第一,注重加強教師的理論學習,界定核心概念,明確教師團隊的內涵,提升教師整體素養。為了幫助教師明晰教師團隊及團隊文化構建策略的研究目標、內容、方法,學校課題組有針對性地按課題研究方法、學校發展與管理、團隊建設及活動、教師成長等四方面購買了相關理論書籍,並通過查閱書刊、研讀書籍、上網際網路等方式,組織課題組成員、全體教師加強理論學習,並在此基礎上對相關的核心概念予以界定,對教師團隊“教書育人、服務學生”的內涵予以明確。
第二,進行調查訪談,把握教師脈搏,形成學校辦學理念。學校課題組,在教師、全體教職工中,分別進行了五項問卷調查:《新課改背景下教師團隊文化構建策略研究》調查;<以啟發式教育思想構建和諧校園>調查;之江中學教職工思想政治工作調查;教師需求強度調查;行政幹部關於工作取向還是人情取向的自測。進行了一項關於之江中學教師個人願景的專項調查,進行了有關教師個體壓力訪談。結合時事及教育現狀召開了兩次教師座談會:一是“地震給我們帶來了些什麼”,二是“你心目中想培養什麼樣的學生”。課題組在大量調查分析、訪談的基礎上形成了“以人為本,和諧發展,與時俱進,科研先行”的辦學理念。
第三、明晰研究思路,探索教師團隊文化構建策略。一是運用大雁法則,促進團隊交替引領。學校的領導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領導。學校重視教育思想的領導,並通過學校幹部的建設與作用的發揮,落實三級管理實效。學校班子成員均由優秀教師中產生,有學科帶頭人4名、有市區優青2名、省市區骨幹教師3名。學校黨支部重視幹部政治素質的培養與鍛造,中心組學習活動常抓不懈,並緊密結合學校發展和管理實際,開展了“科學發展觀”的專題學習、開展了提高幹部管理水平的理論方法的學習,以理論的學習明確工作的目標和意義。理論先行,使得班子形成“管理是支持,教育即服務”的管理思想。學校班子成員通過領頭雁作用的發揮,交替引領,黨政工團形成了凝聚力與合心力。二是運用海狸法則,培養團隊自覺協調。以前大部分教師覺得學校給他們以明確的工作要求,但是評估體制不完善,況且,工作上更多的投入並未對其專任發展帶來多大影響,使得他們也失去爭取更多要求進步的動力。學校面對新時期教育發展的新需求,正視教師工作壓力與倦怠感的存在,對現有制度進行不斷地、全面地梳理;依據適用,高效,刪繁就簡的原則,構建學校新的管理制度,增強制度的導向、激勵作用。學校對於教師的常規考勤、學習、培訓、聽課等情況,以“教師工作動態”的形式,每月公布每個教師的工作數據,啟發和引導教師對工作不斷進行自律、協調。同時,學校通過學校發展目標的不斷追求和實現,努力爭取、獲得教師的認同。建立了校務公開制,通過對外設立校長接待日、對內設定校長信箱等多種形式,使全體教工和熱心的學生家長以主人翁的責任感參與學校管理,形成教職工參與管理,參與決策,實施監督的民主化管理體系,實現教師團隊、學校團隊的自覺協調發展。三是運用跳棋法則,引導團隊相互藉助。在此項法則的運用中,首先加強校本教研,通過開闊眼界——專家報告;名師導航——拜師求藝;走近經典——讀書活動;案例課題——教研活動和思維碰撞——學術沙龍等活動加強教師之間的互動,改變教師的組織文化,使教師的工作由孤立的技術性工作轉向進行專業探討和追求的合作文化。其次實施“集體備課制”。“集體備課制”是一種不斷探索完善的合作備課制度,是基於備課教師個體自主思考基礎上的合作與研究。它能充分發揮教師整體教學能力、同伴互助的優勢,使備課組逐步成為合作型的學習共同體,從而更好地在教學過程中開展啟發式教學。從不同層面讓教師的工作的價值、成就得到體現,既有精神鼓勵,又給予必要的物質鼓勵,這是符合唯物主義、哲學觀念的。今天的教育仍然普遍存在教師的工作狀態與職業理想的不平衡以及教師情感和歸屬感的強烈需求與學校建立激勵機制的不平衡等問題。為此,學校要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終身教育、學習化社會勢必由觀念的更新變為實際操作。學校要進一步加強對教師素質的提升培訓,深化對教師職業道德的教育。加強教師隊伍管理和教師的培養建設是一個永恆的主題,是關係教育發展進程和水平的決定因素,是教育的發展之基、競爭之本、提高之源。“沒有陽光的教師很難培養出具有陽光心態的學生;沒有幸福感的教師,很難向學生傳遞幸福的體驗;沒有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很難培養出高素質的學生群體”。加強教師團隊建設,這是一個薪火相傳的過程,充滿著實踐的體驗、情感的踫撞和精神的共鳴。當前,之江中學正揚帆擺舵、衝波折浪,努力向川北名校行列挺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