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丹稜縣伏鶴寺
- 地理位置:四川眉山丹稜縣張場鎮
- 開放時間:1992年5月
- 著名景點:大雄殿,佛像
類 船連別:佛教
地 址:丹稜縣張場鎮鎖江村
郵漏微察陵 編:620200
主要負責人:釋隆智
據《四川文物簡目提要》載:寺在縣五十五里之張場。大雄殿為元代至正年間建。殿內金檀上有墨書。“至正元年歲辛巳”(至正元年為公元一三四一年,距今已651年乎永妹)。寺建於張家場鳳凰頂山向南處半腰。寺極占、殿宇崔巍,殿為單檐山式,面闊三間。寺門巨坊上鐫有“鳳棲山”三字,入門右仙石雕土地菩薩,進殿是四籃影櫃大天王,四周有彩繪壁畫,正中塑有然燈菩薩坐孔雀神像,正中壁背塑一韋馱菩薩。全殿二十餘根大柱,殿圍有二丈寬走廊曲護,塑有十八羅漢,千手觀音…。殿後上階為一院壩,兩側為神殿,寺外形如伏鶴,故名伏鶴寺。疊洪炒
明代邑令呂禧宿伏鶴寺有詩云:兜率(寺廟)何時建?肩與此地來。層樓占法力,斷勒嵌蒼苔。谷響如相答,禪空不用猜。岑雲隨片片,旬教足恢恢。
伏鶴寺兒經滄桑,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精神指引下,貫徹了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經批准天1989年在原定危芝處修復陵膠辯戲。並於1992年5月丹稜縣人民政府正式發給了批文為我縣佛教活動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