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環境
地質主要以岩溶山地為主,地勢西南高,東北低,最高海拔2232.7米,最低海拔1750米,年降水量1204.6毫米,蒸發量1700毫米,最大風速15—18M/S,年平均氣溫13.9度,平均日照數1500—1700小時,有效積溫4000℃左右,無霜期344天,水利化程度達69%。境內主要河流有子午河、二允河、通玄河、官莊河、米車河,有溜子田、小石山、色從、小同等大小水庫10座。南昆鐵路、國道324線和省道師彌線穿鎮而過,有火車站3個,汽車客運站3個。經濟來源以烤菸、蔬菜、花卉、養殖、商貿、加工、運輸為主,糧食作物主要有玉米、小麥、水稻等。
黨建工作
2006年丹鳳鎮黨委深入實施“雲嶺先鋒”工程和紮實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妥善處理髮展、穩定、和諧的重大問題。根據省、市有關檔案的要求,圓滿完成鄉鎮合併。圍繞 “一亮二定三帶四強”主題,切實抓好全鎮黨組織和黨員的思想、組織和作風建設。第三批先進性教育活動取得實效,全鎮21個黨總支85個黨支部1133名黨員參學。堅持“三會一課”制度,即定期召開支部黨員大會、支部(總支)委員會、黨小組會,按時上好黨課。鎮黨委還開展“副科級以上領導幹部為基層上黨課”活動,全年共開展“上黨課”活動104期,參加聽黨課黨員4500餘人次。按照“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改善結構,慎重發展”的 “十六”字方針要求,審批轉正黨員52名,預備黨員43名,列入積極分子考察對象132名,改善了黨員隊伍結構,壯大黨員隊伍,保證基層黨組織的生機與活力。
兩鎮撤併以後,為進一步最佳化幹部結構、提高幹部隊伍整體素質,把有能力的人選拔到適合的工作崗位,在全鎮範圍內開展中層幹部競爭上崗,公平、公開、公正、透明地選用人才,調動了職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做到人盡其才。鎮黨委繼續以“領導當楷模,機關作表率,基層樹形象”為要求,認真組織黨員幹部學習理論方針政策,建立健全考勤制度和完善請銷假制度,實施年度考核機制,進一步激發乾部職工立足本職工作,愛崗敬業。繼續推行領導幹部聯村制度,全鎮幹部職工根據各自的情況選擇與村(社)掛鈎,實行獎懲與工作實績掛鈎,有效提高了幹部職工工作積極性和服務意識。結合建黨85周年紀念活動,組織開展黨史、《黨章》的學習活動。全面推行“工作效率跟蹤制”,建立和完善《黨建目標管理責任制》《學習制度》等。
鄉鎮建設
新農村建設
按照中央、省、市、縣新農村建設的相關要求,以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村容整潔、鄉風文明、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目標,以實施“萬元增收計畫”為重點,以改善村莊環境為突破口,以開展“三校進村”和“能人帶動工程”為手段,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統一規劃、分布實施,典型示範、整村推進”的原則,組織動員全鎮廣大黨員幹部民眾,開展“三村四化”新農村建設。被市委、市政府確定為全市“三村四化”新農村建設重點建設村的新村、海晏和糯白的各項建設工作進展順利。省、市、縣各級領導多次深入我鎮調研“三村四化”新農村建設。2007年在繼續抓好以上三個市級重點村建設的基礎上,將把西華、牛宿等村(社)立為全鎮“三村四化”新農村建設重點建設村。2006年,全鎮共新修水泥路面65.5 公里、包裝房屋18.5萬平方米、綠化村莊道路1.6萬平方米、新建村級公共設施(含辦公樓、衛生室、圖書室、黨員活動中心等)1850平方米。
精神文明建設
按照“以德治鎮”的原則,加強“三個文明”建設,大力開展“文明村(社)”、“文明單位”、“文明村小組”、“十星級文明戶”等一系列創建活動,現共有市級“文明村(社)”、“文明單位”18個,縣級“文明村(社)”、“文明單位”、“文明村小組”30個,“十星級文明戶”創評率達到97%,在此基礎上,大力開展“三村四化”新農村建設,使“三個文明”建設達到一個新的高度。2006年全鎮申報創建縣級“文明單位”1個,市級“文明村(社)”、“文明單位”3個,省級“文明村(社)”1個,其中,路新社區以全市第一的好成績通過省級文明社區專家組的檢查驗收。
民主法制建設
積極推進村級財務質詢聽證制度,全面推行 “三公開一聽證”,保障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使政務、財務、村務得以完善;深入開展普法工作,不斷增強幹部民眾的法律意識和依法行政能力;按照創建“平安鄉鎮”的總體要求,鎮、村、組、戶四級聯動,著重建立“打、防、控、管”一體化防控網路,做到“四建”、“五防”、“六到位”,依法教育挽救邪教人員,幫教吸毒人員。共投資40餘萬元,建警務亭7個,購巡邏車5輛,為“平安丹鳳”的創建奠定了基礎。“十五”期間,全鎮共創建創平安單位35個,平安村47個,全鎮社會政治穩定。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
緊緊圍繞“三為主、三結合”這一主線,在“聯”字上下功夫,在“動”字上見成效。由鎮綜治委牽頭,以派出所為骨幹,以治保、調解組織為基礎,以鎮直各部門、單位、社區為重點,著重建立“打、防、控、管”一體化防控網路,認真開展學廉助廉、問民施政、警示教育等活動;認真兩查兩糾,堅決杜絕鋪張浪費、公款大吃大喝,堅持做到行政領導一把手一隻筆審批;加強村社財務管理,實施“三級公開”推行“組財村管、村財鄉審、預算資金統管”,全面開展“政務公開”、“村務公開”、“組務公開”,逐步完善公開程式,強化民主監督;在強化教育、制度管理的同時,還加大對案件的查處力度,2006年,全鎮治安、刑事案件共發案486起,同比下降7.8%,結案247起,結案率達47.5%,同比提高4.5%。接待來信來訪43起,共650人次。其中一般信訪38起,70人次;5人以上來訪5起,550餘人次;來訪辦結率達98%。紀檢監查信訪9起,轉立案2起,結案率達90以上。挽回經濟損失65萬餘元,收繳違紀資金2萬餘元。
經濟
在2006年工作中,丹鳳鎮以發展為第一要務,以“三村四化”新農村建設為重點,以實施“萬元增收計畫”為手段,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為動力,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財政增長為目標,按照“農業穩鎮、工業強鎮、科技興鎮、生態集鎮”的發展戰略,全面貫徹落實“圍繞一個中心,樹立兩種意識,完善三項制度,強化五大產業,實現一個目標”的發展思路,即圍繞“三村四化”新農村建設這一中心,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和科學決策意識,完善“三公開一聽證”、跟蹤問效和幹部管理三項制度,強化烤菸、蔬菜、花卉、畜牧養殖、林業生產五大產業,實現“萬元增收計畫”目標。2006年全鎮實現國民生產總值67210萬元,比上年增長10%,農民人均純收入2080元,比上年增長8.96%。鄉鎮企業完成各行業總收入149395萬元,比上年增18%,實現稅金1861萬元。全年實現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723.7萬元,其中烤菸農特稅710萬元。
糧煙生產。2007年鎮黨委、政府堅持穩糧強煙政策,注重農產品品種、品質結構調整,努力提高農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大力推廣科技農業,狠抓烤菸樣板建設,堅持“市場引導、計畫種植、主攻質量、擇優布局”的烤菸生產方針。2006年全鎮糧食總產3424.3825萬公斤,實現人均有糧395.3公斤;種植烤菸4.14萬畝,收購菸葉562.5萬公斤,平均單價12.17元,實現產值6845.6萬元,菸葉綜合合格率達80%,中上等煙比例達100%。
產業結構調整。按照市、縣“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總體要求和部署,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走林業、畜牧業、蔬菜的發展路子,打造丹鳳品牌,致力實現“特色產業富民,產業經營利民,示範基地便民”的目標。按照“圍繞龍頭建基地、突出特色建基地、依託市場建基地,連片開發建基地”的思路,廣泛開展專業基地建設,2007年,全鎮已建有畜禽、蔬菜、花卉等各種專業生產基地20餘個。在畜禽養殖方面,重點規劃仔豬、生豬、黑山羊、菜牛、獺兔、蛋鴨養殖,建成嘟嘟仔豬養殖中心、長沖仔豬養殖專業村、文筆黑山羊養殖基地、綠源菜牛養殖基地、小廠綜合養殖場等;在蔬菜種植方面,大力發展甜(線)椒、青刀豆、淺水藕、甜脆包穀、雪蓮果、各類配料菜的種植,形成了古城、糯白甜椒生產基地,新村、海晏淺水藕種植基地、鐵扇沖蔬菜生產基地、海晏配料菜生產基地、新村雪蓮果生產基地、糯白甜脆包穀生產基地等;在花卉栽種方面,以工業用花、鮮切花為主,形成了新村、古城鮮切花生產基地。2006年全鎮共種植蔬菜6520畝、實現產值521.6萬元,種植青刀豆2130畝、實現產值106.5萬元,種植萬壽菊1750畝、實現產值157萬元,種植“兩辣”(甜椒、線椒)1800畝、實現產值162萬元,試種花卉100畝、淺水藕120畝、雪蓮果100畝。
配合縣委、政府,引進和培育農業企業。截至2007年,全鎮境內的農業龍頭企業有5個。全鎮形成黑山羊養殖以生寶生態有限公司和雙禾生態產業有限公司為龍頭,青刀豆、甜椒、甜脆包穀以振華食品公司為龍頭,線椒生產以楠慧農牧有限公司為龍頭,萬壽菊生產以博浩生物有限公司為龍頭,鮮切花生產以上好花卉為龍頭,林業生產以本地客商劉愛民為龍頭,菜牛養殖以綠源養殖場為龍頭,仔豬養殖以嘟嘟仔豬養殖中心為龍頭。通過龍頭企業和基地的輻射聯動,進一步激活了農業內部增收潛力,全鎮農村經濟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2006年全鎮26個村(社)實現既定的“萬元增收計畫”目標。
城市建設與管理。以建設“山水園林、文明衛生城市”為目標,按照“以地生財、以財建鎮、以鎮招商、以商促農”的發展思路,努力提高城市服務功能,改善居民住宅環境,擴大縣城規模。加大城鎮建管力度,配合縣委、政府及上級各部門做好縣城建設工作。完成了文筆大道、老324線出城段兩側、新324線城區段北側、大同木材市場、球墨鑄管廠、新型牆體材料廠、明豐公司等建設用地的征地工作,2006年共征地900畝,拆除房屋88間。不斷完善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美化城鎮環境,改善居民生活環境,擴大城建規模,加強對市內衛生和市場的監管,充分發揮社區功能,動員全民參與城市管理建設,進一步改善市容市貌,建設美好鳳城。
配合縣委、政府加快丹鳳工業園區建設,園區內現已落戶的企業有振華食品有限公司、滇王食品廠、東升有限公司、華林食品有限公司、大同興農科技有限公司、上好花卉有限公司等企業。正引進資金建設的項目有:雪蓮果加工廠、免燒磚廠和醬菜廠等。
林牧漁工作。在林業工作中,大力實施科教興林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為實現全鎮林業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結合“天保”工程和退耕還林工程的實施,調整林種結構,重點發展經濟林、珍貴林和速生林,建成漾月速生楊生產基地、法雜花椒種植基地和毛竹生產基地、文筆老年協會苗圃等;在畜牧業工作中,依靠科技進步,加快畜牧業結構最佳化和產業化經營步伐,加強疫病防治和藥殘監控,突出畜產品質量與生產安全,實現了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扶持、培育、壯大黑山羊養殖規模;在漁業工作中,積極提供條件,創造環境,發展水產養殖業。重點搞好鮮魚的養殖,建成古城、孟家村、新村、阿令、山闊、溜子田、小同等專業水產養殖村。
社會事業
科教文衛及其他社會事業工作。2006年以農業產業化和產業結構調整為重點,組織實施了一批科技推廣項目,科技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科技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明顯提高;教育事業有了新發展。辦學規模不斷擴大,中國小教學質量逐年提高,升學成績穩中有升,小升初及中考成績居全縣同級學校前列;文化體育衛生事業發展成果豐碩。全鎮共有41個文藝宣傳隊,民眾性文化體育活動、老年娛樂活動有聲有色地開展,曾多次參加市縣級比賽,並取得較好成績;城鄉居民醫療條件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髮展穩步推進,村委會及社區都建立了衛生所,擔負著轄區內醫療防疫、保健、健康教育、愛國衛生運動工作,基本達到人人享有初級衛生保健,衛生防疫、婦幼保健等工作得到加強;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取得實效。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8‰,全面推廣農業人口計畫生育“獎、優、免、補”政策;其他各項事業協調發展。老齡、統計、經管、民族宗教、檔案、殘疾等工作正常有序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