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竹庵距連平城郊二公里許,始建於唐朝儀鳳三年(公元678年),毀於戰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丹竹庵
- 地點:廣東省河源市連平縣元善鎮
- 始建時間:678年
- 重建時間:1574年
- 建築特點:佛庵
基本信息,簡介,
基本信息
【詞條】丹竹庵
【拼音】dān zhú ān
【注音】ㄉㄢ ㄓㄨˊ ㄢ
【地處】廣東省河源市連平縣元善鎮
簡介
後紳耆謝延一重建於明朝萬曆二年(公元1574年)。當年佛教興盛,寺僧眾多,丹竹庵之成為佛文化和佛事活動中心已有悠久歷史可考。丹竹庵住持佛法精湛、道德高劭尤其名聞遐邇。一次,高僧外出,其徒從街上買回一些鮮蝦、田螺做餐。蝦已炒熟,螺亦剪了尾殼,高僧突然心血來潮,打馬回頭,目睹眾徒打開腥戒,心中十分惱怒,當即取碗清水,口中念念有詞作起法來,忽然,蝦公、田螺全皆復活,即喝徒兒將全部蝦、螺盛送去溪澗放生。以此故,丹竹山溪澗坑潭仍有紅蝦公和無尾殼田螺,為遊客欣賞,傳為佳話。
丹竹庵位於萬綠叢中,山環水抱,幽篁清波,爽心悅目。山麓正西向通接入山路口,有千年古建築物石拱橋緊連石階石級;近坑口溪畔,有“豬兜”地、“豬咀”吮戀“豬食”,體態宛然,惟妙惟肖;右山一側建有古式哨樓,完好無損,正朝著逶迤而來的“蛇形”地指揮若定;右坑口有蜻蜓似的山巒,飛撲溪畔,栩栩如生,人們稱之為“蜻蜓蘸水”,亦名地也。此外,龜形墓地伏在溪與山塘澤邊,如同真龜蠕動;右有山峰重疊、堅實如同甲冑的“蚌”形地;連線著“牛形”、“美女獻羞”。庵右側一龐然大石,相傳為仙人所遺。石大奇物,直徑數米,重約千噸。石側溪流淙淙,山田如梯,均已芳草萋萋。不遠處,農人種植的板栗、青梅、柑桔,融成翠綠如畫,有如蓬萊仙山樓閣,令人醉憩其中,流連忘返。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丹竹庵高僧雲集衣缽相傳,確實曾令不少善男信女和墨客詩人合十詠吟。1949年庵堂遭搶劫前,有湖南高僧妙成法師主持庵務,相繼嫡傳有朱淳、常來、慈良等。由於世道滄桑,丹竹勝地一度失紹,無僧住持,一片丘墟,淪為放牧荒野。改革開放春風勁吹,黨的宗教政策落實,丹竹庵始如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少女,逐漸撩開面紗,受到器重,膾炙人口,成為連平發展旅遊業新開發的一個景點和遊山玩水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