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子山是因堯王之子丹朱封地於此而得名的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丹子山
- 羅馬字母拼寫:Dānzǐshān
- 設立年份:1949年
- 廢止年份:2003年
地名含義,歷史沿革,
地名含義
《翼城縣誌·山川》載:“丹子山,又名丹山,即丹朱所封地”;《史記》載:“丹山,為堯所生之處,”。這是堯王所生之處,即堯王的第二個兒子丹朱所生之處。據傳,丹朱是堯王的第二個兒子,由於大兒子考監明早亡,所以丹朱從小就以長子而居,不務正業,浪蕩成性。比起堯王來,從天上差到地下,地下還得打個井。相傳當年堯王爺坐天下的時候,住的是茅草屋子,穿的是粗布衣裳,吃的是粗米淡飯,喝的是野菜湯,用的是土碗,土罐罐。他一心顧念老百姓,要有一個人餓了肚子,受了冷凍,犯了過錯,他心裡都難過,怨自己沒把國家治理好。他本來有三百年的陽壽,但就是因為他操心太多了,只坐一百年天下就死了。他在位的時候先是旱災,後是水災。大旱的時節,天上一下出來十個日頭,把河裡的水曬得乾崩崩的,地里不要說長莊稼,連一苗草也長不出來。天澇的時節,天底下哪裡都是洪水,莊稼都叫大水淹沒了,老百姓有的躲到山上頭,有的爬到樹梢上。堯王爺成天沒明沒夜地為百姓辦事,可他的兒子丹朱卻成天沒明沒夜地胡鬧騰。他遊手好閒,勾搭了一夥小伴兒,成天吃喝玩樂。在家裡鬧騰得不耐煩了,就一起出去遊山玩水,而且事事都得由他的性兒,稍錯一點兒不如願,便大發脾氣。不是打這個,就是罵那個,弄得手下人都怕怕他。洪水成災的那會兒,丹朱不管老百姓死活,光圖自家痛快,成天坐著船東遊西逛,覺著怪得意的。後來,堯王爺費了九牛二虎的勁兒把洪水治住了,洪水不亂流了,順著人們挖的河槽流起來,這樣,有些地方就不能通船了,可丹朱卻偏偏非要坐船不行。到了水淺的地方,他就叫人拉著船走;到了沒有水的地方,他不坐車,也不騎馬,還要坐船。人們實在沒法,只得拉著船在旱地上走。拉船的人累活累死,汗如雨滴,他卻得意洋洋,哈哈大笑。丹朱由著性兒胡鬧的事,很快傳到堯王耳朵里了,堯王就想辦法,圈他的性兒。他把這個任務交給了手下大丞相,大丞相想了好長時間,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他用犀牛角和象牙做成棋子,教丹朱學習下棋,指望他慢慢改變性情,改邪歸正。開始,丹朱還覺得有點意思,時間一長就厭煩了,便扔了棋子,又和那些不三不四的夥伴胡鬧去了。堯王爺著著丹朱不是塊料,害怕把天下傳給他,老百姓會跟上遭殃,這才到處訪問有才有德的人,把天下讓給了舜。讓舜坐天下後,又怕丹朱不服氣,胡鬧騰,就把丹朱送到縣城北山上,讓他管理那一片兒的老百姓,不許回都城。但他仍不改性,繼續上山打獵遊玩。人們便把他常去打獵遊玩的那座山叫做丹子山。
歷史沿革
解放前,丹子山為荒山禿嶺,無有權屬;解放後,因這裡住有朱村、鄢里、鄭莊等村莊,屬三村轄區,歸三村管轄。如今,農田遍布,屬朱村、鄢里、鄭莊等村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