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東市第四中學始建於1954年8月,是遼寧省首批重點高中之一、遼寧省示範性普通高中、遼寧省22校協作體發起校之一、省市示範性高中協作體重要成員、市國際化辦學試點校。是一所歷史悠久、文化積澱豐厚又充滿時代氣息的現代化寄宿制高中。
六十餘年來,隨著丹東經濟社會的發展需要,四中幾易校址,在追求卓越的目標指引下,四中人始終以敢為人先的教育理念、和諧共進的團隊意識、永不言敗的進取精神,形成了“自強弘毅,求實創新”的校風和“尊師好學,合作致用”的學風,以努力建設地區著名、省內知名的全省一流學校為目標,培養出了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浙江大學、南開大學、香港大學等重點院校學子,為祖國的偉大復興以及丹東的振興和發展做出了令人矚目的輝煌成就。
學校占地面積8.3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4.5萬平方米。目前教職員工222人,在校學生2338人,52個教學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丹東市第四中學
- 外文名:Dandong No.4 Senior High School
- 簡稱:丹東四中
- 校訓:朴
- 創辦時間:1954年8月
- 類別:公立學校
- 現任校長:張偉
- 知名校友:共青團遼寧省委副書記王樹立、高盛亞洲投資管理部投資經理潘越峰
- 主要獎項:教育部“重點課題研究基地”
全國培養體育後備人才試點校
遼寧省足球訓練基地
學生營養與健康示範學校
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示範校 - 辦學理念:以人為本、和諧發展、改革創新
- 校風:自強弘毅,求實創新
- 學風:尊師好學,合作致用
- 地址:遼寧省丹東市振安區臨江后街51號
光榮校史,建校初期,“文革”十年,發展時期,建校情況,所獲榮譽,新校區,文化傳統,校訓,校風,教風,學風,校名題字,校徽,校旗,中長期發展戰略,師資力量,德育工作,國際教育,
光榮校史
建校初期
1954年 8月,正式建校。定名為遼寧省安東市第四初級中學,副校長寧本忠主持建校工作。
11月,洪日龍到任,任首任校長。建校初期,校舍坐落在振興區六緯路,為原安東市中央完全國小舊址。學校成立工會委員會。
當時,學校設定兩個年級,一年級8個班,二年級6個班(二年級六個班由當時的第二初級中學調入),共14個班級,學生約770人,學校幹部、教職員53人,教師40人。
1956年
首屆國中畢業生6個班全部畢業。
何日紅副校長到任,負責全面工作。
成為遼寧省17所實驗4年制中學之一。
1958年
按照上級要求,該校試辦四年制,成為三年制與四年制同時並舉的中學之一,新學期開學時,四年制招新生8個班。
1960年
第五屆三年制6個班全部畢業。
9月,成為遼寧省17所實驗四年制中學之一。
1961年
3月,中共安東市委文教部、市教育局聯合下發檔案,將市內兩所四年制中學改為五年制,該校是其中之一。
7月,第六屆國中畢業生7個班全部畢業,其中兩個班升入該校高中。
1962年
7月,安東市調整學校布局,該校改為完全中學,提格為縣團級單位,定名為遼寧省安東市第四中學。學校請郭沫若題寫校名,更換了新校牌。
9月,該校校址由振興區六緯路,遷至元寶區天后宮街,使用原遼東省行政幹部學校的校舍。學制改革實驗停止,恢復初高中三三制。
1963年
該校教師52名,其中大學本科畢業的17人。
1965年
2月,隨著市名變更,該校更名為丹東市第四中學,沿用至今。
“文革”十年
1966年
因為“文化大革命”,學校黨政工青等組織陷入癱瘓,畢業生工作和招生工作均被迫停止。
1968年
5月,該校革命委員會成立。
此時,該校共有24個班,初高中各12個班,學生1184人,教職員工84人。同年8月,從初一到高三的在校生,均按照畢業離校處理,全部動員上山下鄉,同時,學制改為九年一貫制(中學四年制),國中41個班、高中12個班的新生入學,據統計,當時全校共有53個班,學生2800人,學校幹部、教職員87人,其中教師71人。
1970年
9月,市文教組同意將原遼寧函授學院大樓(即大家熟知的教學主樓)撥給該校做校舍,開學時,部分班級進入大樓教室上課。
發展時期
1977年
上級決定取消學校的革委會建制,恢復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楊德瑞任校長兼黨支部副書記。
1978年
該校成為遼寧省重點中學。
9月,將文革中的“丹東市抗大第四中學”校名恢復為“丹東市第四中學”,取消四年制,實行初高中三二分段制,按重點中學標準,新生擇優錄取。全校共有30個班,學生1599人,教職員工132人,教師104人。
1979年
3月,該校建立了每周星期一開早會、升國旗的制度。
9月,將在揭示板上寫周日程,改為每周星期一下發《周日程表》。
10月,該校舉辦第14屆運動會。從本屆開始,該校運動會只在秋季舉行一次。
1980年
副校長王忠實升任校長。
1981年
8月,該校黨支部委員會升格為黨總支委員會,楊德瑞為第一任黨總支書記。
7月,高中恢復三年制。此時全校共有24個班,學生1148名,教職員工127人,教師92名。
12月,1980年恢復的民進組織改為獨立支部,該校民進支部成立。
1982年
9月,該校不再招收國中新生,準備向獨立高中過渡。
12月,該校召開首屆教工代表大會。
1984年
1月,該校領導班子調整,楊德瑞仍擔任黨總支書記,副校長尹清河升任校長,原校長王忠實和原黨總支副書記李學忠退居二線任研究員,李子斌繼續擔任副校長,曲福海提拔為副書記,寧傳普提拔為副校長。
8月,該校成為獨立高中,18個班,學生974名,教職員工106名,教師79名。
10月,該校民進支部改為民進支部委員會。
學校正式試行校長負責制,教師定編定崗,實行聘任制。
該校與丹東一中、東港二中、寬甸一中、鳳城一中五校合作,研究高中各科教學,期末考試實行統一試題、統一評分標準。
1985年
2月,該校建立教育科學研究室。建立了家長委員會。
1986年
3月,李純聲到校任黨總支書記。
4月,日本尚志女子工業學校校長佐藤信一來校訪問,該校學生曾麗萍赴該校學習,成為丹東市第一個赴日留學的中學生。
1987年
該校舉辦首屆藝術節。
遼寧省18校協作體成立,該校是當時發起成立七所學校之一。
1989年
10月,遼寧省18校協作體在丹東召開第三屆年會,該校與鳳城一中為主持校。
1990年
該校增設勞技電化教研組,至此,學校共有11個教研組。
1993年
學校成立政教處,與教務處並行進行學校管理。
1994年
學校班額擴大,由以前的高一新生6個班,增加到8個班。1997年,增加到12個班。
1996年
2月,黨總支書記李純聲兼任校長。
8月,學校領導班子調整,副校長李子斌升任校長,寧傳普任書記,馬繼民任副校長。
1997年
該校黨總支升格為黨委。實行公費生和自費生分別編班。
1998年
成立了校務公開領導小組,實行校務公開。日語班不再單獨編班,日語學生編入英語班,實行“走班制”。
四、天高與海闊的新世紀
2001年
10月,市教育局宣布該校新領導班子,徐德惠任副校長,主持全面工作,李子斌任黨委書記,劉衛東任副校長。
2003年
3月,徐德惠副校長升任校長兼黨委書記。學校教職員工186人,教師144人,其中本科學歷人數為140人,碩士研究生1人,在職研究生16人。學生人數2600多人,班額每年級14個班。
2006年
張偉校長到任,擔任丹東四中校長兼黨委書記,與德育副校長侯傳波、教學副校長張良組成校領導班子。行政副校長鄧偉於2008年到校任職。
2007年
報國務院、遼寧省人民政府批准,丹東市人民政府決定在丹東市鴨綠江大道上游,異地新建丹東市第四中學。新四中建設標準為全封閉、寄宿制、設施設備全省一流的省級示範性高中。總投資1.5億元,為當年丹東市政府民生10大工程之首。
9月10日教師節,新四中建設工程舉行開工奠基儀式。丹東市四大班子領導和駐軍部隊首長參加了開工奠基儀式。
2008年
9月,高一學年師生先行遷入新四中學習、生活。
10月2日,高二、高三學年師生陸續遷入新四中學習、生活。
11月28日,市政府舉行了新校舍正式啟動儀式。
學校遷入新校址,學校通過遼寧省專家組檢查測評,成為遼寧省示範性高中。
同年學校出台《丹東市第四中學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了“十大發展戰略”,學校以此為指針開展各項工作。
從2008年開始,學校走進高校招聘教師,2010年學校新聘教師均為碩士研究生。截至2014年9月,該校共有教師204人,其中碩士研究生33人,在職研究生14人,學生人數2564人。
2002年開始,該校多名教師走出國門,進行國際交流。
2010年
學校被市教育局確定為丹東地區唯一一所中外合作辦學試點校,學校與日本京都兩洋高中、美國安大略教會中學、韓國煉武高中、韓國又松大學結為友好校,實現了經常性互訪。與日本京都兩洋高中合作舉辦高中雙學歷教育,學生畢業後可獲得中日兩國高中畢業證,現有18名學生赴兩洋高中留學,已畢業的11名學生均考入理想的日本高校。
2013年
該校在丹東市率先開始實行“小班化”。
2014年
每班生均數44人,向“小班化”教學邁進一大步。
建校情況
所獲榮譽
建校以來,學校獲得了眾多國家、省、市級榮譽。先後兩次被省委省政府評為“文明單位”。以下是2008年遷入新校址至2012年間獲得的集體榮譽:
授予時間 | 榮譽名稱 | 授獎單位 |
2008年11月 | 丹東市中小學生健美操比賽(高中組)第三名 | 丹東市教育局 |
2008年12月 | 遼寧省示範性普通高中 | 遼寧省教育廳 |
2008年12月 | 丹東市中學生“六項”體育競賽(高中組)第二名 | 丹東市教育局 丹東市體育局 |
2009年2月 | 遼寧省排球錦標賽(女子組)第五名 | 遼寧省籃排球運動管理中心 |
2009年2月 | 遼寧省排球錦標賽(男子組)第六名 | 遼寧省籃排球運動管理中心 |
2009年3月 | 二00八年度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先進單位 | 元寶區人民政府 |
2009年4月 | 2008-2009年度 丹東市中國小校冬季“三項”體育活動優秀學校 | 丹東市教育局 丹東市體育局 團市委 |
2009年5月 | 第四屆中國丹東鴨綠江國際馬拉松賽優秀組織獎 | 第四屆中國丹東鴨綠江國際馬拉松 賽會組委會 |
2009年8月 | 遼寧省中學生“三對三”籃球賽丹東賽區 總決賽(高中組)總冠軍 | 丹東市教育局 |
2009年9月 | 丹東市中國小田徑運動會(重點高中組)第三名 | 丹東市教育局 丹東市體育局 |
2009年12月 | 丹東市“放歌跨越”民眾歌詠比賽最佳演出獎 | 市委宣傳部 “放歌跨越”民眾歌詠比賽組委會 |
2009年12月 | 丹東市中學生“五項”體育競賽(高中組)第二名 | 丹東市教育局 丹東市體育局 |
2010年4月 | 遼寧省青少年排球錦標賽(男子組)第四名 | 遼寧省排球運動管理中心 |
2010年5月 | 遼寧省“富麗華國旅杯”青少年排球錦標賽女子組第八名 | 遼寧省排球運動管理中心 |
2010年4月 | 2009年度創建平安校園先進單位 | 丹東市教育局 |
2010年4月 | 2009年度教育軟環境及政風行風建設先進單位 | 丹東市教育局 |
2010年10月 | 遼寧省中小學生命教育先進學校 | 省中小學生生命教育專業委員會 |
2010年11月 | 遼寧省青少年男子足球錦標賽體育道德風尚獎 | 遼寧省足球運動管理中心 |
2010年11月 | 丹東市中小學生“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書法繪畫比賽 優秀組織獎 | 丹東市教育局 |
2010年12月 | 遼寧省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先進單位 | 遼寧省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專業委員會 |
2011年1月 | 中國電信杯遼寧省排球錦標賽男女分獲第五名 | 遼寧省排球運動管理中心 |
2011年4月 | 丹東市中學生排球賽高中女子組冠軍 | 丹東市教育局 丹東市體育局 |
2011年4月 | 丹東市中學生籃球賽高中女子組亞軍 | 丹東市教育局 丹東市體育局 |
2011年4月 | 丹東市中學生排球賽高中男子組冠軍 | 丹東市教育局 丹東市體育局 |
2011年5月 | 學生營養與健康示範學校 | 中國學生營養與健康促進會 中國關心下一代委員會 |
2011年6月 | 市中學生“學黨史·頌黨恩·跟黨走”黨史知識競賽 優秀組織單位 | 團市委 市關心下一代委員會 市教育局 市廣電局 |
2011年10月 | 丹東市全民國防教育先進單位 | 市委 市人民政府 市軍分區 |
2011年10月 | 丹東市中國小田徑運動會高中組第五名 | 丹東市教育局 丹東市體育局 |
2011年10月 | 丹東市中國小健美操比賽高中組六人操第三名 | 丹東市教育局 丹東市體育局 |
2011年10月 | 遼寧省中國小首屆《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標競賽 高中組團體總分第五名 | 遼寧省教育廳 |
2011年10月 | 丹東市創建衛生城市病媒生物防治達標先進單位 | 丹東市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 |
2011年12月 | 銀杏合唱團大合唱《火火秧歌迎新春》 獲華夏之星2012年全國青少年迎新春 電視文藝晚會金獎 | 華夏之星全國青少年音樂舞蹈 電視展演活動組委會 |
2012年3月 | 丹東市健康教育工作先進單位 | 市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 衛生局 人社局 教育局 精神文明辦公室 |
2012年6月 | 2009-2011年度無償獻血先進集體 | 丹東市獻血委員會 丹東市紅十字會 |
2012年7月 | 丹東市教育系統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 | 中共丹東市教育委員會 |
2012年 | 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示範校 | 團中央 《青年心理》雜誌社 |
2012年6月 | “顆顆紅心向著黨,文明之花滿校園”市首屆青少年合唱節 《文明使者之歌》獲三等獎 | 市教育局 市廣電局 團市委 |
2012年10月 | 市中國小田徑運動會高中組第五名、體育道德風尚獎 | 丹東市教育局 丹東市體育局 |
新校區
丹東市第四中學新校區占地面積8.31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4.5萬平方米,主要建築8棟。根據不同的使用功能,可分行政教學區、體育運動區和後勤生活區。
新校區具有省內一流的教學設施,每個教室都配有多媒體演播系統,綜合實驗樓內除10組省內一流的理、化、生實驗室外,還設有6組微機室、2組演示實驗室、電子資料室、課件室、網管室和可容納600人的報告廳。現代化的圖書館內設有電子閱覽室及可容納200人的多媒體演播室。
遷入新校區後,學校對校園進行了大規模綠化,先後從山東及省內引進、栽植各類苗木60餘種、2萬餘株,綠化面積達1萬多平米,實現了三季有花、四季有綠。2009年對學校主體建築進行了亮化。如今,四中已成為優美的花園式景觀學校。
文化傳統
校訓
朴
校風
崇實尚美
教風
厚德樹人
學風
善思求真
校名題字
(郭沫若題寫的校名)
(張愛萍題寫的校名)
校徽
(孫念滋老師設計的校徽)
校旗
(曲策老師、2014級田岳楓同學設計的校旗)
中長期發展戰略
遷入新校區後,學校制定了《丹東市第四中學中長期發展規劃》,確定了“治校之道,以人為本;立校之基,質量為本;興校之策,科研為本;強校之標,素質為本”的發展思路。確立了機制創新戰略、人才培養戰略、教師專業發展戰略、科研創新戰略、課程最佳化戰略、學科發展戰略、國際化戰略、校園數位化戰略、後勤服務戰略、精品校園建構戰略等十大戰略舉措,為新校區的穩定與發展奠定了基礎,指明了方向。
在後勤工作中,加強制度建設,秉承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服務理念,不斷增強服務意識和服務水平,全面推進後勤管理社會化,為中心工作保駕護航。建立和完善了各項工作流程,強化過程管理,堅持常規工作靠制度、服務理念靠以人為本、校園美化靠科學配置、特色工作靠創新的“四靠”思想,著力建設服務型團隊、節約型後勤、平安型校園,實現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在職教師192人。特級教師3人,人數居丹東地區高中之首。高級教師59人,中級教師86人。任課教師本科以上學歷100%,其中碩士學位8人,碩士研究生班結業12人,另有10人在職碩士學位學習。省級骨幹教師3名,市級骨幹教師25人,學科帶頭學校擁有一支高素質的班主任隊伍。
德育工作
在德育工作中,從習慣養成入手,堅持分層次、系統化的原則,以豐富多彩的活動為載體,按年級設計德育工作思路,做到高一立事教育、高二立志教育、高三理想教育。
學校始終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搞好民眾性體育活動的同時,十分重視競技項目,多年來在省市各項比賽中均取得優異的成績,1980年至今曾15次被評為丹東市實施“國家體育鍛鍊標準”先進學校,12次被評為丹東市開展“冬季體育活動”先進單位,8次被評為丹東市業餘訓練先進單位。1998年至今曾4次被評為遼寧省實施“國家體育鍛鍊標準”先進學校。2002年被定為國家培養體育後備人才試點學校。
曾為國家田徑隊、國家射擊隊、八一女籃、瀋陽部隊女籃、濟南軍區女籃輸送了許多優秀運動員,他們在全運會和亞運會上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同時向上級高校輸送了200餘名優秀運動員,其中鄧偉、柏樹陽等20餘名運動員被清華大學等名牌大學錄取。
國際教育
為加強國際理解教育,推動跨文化交流,增進學生對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的認識和理解,學校從“注重學生特長培養、個性張揚、全面發展”的角度,率先在丹東地區開始大力推動“走出校門、邁出國門”的學校發展國際化戰略,全方位進行國際互動。
為提升學校品位,擴大學校知名度、美譽度和國際視野起到了積極作用,也帶動了學校全面工作不斷向縱深發展。學校先後派出4位教師分赴英國、韓國和新回坡進行學習交流。邀請了多名外教來校上課,開展專題講座。接待了韓國、台灣和香港扶輪社的到訪,並接受了聯合捐贈。
2009年和2010年,學校加大了與日本,新加坡,韓國,美國的交流力度,國際化戰略步入了快車道,可謂碩果纍纍。
2009年11月,代表遼寧省接待了韓國忠清南道中學生代表團訪問四中,進行了羽毛球友誼賽。
2010年11月,校排球隊代表遼寧省對韓國忠清南道進行了回訪,開展了排球比賽,並與韓國的高中締結友好學校進行了探討。
應美國ICEC教育基金會邀請,2010年暑假,學校選派了部分學生赴美國進行了為期20多天的遊學活動。寄住在美國家庭,與美國知名高中學生交流、參觀名校,感受美國文化和風土人情。遊學期間,與美國一中學簽訂了協定,結為友好學校。
2009年,與日本京都両洋高等學校簽訂了合作辦學意向。2010年10月,選派部分學生赴日本參加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