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徒茅子貞孝廉來書》是經元善所著作品,出自於《經元善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丹徒茅子貞孝廉來書
- 作者:經元善
- 作品出處:經元善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創作年代:近代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敬啟者:謙居常痛念吾國女子有苦無學,國人廢者一半。不特廢也,其受苦者,女子終身在痛楚之中;其無學也,男子終身受女子之累。是凡物之廢,廢之外,無餘事也。人之廢,廢之外,正多後災也。瀏陽譚復生太守予我以不纏足籍一本,以勸戚友,應者甚鮮。繼畀以女學歌二十本,轉以畀人,但受之而已,回皇無策可挽積非勝是之習。謙家有兩女兩媳,媳皆識字,而足不甚小。余女纏足時,嘗謂其母曰:我家女子能識字,世族爭求焉。長女已受聘,彼非以吾家足小也。吾之聘媳也,亦以其粗知文義,能作清通說帖,遂委媒妁,亦未問其足小也。然則女子能識字,可免纏足之苦矣。其母曰:然。某家女子識字而足不小,早受聘矣,某某家女子足甚小,至今無問名者,皆吾舊姻也。子之說,或可信哉!遂不盡力於纏。謙所習於家者如此,揣合親黨之情又如此,而後乃得以識字易纏足一說。又慮塾師之狠毒也,更引伸而著明學究情狀及女學功課,條鬯其詞,為淺說一篇,以示女媳,雖小女亦朗朗成誦,無語不解。問之曰:此較女學歌何如?長女曰:較為切實。問以切實何在?女曰:愛體面三字,乃纏足真正病根。今父能明揭於前,更教以有體面於纏足百倍者,人亦何樂不為?又問媳曰:今有兩小女子,一足小,一識字,外間娶媳者何所聘?曰:聘識字者。又以詢之族姻諸母,皆曰:識字有真體面,纏足之體面不大。謙最服膺嚴小舫觀察女學堂首在醫學一說,以為深入人心,而又恐女學堂規模太大,一時難於推廣,因於吾說之末,勸從能醫之師,且繼以算。更勸老儒習此二者,以扶植吾人類。涔蹄雖細,或亦河海所不棄乎?倘能俯采芻議,或刻一單行小本,廣布人間,庶足助慈航一楫也。又閱新聞紙,有陳君致書女學堂,而諸君子未識其人,無從致復。今請援唐人書例,附詳於末。茅謙,字子貞,丹徒縣人,年五十,由優廩生中甲午江南鄉試。有三子兩女兩孫子,長子乃登、次子乃封皆縣學生,三子乃經肄業儲材學堂,僑寓江寧南門新橋口釣魚台。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經元善是19世紀八九十年代最重要的洋務企業家之一,也是當時聲望卓著的義賑活動主持人,被學界視為中國早期資產階級形成過程中的代表人物。經元善出身於江南地區的傳統紳商之家,因積極投身於開展義賑活動,不僅贏得了廣泛的社會名聲,而且得以進入洋務企業,成為第一批向近代紳商轉化的代表。而在實業活動之餘,經元善還積極參與了維新改良等社會活動,更因上書反對“己亥立儲”而得罪,最終則在流亡期間形成了對洋務運動的反思和批判。總之,經元善身上明確體現了舊式商人在近代中國社會所經歷的一條新陳代謝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