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瀉斷下湯

久瀉斷下湯,中藥方劑之一。功能為:燥濕開結,寒熱並調,理氣澀腸。

組成,功能,主治,用法,方解,加減,

組成

炙椿皮9克,土茯苓9克,川黃連6克,炒乾薑6克,石榴皮4~6克,防風4克,廣木香4克,炙粟殼9克,元胡4克。

功能

燥濕開結,寒熱並調,理氣澀腸。

主治

久瀉久痢之濕熱郁腸,虛實交錯證(過敏性結腸炎、慢性非特異性結腸炎)。適應症:長期溏便中雜有膿液,或形似痢疾,先粘液膿血,後繼下糞便,左下腹痛,或兼見里急後重時輕時重。

用法

一般常法煎服,也可加大劑量改作散劑或丸劑。丸劑每服9克,散劑每服6克,日服2次,勿在銅鐵器中煎、搗。

方解

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在中醫屬於久瀉、久痢範圍。瀉或痢之急性發作,多為飲食不節、不潔,積滯於中,或濕熱、穢濁、熱蠢侵犯胃腸的邪實證;瀉或痢之日久纏綿,既可因急性期誤治失治而遷延不愈,肝鬱脾虛,濕聚釀熱,邪郁腸道,久則入絡損腸所致。臨床上多呈寒熱、虛實交錯之證。“久瀉斷下湯”,是苦寒辛熱同用,開泄與固澀並舉之方。其中:以椿皮、土茯苓、黃連燥濕清熱治其因,以乾薑之辛熱配黃連之苦寒解腸之寒熱鬱結。烏梅、粟殼斂腸止瀉以固其本。復以木香、元胡理氣活血,防風勝濕升清,共復其用,諸藥相合,則濕熱清,鬱結解,潰瘍愈,腸氣和而功能復。所以它是本病的一個通用效方。

加減

便下粘滯量少而後重甚者,去粟殼加檳榔6克以降泄腸中氣滯;大便溏而頻,量多有熱感,加薏苡仁15~20克以利濕健脾止瀉;日久氣虛肢倦乏力加黨參12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