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引贈曹霸將軍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作品鑑賞,講解,作者介紹,

作品原文

將軍魏武之子孫,於今為庶為清門。
英雄割據雖已矣,文彩風流今尚存。
魏武帝曹操魏武帝曹操
學書初學衛夫人,但恨無過王右軍。
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
開元之中常引見,承恩數上南薰殿。
凌煙功臣少顏色,將軍下筆開生面。
良相頭上進賢冠,猛將腰間大羽箭。
褒公鄂公毛髮動,英姿颯爽猶酣戰。
先帝玉馬玉花驄,畫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牽來赤墀下,迥立閶闔生長風。
詔謂將軍拂絹素,意匠慘澹經營中。
斯須九重真龍出,一洗萬古凡馬空。
玉花卻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
至尊含笑催賜金,圉人太僕皆惆悵。
弟子韓乾早入室,亦能畫馬窮殊相。
乾惟畫肉不畫骨,忍使驊騮氣凋喪。
將軍畫善蓋有神,偶逢佳士亦寫真。
即今漂泊干戈際,屢貌尋常行路人。
途窮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貧。
但看古來盛名下,終日坎壈纏其身。

注釋

丹青:指繪畫。行:古時詩歌的一種體裁。曹霸:唐代名畫家,以畫人物及馬著稱,頗得唐高宗的寵幸,官至左武衛將軍,故稱他曹將軍。
⑵魏武:指魏武帝曹操。
⑶庶:即庶人、平民。清門:即寒門,清貧之家。玄宗末年.霸得罪。削籍為庶人。
⑷衛夫人:名鑠,字茂猗。晉代有名的女書法家,擅長隸書及正書。
⑸王右軍:即晉代書法家王羲之.官至右軍將軍。
⑹這兩句是說曹霸—生精誠研求畫藝甚至到了忘老的程度.同時他還看輕利祿富貴,具有高尚的情操。
開元:唐玄宗的年號(公元713年——711年)。引見:皇帝召見臣屬。
⑻承恩:獲得皇帝的恩寵:南薰殿,唐宮殿名。
⑼凌煙:即凌煙閣,唐太宗為了褒獎文武開國功臣,於貞觀十七年命閻立本等在凌煙閣畫二十四功臣圖。少顏色,指功臣圖像因年久而褪色。開生面:展現出如生的面貌。
⑽進賢冠:古代成名,文儒者之服。大羽箭:大桿長箭。
⑾褒公:即段志玄、封褒國公。鄂公:即尉遲敬德,封鄂國公。二人均系唐代開國名將,同為功臣圖中的人物。
⑿先帝:指唐玄宗。死於公元762年。五花驄:玄宗所騎的駿馬名。驄是青白色的馬。山:眾多的意思。貌不同:畫得不—樣,即畫得不象。貌,在這裡作動詞用。
⒀ 赤墀:也叫丹墀。宮殿前的台階。閶闔:宮門。
⒁ 詔:皇帝的命令。意匠:指畫家的立意和構思。慘澹:費心良苦。經營:即繪畫的“經營位置 ,結構安排。這句說曹霸在畫馬前經過審慎的醞釀,胸有全局而後落筆作畫。
⒂九重:代指皇宮,因天子有九重門。真龍、古人稱馬高八尺為龍,這裡喻所畫的玉花驄。
⒃ 圉人,管理御馬的官吏。太僕:管理皇帝車馬的官吏。
⒄韓乾:唐代名畫家。善畫人物,更擅長鞍馬。他初師曹霸,注重寫生,後來自成一家。窮殊相:極盡各種不同的形姿變化。
⒅這兩句說韓乾畫馬僅得形似,不能傳神。
⒆蓋有神:大概有神明之助,極言曹霸畫藝高超。寫真:指畫肖像。
⒇干戈:戰爭,當指安史之亂。貌:即寫真。
[21]坎壈:貧困潦倒。

譯文

曹將軍是魏武帝曹操後代子孫,而今卻淪為平民百姓成為寒門。英雄割據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曹家文章丰采卻在你身上留存。當年為學書法你先拜師衛夫人,只恨得沒有超過王羲之右將軍。你畢生專攻繪畫不知老之將至,榮華富貴對於你卻如空中浮雲。開元年間你常常被唐玄宗召見,承恩載德你曾多次登上南薰殿。凌煙閣的功臣畫象年久褪顏色,曹將軍你揮筆重畫又別開生面。良相們的頭頂都戴上了進賢冠,猛將們的腰間皆佩帶著大羽箭。褒公鄂公的毛髮似乎都在抖動,他們英姿颯爽好象是正在酣戰。開元時先帝的天馬名叫玉花驄,多少畫家畫出的都與原貌不同。當天玉花驄被牽到殿中紅階下,昂首屹立宮門更增添它的威風。皇上命令你展開絲絹準備作畫,你匠心獨運慘澹經營刻苦用功。片刻間九天龍馬就在絹上顯現,一下比得萬代凡馬皆成了平庸。玉花驄圖如真馬倒在皇帝榻上,榻上馬圖和階前屹立真馬相同。皇上含笑催促左右賞賜你黃金,太僕和馬倌們個個都迷惘發怔。將軍的門生韓乾畫技早學上手,他也能畫馬且有許多不凡形象。韓乾只畫外表畫不出內在精神,常使驊騮好馬的生氣凋敝失喪。將軍的畫精美美在畫中有神韻,偶逢真名士才肯為他動筆寫真。而今你漂泊淪落在戰亂的社會,平常所畫的卻是普通的行路人。你到晚年反而遭受世俗的白眼,人世間還未有人象你這般赤貧。只要看看歷來那些負盛名的人,最終已經坎坷窮愁糾纏其身了。

作品鑑賞

此詩當與前詩並看,互為補充。 詩起筆洗鍊,蒼涼。先敘曹氏乃魏武之後,今卻淪為庶人。然後頌其祖先業績和辭采丰韻猶存於身。開首就抑揚起伏,跌宕多姿。繼而寫曹氏在書畫上之用功進取,情操高尚。一生沉于丹青,不思富貴,不知老之將至。寫 “學書”是襯托,寫“丹青”是點題。主次分明,抑揚頓挫,錯落有致。 “開元”八句,集中頌揚曹氏人物畫的成就。“先帝”八句,細膩刻畫曹氏描繪“玉花驄”的經過。 “玉花”八句,寫畫馬的藝術魅力,竟使真假難分,並以韓乾之畫作為反襯。 “將軍”八句,寫如此精湛絕倫的畫師,竟在戰亂年代中落泊江湖,為畫路人賣畫為生,不禁發出世態炎涼之感慨,抒發自身晚年失意之悵惘。 詩在結構上錯綜神奇、然賓主分明。情感上抑揚起伏,搖曳多姿。詩的結句,更為歷代詩人所讚賞。清代翁方綱曾稱此詩為氣勢充盛,“古今七言詩第一壓卷之作”。

講解

曹霸是盛唐著名畫馬大師,安史之亂後,潦倒漂泊。唐代宗廣德二年(764),杜甫和他在成都相識,十分同情他的遭遇,寫下這首《丹青引》。
詩起筆洗鍊,蒼涼。先說曹霸是魏武帝曹操之後,如今削籍,淪為尋常百姓。然後宕開一筆,頌揚曹霸祖先,曹操稱雄中原的業績雖成往史;但其詩歌的藝術造詣高超,辭采美妙,流風餘韻,至今猶存。開頭四句,抑揚起伏,跌宕多姿,大氣包舉,統攝全篇。清詩人王士禛十分讚賞,稱為“工於發端”(《漁洋詩話》
接著寫曹霸在書畫上的師承淵源,進取精神,刻苦態度和高尚情操。曹霸最初學東晉衛夫人的書法,寫得一手好字,只恨不能超過王羲之。他一生沉浸在繪畫藝術之中而不知老之將至,情操高尚,不慕榮利,把功名富貴看得如天上浮雲一般淡薄。詩人筆姿靈活,“學書”二句只是陪筆,故意一放;“丹青”二句點題,才是正意所在,寫得主次分明,抑揚頓挫,錯落有致。
“開元”以下八句,轉入主題,高度讚揚曹霸在人物畫上的輝煌成就。開元年間,曹霸應詔去見唐玄宗,有幸屢次登上南薰殿。凌煙閣上的功臣像,因年久褪色,曹霸奉命重繪。他以生花妙筆畫得栩栩如生。文臣頭戴朝冠,武將腰插大竿長箭。褒國公段志玄、鄂國公尉遲敬德,毛髮飛動,神采奕奕,仿佛呼之欲出,要奔赴沙場鏖戰一番似的。曹霸的肖像畫,形神兼備,氣韻生動,表現了高超的技藝。
詩人一層層寫來,在這裡,畫人仍是襯筆,畫馬才是重點所在。“先帝”以下八句,詩人細膩地描寫了畫玉花驄的過程。
唐玄宗的御馬玉花驄,眾多畫師都描摹過,各各不同,無一肖似逼真。有一天,玉花驄牽至閶闔宮的赤色台階前,揚首卓立,神氣軒昂。玄宗即命曹霸展開白絹當場寫生。作畫前曹霸先巧妙運思,然後淋漓盡致地落筆揮灑,須臾之間,一氣呵成。那畫馬神奇雄峻,好象從宮門騰躍而出的飛龍,一切凡馬在此馬前都不免相形失色。詩人先用“生長風”形容真馬的雄駿神氣,作為畫馬的有力陪襯,再用眾畫工的凡馬來烘托畫師的“真龍”,著意描摹曹霸畫馬的神妙,這一段文字傾注了熱烈讚美之情,筆墨酣暢,精彩之極。“玉花”以下八句,詩人進而形容畫馬的藝術魅力。
榻上放著畫馬玉花驄,乍一看,似和殿前真馬兩兩相對,昂首屹立。詩人把畫馬與真馬合寫,實在高妙,不著一“肖”字,卻極為生動地寫出了畫馬的逼真傳神,令人真假莫辨。玄宗看到畫馬神態軒昂,十分高興,含笑催促侍從,趕快賜金獎賞。掌管朝廷車馬的官員和養馬人都不勝感慨,悵然若失。杜甫以玄宗、太僕和圉人的不同反應渲染出曹霸畫技的高妙超群。隨後又用他的弟子、也以畫馬有名的韓乾來作反襯。
詩人用前後對比的手法,以濃墨彩筆鋪敘曹霸過去在宮廷作畫的盛況;最後八句,又以蒼涼的筆調描寫曹霸如今流入民間的落泊境況。“將軍善畫蓋有神”句,總收上文,點明曹霸畫藝的精湛絕倫。他不輕易為人畫像。可是,在戰亂的動盪歲月里,一代畫馬宗師,流落飄泊,竟不得不靠賣畫為生,甚至屢屢為尋常過路行人畫像了。曹霸走投無路,遭到流俗的輕視,生活如此窮苦,世上沒有比他更貧困的了。畫家的辛酸境遇和杜甫的坎坷蹭蹬又何其相似!詩人內心不禁引起共鳴,感慨萬分:自古負有盛名、成就傑出的藝術家,往往時運不濟,困頓纏身,鬱郁不得志!詩的結句,推開一層講,以此寬解曹霸,同時也聊以自慰,飽含對封建社會世態炎涼的憤慨。
這首詩在章法上錯綜絕妙,詩中賓主分明,對比強烈。如學書與學畫,畫人與畫馬,真馬與畫馬,凡馬與“真龍”,畫工與曹霸,韓乾與曹霸,昔日之盛與今日之衰等等。前者為賓,是綠葉,後者為主,是紅花。綠葉扶紅花,烘托映襯,紅花見得更為突出而鮮明。在詩情發展上,抑揚起伏,波瀾層出。前四句寫曹霸的身世,包含兩層抑揚,搖曳多姿。“至尊含笑催賜金”句,將全詩推向高潮,一起後緊跟著一跌,與末段“途窮反遭俗眼白”,又形成尖銳的對比。詩的結構,一抑一揚地波浪式展開,最後以抑的沉鬱調子結束,顯得錯綜變化而又多樣統一。在結構上,前後呼應,首尾相連。詩的開頭“於今為庶為清門”與結尾“世上未有如公貧”,一脈貫通,構成一種悲慨的主調與蒼涼的氣氛。中間三段,寫曹霸畫人畫馬的盛況,與首段“文採風流今尚存”句相照應。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唐詩三百首欄目。
杜甫以《丹青引》為題,熱情地為畫家立傳,以詩摹寫畫意,評畫論畫,詩畫結合,富有濃郁的詩情畫意,把深邃的現實主義畫論和詩傳體的特寫融為一爐,具有獨特的美學意義,在中國唐代美術史和繪畫批評史上也有一定的認識價值。這在唐詩的發展上未嘗不是一種新貢獻。

作者介紹

杜甫(公元712年-770年),字子美,祖籍襄陽(今湖北襄陽市),後遷居鞏縣(今河南鞏縣),世稱杜工部、杜拾遺,自號少陵野老,世人稱之為:詩聖,是中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世界文化名人,與同年代“詩仙”李白並稱“李杜”。杜甫的遠祖為晉代功名顯赫的杜預,乃祖為初唐詩人杜審言,杜甫本人出生於河南鞏縣(今鄭州鞏義)。杜甫曾任左拾遺、檢校工部員外郎,因此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譽為“詩史”。杜甫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被後世尊為“詩聖”。杜甫一生寫詩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傳頌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別”,並有《杜工部集》傳世;其中“三吏”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關吏》,“三別”為《新婚別》《無家別》和《垂老別》。名句有:“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還有三首是給辛漸的。杜甫的詩對後世影響深遠。
杜甫善於運用古典詩歌的許多體制,並加以創造性地發展。他是新樂府詩體的開路人。他的樂府詩,促成了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發展。他的五七古長篇,亦詩亦史,展開鋪敘,而又著力於全篇的迴旋往復,標誌著中國詩歌藝術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現出顯著的創造性,積累了關於聲律、對仗、鍊字鍊句等完整的藝術經驗,使這一體裁達到完全成熟的階段。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他熱愛生活,熱愛人民,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他嫉惡如仇,對朝廷的腐敗、社會生活中的黑暗現象都給予批評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著為解救人民的苦難甘願做自我犧牲。所以他的詩歌創作始終貫穿著憂國憂民這條主線,以最普通的老百姓為主角,由此可見杜甫的偉大。他的詩具有豐富的社會內容、強烈的時代色彩和鮮明的政治傾向,真實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後一個歷史時代政治時事和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因而被稱為一代“詩史”。杜詩風格,基本上是“沉鬱頓挫”,語言和篇章結構又富於變化,講求鍊字鍊句。同時,其詩兼備眾體,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還寫了不少排律,拗體。藝術手法也多種多樣,是唐詩思想藝術的集大成者。杜甫還繼承了漢魏樂府“感於哀樂,緣事而發”的精神,擺脫樂府古題的束縛,創作了不少“即事名篇,無復依傍”的新題樂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別”等。死後受到樊晃、韓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揚。杜詩對元白的“新樂府運動”的文藝思想及李商隱的近體諷喻時事詩影響甚深。但杜詩受到廣泛重視,是在宋以後王禹、王安石、蘇軾黃庭堅陸游等人對杜甫推崇備至,文天祥則更以杜詩為堅守民族氣節的精神力量。杜詩的影響,從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藝的範圍。生平詳見《舊唐書》卷一九〇。 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唐詩三百首欄目。
“三吏”、“三別”是杜甫現實主義詩歌的傑作。它真實地描寫了特定環境下的縣吏、關吏、老婦、老翁、新娘、征夫等人的思想、感情、行動、語言,生動地反映了那個時期的社會現實和廣大勞動人民深重的災難和痛苦,展示給人們一幕幕悽慘的人生悲劇。在這些人生苦難的描述中,一方面,詩人對飽受苦難的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對官吏給於人民的奴役和迫害深惡痛絕;另一方面,他又擁護王朝的平亂戰爭,希望人民忍受苦難,與王朝合作平定叛亂。這種複雜、矛盾的思想是符合詩人憂國憂民的思想面貌的。
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是杜甫到成都後的住所。
杜甫一生創作了許多不朽的詩篇,流傳至今一千五百餘首。
唐大曆四年(769年),杜甫由湖北入湘,登岳陽樓,游洞庭湖,溯湘江而上,至耒陽,次年四月病故。據《舊唐書.杜甫傳》記載, 杜甫在耒陽游岳廟,“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縣令饋送牛肉白酒,甫飲過多,一夕而卒”,葬於杜甫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