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噶爾城貿易

丹噶爾城貿易 清代丹噶爾城(今湟源縣城關鎮)的商業活動。世宗雍正三年(1725年),青延應甘肅提督、奮威將軍岳鐘琪奏請,將青海的貿易市口由多巴移至丹噶爾。五年,丹噶爾正式築城立市,從此便成為青海東西部農牧區間產品交換的一個重鎮,同時也成為甘、青、新、藏地區間的民族貿易中介和重要市場。這種狀況一直持續至清末民初。其最盛期是在清嘉慶及以後的一段時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丹噶爾城貿易
  • 別名: 今湟源縣城關鎮的商業活動
丹噶爾城貿易
清代丹噶爾城(今湟源縣城關鎮)的商業活動。世宗雍正三年(1725年),青延應甘肅提督、奮威將軍岳鐘琪奏請,將青海的貿易市口由多巴移至丹噶爾。五年,丹噶爾正式築城立市,從此便成為青海東西部農牧區間產品交換的一個重鎮,同時也成為甘、青、新、藏地區間的民族貿易中介和重要市場。這種狀況一直持續至清末民初。其最盛期是在清嘉慶及以後的一段時期。這時期的丹噶爾“青海、西藏番貨雲集,內地各省客商輻輳,每年進口貨價至百二十萬之多”。後經鹹、同戰亂,市場貿易萎縮。事平後又復甦發展,每年進口貨值仍為40萬兩上下。即使貿易蕭條時期,“民衣食仰給於農業者半,仰給工商者亦半”。當時丹噶爾地方官設定也因商業貿易的逐漸發展而不斷升級。初立市時只設參將1員,高宗乾隆九年(1744)改設主簿,宣宗道光九年(1829年)改設同知。由於丹噶爾貿易的興盛,清乾隆六年和八年,新疆準噶爾部曾借進藏熬茶之機兩次在丹噶爾進行大規模貿易,第一次所獲銀兩即達10.5萬兩之多,第二次僅皮張售銀即達8.7萬餘兩。兩次貿易使就遭戰亂的準噶爾部在經濟上得到很大的恢復和發展。在丹噶爾城貿易中參加交換的產品達200餘種之多,其中90餘種為自內地運入的商品。這些商品近自貴德、大通、西寧、碾伯、蘭州運來,遠自寧夏、山西、漢中、天津、北京、四川等地運來。有的貨物售于丹噶爾本境,有的售往蒙藏各地。自丹噶爾運出售往內地的產品也有40餘種,大多為畜產、狩獵等產品,銷往甘、涼、蘭州及陝西、京、津、滬、漢等地。從事農牧區間的貨物交流是清代丹噶爾貿易的主流。自清雍正後近200年間,丹噶爾也是青藏地區畜產品與內地農產品交換的主要中介點。
民國九年後,丹地民族貿易中的大宗皮毛收購業務大部轉由丹地當地商人經營。丹地商人在擺脫了“歇家”對皮毛生意的壟斷後,凡熟悉蒙藏語言、有一定資本並有經營能力的人,都以獨資或合資形式,直接自辦貨物,以茯茶、青稞、白面、掛麵、布匹為主及零星生活用品,運往牧區,與蒙藏牧民直接交易,富裕蒙藏牧民,亦結夥趕上牛羊、馱上皮毛來湟源自行銷售,地方經濟又日趨活躍,市場又逐漸繁榮。
民國十六年前後,丹地當時有大小工商戶一千餘戶,資金總額白銀500萬兩以上,著名商號有:萬盛奎、寶盛昌、福興源、順義興、德興誠、福興連、忠興昌;山西座商德盛奎、恆慶棧、日興盛、世誠當等十二戶,每家擁有資金白銀10—40萬兩,其中德興誠、忠興昌等八戶,大量收購羊毛,直接運往包頭、天津等地銷售,獲利甚巨。民國16年集散羊毛750萬斤。
民國18年,丹地突遭馬仲英屠城,一些大商巨富橫遭洗劫,地方工商業蒙受重大損失,元氣大傷。民國16年(1927年),湟源作坊林立,從事各種手工業者200餘家,從業人員增至1100餘人。1928年,該縣募集資金白銀3000餘兩,籌設培訓手工工藝技術人才的平民工廠一處。次年由於馬仲英屠城事件,使工廠停辦,另有大批作坊倒閉歇業。1946年,李自發籌辦合資經營“湟源振興實業有限公司”,由李自發任經理,張泰安任董事長,總資金法幣3 000萬元。從事皮毛加工業,主要產品有皮革製品、栽毛褥子、毛毯、人字呢、黑白褐子、口袋單子、毛氈、皮靴、皮鞋等,年加工羊毛30~35萬公斤,牛皮2 000餘張。民國19年至22年,外商自天津來丹地操縱羊毛,他們以雄厚的資本壓低毛價,每百市斤由原來的白銀三十兩壓到十兩左右。到23年,毛價上漲,每百市斤銀元二十多元漲到四十五元,26年又漲到八十多元,是市場上毛價最高的年份。這一時期,民族貿易雖日漸復甦,但由於毛價不穩,投機囤積之風日盛,有的商家靠囤積而發財,有的因囤積而失利。民國25年,丹地人朱繡一次即集資白銀一千多兩,收購羊毛兩萬餘斤,用皮筏沿黃河運至包頭,再經火車運至天津,售給外商,獲得很大利潤。與此前後,還有德興誠、忠興昌等商號,收購大量羊毛,直發天津銷售,駐湟洋行逐漸無利可圖,遂於二十六年前後再次撤走。
由於市場繁榮,民貿發達,客商輻輳,貨物雲集,所以各類經紀牙行業應運而生。直至民國初年,丹地城關地區共有各類牙行十個,其中有羊毛秤行、斗面行、山貨過載行、水果行、魚行、青油行、煤炭行、牛羊牲畜行、騾馬行、裘皮行,各行業經紀人近40戶。據《湟源文史資料》楊生祥《湟源牙行漫談》所言:
各類牙行在長期的經營與競爭中,逐步形成了一套各自的行規:
一、凡領有官照的各行各業經紀者,憑照營業,無照者不能涉足。
二、凡領有執照的各行業主,必須遵照執照在規定經營範圍內經營業務,不得跨行越業,嚴格按照各自分管的區域,品種經營,不得互拉客戶,超範圍經營
三、買賣雙方由牙行居間成交後,牙行結算賬目,收付貨款負責到底,並按行規收取佣金。佣金一般為成交額的2~3%。四、各行業的行頭或負責人必須按期如數交納稅金和應承擔的差役費用。
五、各牙行業主,根據執照規定,對自有的行業或分額,可以出租、典讓或出賣給他人經營,也可由子孫後代繼承經營。六、各牙行所使用的度量衡器,必須是當時政府所檢制的器具,不得任意改用。如清代羊毛秤行的衡器是32兩為一斤(每兩31克多),青油行的衡器是24兩為一斤,斗面行、煤炭行、山貨過載等行的衡器是16兩為一斤。量具是印升(亦叫寧升、每升9市斤、每斤500克),這些衡量器具一直沿用至民國後期,馬步芳政府改制為新的度量衡器後,有的行改用新器,有的行按習慣新老並用。
各牙行因行業的不同特點,經營形式也有所不同,大致可分為兩大類經營形式:一類是設立店鋪,定點經營,如斗面行、魚行、山貨過載行、水果行、青油行等;一類是沿街市巡迴,流動經營。在流動經營中,有的行業如羊毛秤行則定點辦公,統一集中流動。如煤炭、牛羊、騾馬、裘皮等行,各業主時合時分流動經營。
羊毛秤行 業主戶有雷生霖、賀生華、史生蘭、張厚則、楊含英、王國榮、王遷善、範金斗、李秉文、雷斗、趙廷璽等13家。該牙行業在清末民初是一個十分活躍的第一大牙行業。因為當時湟源縣城在青海地區是羊毛集散的重鎮,美、俄、英、德等外國洋行在湟設莊收購皮毛的就有十數家,還有京、津、山、陝等地商客及本地座商數十家,每年七八月至翌年二三月為羊毛收購旺季,集散羊毛少則六七十萬斤,多則四五百萬斤。這些羊毛除少量用於本地生活需用及加工外,大宗成批交易的羊毛都須經由羊毛牙行居間介紹,尋求買主,評定等級,商議價格,成交後由牙行過秤結算,清結賬款。該行業組織形式健全,頗得買賣雙方的信任,全行設有固定辦理業務的地點,推選總負責一人,司秤、劃碼、記賬、結算等若干人,羊毛成交過秤中買賣雙方及牙行三方劃碼記賬,經核對無誤後,由牙行負責結算,按期收付貨款,收取佣金。對各經紀人在一個年度內,按佣金收入,分次預分給部分個人所得,年終結算後扣除各種稅費及行內公用經費外,餘額部分按各經紀人應得分額進行分配。
牛羊行 仍歸魚行的包、陳、尹、劉四姓經營。每年秋冬牛羊上市旺季,蒙藏牧民及歇家商戶從海北、海西、海南、果洛、玉樹的部分地區赴運大批牛羊,成群結隊到湟源縣城出售,同時購買所需物品,生意十分活躍。牛羊零星交易由買賣雙方自行議價成交,牛羊行經紀人只對大宗生意聯繫買主,評等議價,銷售給客戶,成交後按行規定收取佣金。每年進出牛約五六百頭、羊兩三萬隻。
裘皮行 由胡大爸、安大爺(名不詳)等四戶經營,每年秋冬季,來自牧區的大宗牛羊皮、羔皮、各種野牲皮由歇家商戶配合牙行,介紹給坐莊丹地的外地客商店號轉銷省外,經過牙行中介成交的皮張按行規收取佣金。每年進出的牛羊皮萬餘張,羔皮十餘萬張,野馬皮五千餘張,其它各種野牲皮四五千張左右。皮張除本地用於加工外,大部分遠銷西寧、湖北、陝西、蘭州、甘涼等地。
騾馬行 原由祁姓一家經紀,主要是將當地上市的騾馬聯繫介紹給走西藏的商客,趕赴西藏銷售,每年數十至百匹左右。農村上市的一般零星役用牲畜設有騾馬市場,凡上市的騾馬都須經牙行看體形、毛色、口齒及健康狀況,然後通過議價成交,牙行收取佣金,解放後人民政府設立市場管委會統管騾馬市場。此外牙行中還有水果、山貨、糧油、煤炭、魚行等。丹地各牙行業的興起是隨著民族貿易的發展和市場經濟的繁榮興旺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這些行業的產生和發展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對促進民族貿易,發展商品生產,溝通商業信息,活躍市場經濟起到了積極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