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寧曲德寺

乃寧曲德寺

乃寧曲德寺,在日喀則地區康馬縣境內,位於縣駐地以北的南尼鄉,屬年楚河上游的河谷地帶,寺廟北距江孜縣城10公里,南距康馬縣城40公里,東依札西達節山,西臨年楚河,海拔4100米。

2019年10月7日,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乃寧曲德寺
  • 地理位置日喀則康馬縣
  • 海拔:4100米
  • 別稱:南尼寺、乃寧寺
由來傳說,建築風格,吐蕃時期建築,宗喀巴時期建築,19世紀建築,第十三世達賴時期建築,珍藏文物,明代霽紅杯,“佛傳故事”木雕,蓮瓣紋三佛木雕,卷葉紋佛像木雕,金剛杵紋木雕,菩薩像石刻,羅漢石刻,明代釋迦像絹畫,價值意義,

由來傳說

乃寧曲德寺,亦稱“南尼寺”。創建於吐蕃王朝時期,創建人為阿羌甲·強拜桑布。傳說阿羌甲·強拜桑布為古印度僧人,系蓮花生大師的弟子。他在蓮花生大師建立桑耶寺以後來到年楚河上游的谷地,見河西岸的山勢猶如一頭匍匐在地的大象,是弘揚佛法之地,即主持修建了乃寧曲德寺。

建築風格

乃寧曲德寺歷史悠久,是康馬縣以及康馬縣以南地區規模最大的一座寺廟。
其建築可分為四個時期:

吐蕃時期建築

吐蕃王朝時期,乃寧曲德寺占地面積約為90000平方米,寺周圍築有內、中、外三道夯土圍牆(中、外圍牆已毀),內圍牆以內即今這乃寧曲德寺,占地面積65280平方米(南北長384米,東西寬170米)。建築包括圍牆、佛堂、佛塔、歐子扎倉、吉察扎倉、曲康扎倉、丁吉扎倉、額古廈扎倉、那布扎倉等。圍牆由夯土築成,高5米,厚2米,牆上可跑馬;牆東北角有一夯土碉樓(已毀)。圍牆內的建築分為南、北兩部分:南部為佛堂、歐子扎倉和3座靈塔。佛堂坐西朝東,面積為442平方米(東西長26米,南北寬17米);西端為佛殿,東部為經堂。佛堂北面約23米處為歐子扎倉,坐西朝東,面積720平方米(東西長30米,南北寬24米);進門的南北兩側為僧房,中間為天井,後部為佛殿。佛堂與歐子扎倉之間有3座靈塔,佛堂南側為阿羌甲·強拜桑布的墓地,後在其上建了一座護法神殿。北部為吉察、丁吉、曲康、額古廈、那布扎倉和佛塔。佛塔位於5座扎倉中央,系石砌佛塔,呈壇城形;塔座為方形,邊長10米,高1米;塔座上為圓盤狀塔身,直徑9米,高1.5米;塔身中央有一方形塔心,邊長3米,高1.5米。吉察扎倉在佛塔之南,坐南朝北,面積2400平方米,殿內牆上的壁畫用紅、白、黃、綠4種顏色繪有釋迦牟尼坐像,色彩、線條、構圖都十分簡單。丁吉扎倉在佛塔之北,坐北朝南,高三層,為二進五間,面積180平方米。曲康扎倉在佛塔之東,面積300平方米,現已成為廢墟。額古廈扎倉、那布扎倉在佛塔之西,額古廈扎倉坐北朝南,為二進三間的三層夯土樓;那布扎倉已成廢墟。

宗喀巴時期建築

乃寧曲德寺原奉寧瑪派,至阿底峽時改奉噶當派。到15世紀時,宗喀巴大師曾兩次來到該寺宣傳宗教改革的主張和教義,後改奉格魯派。在這段時間裡,乃寧曲德寺又新建了一批建築。在西圍牆的中部地段新建了一座佛殿和一座扎倉。佛殿坐西朝東,面積255平方米(東西長17米,南北寬15米);扎倉位於佛殿北側10米處,坐西朝東,面積為475平方米(南北長25米,東西寬19米),為二進五間三層夯土樓。“文革”期間均被毀,現僅存遺址。在吐蕃時期建築的佛殿南側有一座色拉扎倉也是建於宗喀巴時期,為拉薩色拉寺設在該寺的一個扎倉,系石砌築成,坐西朝東,面積645平方米(南北長43米,東西寬15米),高二層,內有房屋20餘間。

19世紀建築

位於西圍牆中部地段,有扎倉、佛殿8座,系拉薩下密院堪布雄奴傳所建。雄奴偉先在康馬縣康馬鄉朗達村建了色丁寺,後因經常往返於拉薩、日喀則等地,便在乃寧曲德寺內建了一座佛殿和七座扎倉,作為色丁寺僧眾往返拉薩等地途中住宿念經之地,稱為“江如色丁”。其佛殿坐西朝東,面積630平方米(南北長35米,東西寬18米);扎倉面積最大的為450平方米,最小的為126平方米。該建築在“十年浩劫”中被毀,僅存廢墟。

第十三世達賴時期建築

1904年英國侵略軍向西藏進犯,為了保衛江孜,藏軍和乃寧曲德寺的喇嘛以乃寧曲德寺為據點,憑藉著寺廟高大厚實的圍牆英勇地阻擊了英軍的進攻。戰爭結束後,第十三世達賴喇嘛土登嘉措(1876~1933)為了表彰該寺喇嘛作出的巨大貢獻,在原吐蕃時期建造的佛殿東面新建了一座大殿,即乃寧大昭寺。乃寧大昭寺由經堂、佛殿、僧房等組成,坐北朝南。門前有石階4級、石梯5級。門廊有柱4根,面積35平方米(東西長7米,南北寬5米),門廊四周牆上彩繪四大天王像。門廊兩側有房兩間,設有樓梯與二層相接。門廊後部正中為經堂大門,寬1.7米。經堂面積672平方米(東西長28米,南北寬24米),內有方柱18根,列為4排,後兩排中間4柱(直徑0.37米)上方開有天窗;經堂四壁彩繪釋迦牟尼、度母、金剛等畫像。經堂後為佛殿,殿門寬2米,面積40平方米(東西長8米,南北寬5米),有柱2根,正中供有高約2米的泥塑釋迦牟尼結跏趺坐像,兩側各有一尊高約2米的泥塑弟子立像。佛殿東側為喇嘛拉康,面積25平方米,中立4圓柱,南面設有一神龕,龕內供奉有2.5米,寬1.3米的“大明皇帝御製旃檀佛像”;拉康四壁繪有釋迦牟尼、菩薩、度母、金剛等壁畫。佛殿西側為道具房,存放跳神和祭祀的用具。

珍藏文物

乃寧曲德寺文物十分豐富,珍貴的有:

明代霽紅杯

瓷杯敞口、弧壁、圈足;口徑11.4厘米,底徑7厘米,高10厘米;霽紅釉,胎極薄,類似蛋殼。杯外壁開4圓窗,窗內施白釉,釉下彩繪八仙用具,每窗兩樣,譬如朝韓子的竹蕭配何仙姑的花籃。瓷杯配有銀質雕花茶托與茶蓋。杯底朱筆楷書“大明成化年制”款。此杯系乃寧曲德寺珍品,為專供達賴喇嘛蒞臨臨該寺之用的茶具。

“佛傳故事”木雕

系壓經板,長70厘米、寬25厘米,紫檀木。木雕周緣雕刻蓮花瓣,中部浮雕佛傳故事。浮雕正中為釋迦牟尼結跏趺坐於仰覆蓮座上,其像肉髻高聳,著右袒式大衣,左後平置膝上,右手下垂,背光為一朵盛開的蓮花。左側浮雕為釋迦牟尼誕生、少年及青年時代出城巡行的情景;右側為釋迦牟尼離家出走、菩提樹下悟道以及涅盤時的情景。整個木雕有人物雕像36個、佛塔8座。人物雕像多裸上身,著短褲,具有典型的印度雕刻風格。雕工精緻,技法嫻熟,為吐蕃王朝時期或西藏後弘期前期作品。

蓮瓣紋三佛木雕

長70厘米,寬25厘米,厚4厘米。中間雕刻三佛座,佛座上雕一尊結跏趺坐佛像,佛座周圍雕刻卷葉紋、小佛和護法神像。中間佛座由夜叉用雙手托舉,夜叉頭戴素帽,裸上身,著短褲,雙膝跪在仰蓮座上。佛座下部為雙獅須彌座,須彌座上置一覆蓮座,釋迦牟尼結跏趺坐於蓮座上:頭戴高冠,長耳垂肩,飾圓形耳環;裸上身,胸飾項鍊;四臂,其中兩臂身側上舉,另兩臂左手平置膝上,右手平舉胸前;身後有頭光。頭上有3個飛天:一為正面飛天,兩邊側面飛天。佛兩側有大象、摩羯魚等動物。木雕周緣為雙層覆蓮瓣。為14世紀左右作品,精緻繁縟,具有印度芨多式雕刻藝術風格。

卷葉紋佛像木雕

3件,均系壓經板。長70厘米,寬27厘米,厚4厘米,周緣雕刻卷葉紋。
第一件木雕:中部調刻以獅須彌座。座上佛像結跏趺坐,左手平置膝上,身後頭光連為一體,頭光呈桃形,佛像左右全系卷葉紋。
第二件木雕:中部雕刻三座覆蓮座。蓮座上各有一尊佛像,均為結跏趺坐。居中的佛像左手禪定印,右手結觸地印;左側佛像雙手結禪定印;右側佛像左手結禪定印,右手施無畏印。三佛像身後均有頭光和背光,周圍雕刻“S”形卷草紋。
第三件木雕:座上置仰覆蓮台,蓮台上為佛結跏趺坐像,佛像身後為圓形龕。居中的佛左手結禪定印;兩側雕刻大象、麒麟、摩羯魚;神龕頂部雕刻口噙長蛇的金翅鳥王。左右兩側神龕中的佛像均為左手結禪定印,右手結觸地印,神龕周圍刻滿“S”形卷葉紋。為元代時期作品,細密繁縟,具有明顯的印度笈多式雕刻藝術風格。

金剛杵紋木雕

系長方形,長70厘米,寬24厘米,厚4.5厘米。木雕下部雕刻仰覆蓮,高14厘米;蓮上雕一支金剛杵,長52厘米;金剛杵腰部兩側各有半朵圓形團花,金剛杵周圍雕有蓮珠紋和卷葉紋。為元代時期精品。

菩薩像石刻

現藏於西藏處治區博物館。質地系花崗岩,長方形,長80厘米,寬30厘米,厚10厘米。菩薩像頭梳高髻,戴三花寶冠,長方臉,額中有較大,頸下有三道蠶紋,戴環狀耳環;裸上身,胸飾項圈,肩披條帛,手戴臂釧、手鐲、下著長裙,赤足、站成橫一字,腳下為仰覆蓮座;左手作說法印拈一枝蓮花,右手施與願印持一蓮花;身後有橢圓形頭光,頭光兩側雕刻菩提樹葉。為西藏後弘期前期作品。石刻雕刻藝術流暢嫻熟,具有較高的藝術水平。

羅漢石刻

質地系花崗岩,長50厘米,寬30厘米。羅漢像身著對襟廣袖袈裟,雙手合十倚坐在椅子上;兩則各有一侍從,侍從十分矮小。羅漢身後有圓形頭光和一株菩提樹。石刻下部雕刻有一排藏文,意為“羅漢”。為元代以前作品。雕工古拙、簡潔、流暢,具有漢地藝術風格。

明代釋迦像絹畫

絹畫長2.5米,寬1.3米,繪有釋迦直立像。釋迦像系螺髻,面相豐滿,額中有白毫相,彎眉細眼小嘴,耳長未垂肩,頸下有三道蠶節紋;身著圓領紅色袈裟,跣足立於蓮座上,蓮座外側環繞覆蓮花瓣;左手施與願印,右手施無畏印,身後有圓形頭光。右手施無畏印,身後有圓形頭光。絹畫左上方有漢文題記千餘字,題頭為:“大明皇帝御製旃檀佛像”10個字,落款為:“永樂十年四月十四日”9個字,題記內容主要為頌揚釋迦牟尼;右上方有與漢文題記同樣內容的藏文題記。該絹畫被視為乃寧曲德寺之寺寶,甚為珍貴。

價值意義

乃寧曲德寺是後藏地區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寺,儘管多次遭到破壞,但從其遺址上仍能看到其往日的繁華與宏大,它所遺留下的各個時期的建築遺址,對於研究西藏各時期寺廟建築的風格、布局、用材等都具有十分寶貴的價值,而且該寺在近代西藏人民抗英鬥爭史中也具有紀念意義。因此,現在的乃寧曲德寺不僅是人民民眾進行宗教活動的場所,而且也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課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