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知主義課程觀是指以知識本位的教育學說為基礎的課程觀念。代表人物為德國 19 世紀教育學家赫爾巴特。他主張把德育放在首位,但從主知主義的角度加以闡釋, 認為道德高尚的人就是具有道德知識、道德思想和道德判斷力的人,提倡學校課程的設定應與人的多方面興趣相適應。
興趣有兩類:一類與自然知識相聯繫,包括:(1)經驗的興趣,相應有自然、地理、物理、化學等學科;(2) 思辨的興趣,相應有語法、數學、邏輯等學科;(3)審美的興趣,相應有文學、詩歌、音樂等學科。另一類與社會交際有關,包括:(1)同情的興趣, 相應有古典外語和現代外語等學科;(2)社會的興趣,相應有政治、歷史、法律等學科;(3)宗教的興趣,相應有神學學科。因而教學內容亦有兩條主線:歷史(包括語言常識)和自然科學(包括數學)。其中歷史是重要的, 因為要抵制個人主義,必須把人的關係放在教學的首位,而科學的和歷史的學習是與相關的實際活動聯繫著的,這樣的課程保證了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興趣,而多方面興趣是美德的基礎。提出教學的教育性原理,認為一切知識的教學都有道德教育的作用;但過分強調宗教教育,也沒有把體育和勞動職業技術教育列入學校課程,認為教學的最終目的是陶冶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