丸都山故城(丸都山)

丸都山故城

丸都山一般指本詞條

丸都山故城始名“尉那岩城”,公元前37年至668年高句麗山城遺址,是漢代高句麗政權延續使用時間最長的都城,位於通化市集安市區2.5公里處的丸都山上,海拔最高處為676米。

丸都山故城修建之初是作為都城的平原城——國內城的軍事衛城,形成了複合式都城的格局。也曾作為高句麗王都使用,是高句麗時代最為典型的早、中期山城之一,文化層厚約1.5米。1982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丸都山故城
  • 所屬年代:高句麗
  • 地理位置:吉林省集安市
  • 保護級別:第二批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 批號:V-52
  • 批准單位:國務院
地理環境,位置,地形,建設沿革,故城布局,城垣,城內,宮殿群,考古發掘,文物遺存,遺址價值,歷史人文,旅遊信息,

地理環境

位置

丸都山故城位於集安市通勝街道通溝村12組北側400米的丸都山上,地理坐標:東經125°45′~126°30′,北緯40°52′~41°35′,高程349~652米。整個山城形成自南而傾斜的簸箕形,西隔深谷與小板岔嶺相對,西南為七星山,西南2.5千米是國內城。南側有通溝河自東北向西南流過。
丸都山故城

地形

山城的北部均為山嶺、溝谷,海拔349~652米。北部主要的兩條溝谷呈自北走向,二者在城南小溪處交匯。其中東部的溝谷在北端分為三支。西部的溝谷到北部分為兩支,左側的通往西牆。丸都山城的南部為平緩的台地,海拔310米以下,是山城的主要建築分布區。

建設沿革

西漢元始三年(公元3年)高句麗遷都於國內,築“尉那岩城”。
高句麗高句麗
東漢建安三年(公元198年)高句麗第十代王山上王加固擴建尉那岩城,修築大型宮殿,尉那岩城更名為丸都城。
東漢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山上王移都於丸都,至此,丸都山城的整體布局基本完備,成為高句麗時期唯一一處以大型宮殿址為核心規劃整體布局的山城王都。
魏正始七年(公元246年),高句麗東川王在位時,魏國幽州刺史毋丘儉攻陷丸都山城,城內宮殿建築遭到毀滅性破壞。
鹹康八年(公元342年)為了防止前燕政權鮮卑慕容氏的進攻,再次修葺丸都山城。同年.慕容氏攻陷丸都山城之後,整座山城毀乾戰火,丸都山城作為王都和軍事守備的功能就此不復存在。
1962年吉林省博物館對丸都山城進行了調查和測繪。
1983年配合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對山城進行了調查和著錄。
2001~2003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集安市博物館等單位對山城進行調查和發掘,確認了城址的城垣走向和結構,並對宮殿址、瞭望台、蓄水池、1號門址、2號門址、3號門址進行考古清理。

故城布局

城垣

山城的城垣依山勢走向而建,整體呈“簸箕”型,在山崖陡峭險峻處築低矮城垣或不築,山樑的缺口處、山脊平緩處則用花崗岩石塊和條石高築城垣,使城外高培絕壁。東、西、北三面城牆砌築在環抱的山脊上,周長6947米。城牆表面以楔形石錯縫壘砌,牆體中部梭形石交錯咬合擺放,石隙填以碎石。牆體由底部向上略內傾,頂部築有高約1米的女兒牆,女牆內壁下部有一排築洞,相距2米左右。城牆以東牆南段、西牆北段和北牆保存較好,高處達5米左右,由20餘層修琢工整的長方形和方形石條構築。
全城有門址6處,南側谷口處有一處瓮門,東北面城牆上各發現兩處門址,南牆西部有一處城門址,西城牆上未發現門址。城門由門道、牆體以及體量不等的木構架門樓組成,南瓮門在此基礎上,又加了瓮門一道。南瓮門位於南牆正中曲折內凹處。除1號門址構築於城垣最低點的地勢平緩處外,余者均構築於地勢險要處。城門外為平坦的通溝河谷,是通往丸都山城的最主要的通道之一也是山城防禦的核心與重點。門平地砌築,東西兩側牆體與瓮城的牆體砌築成整體。
丸都山故城

城內

丸都山城的布局以宮殿群為核心,以沿山勢走向構築的城牆為屏障,以瞭望台和戍卒居住地及蓄水池為輔助,形成了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而山城內建築數量少、布局簡單,缺少街坊和規範街道設計,城內主要幹道均由溝谷自然形成,北部兩條溝谷是主要通向北北牆、東牆和西牆的主要道路。其中東部的溝谷在北端分為三支,形成樹枝形的道路,分別通往北城牆的中部、中東部和城牆的東北角。西部的溝谷到北部分為兩支,形成丫字形的道路,左側的通往西牆,右側的通往城牆的西南角。即便是主要的宮殿區,其周邊的道路走向也是由自然的地形形成。
丸都山故城(丸都山)
城內地勢北高南低,發現的遺蹟主要位於山城南部的地勢相對平緩的地帶,有蓄水池1處,墓葬37座和宮殿址、瞭望台、“戍卒駐地”等。瞭望台,亦稱點將台,在南門以北200米的高崗上,用石塊壘築,高11.75米,瞭望台的主體建築為一圓角長方形石築高台。長6.7米、寬4.5米、殘高4.5米。外壁選用楔形石疊砌而成,部分楔形石外側邊緣處可見人工鑿刻的凸棱,用以防止上層砌石滑落。北壁中部修有階梯,以便於上下。登台可望見通溝平原及國內城。戍卒駐地在瞭望台北15米,長26米,寬8米,存礎石3排。蓄水池亦稱“飲馬灣”、“蓮花池”,北緣尚存石砌池壁。
丸都山故城(丸都山)
丸都山城內共發現兩處山泉,一處在城西北角,另一處在城東。兩處山泉形成兩條小溪流向南門,在瓮門處匯合,流出城外,最後匯入通溝河。在距離山下河川和水源較遠的地方建有獨立的人工蓄水池,面積約50-60平方米,距離瞭望台30米,南瓮門100米,宮殿群300米處。
通溝河通溝河

宮殿群

宮殿址位於山南地勢相對較平緩的台地上,整體東高西低,高差達13米,周邊遺存分布密集,是丸都山城內遺蹟分布最為集中的區域,共修築人工台基4處,共發現建築址11座,外面建有宮牆,南北長91~96米,東西寬70~75米。進深作三層階地,每層階地設排列有序的礎石,地面上有大量的紅色瓦礫。台基間有排水系統。宮殿址的排水設施較為系統,一方面在選址上注重對山洪的防範,東側的圓丘可使官殿址南側免除水患;另一方面充分考慮到宮殿面積較大、降雨對其造成的影響,在每處台基的外側修築了排水溝。同時充分利用地理形態的優勢,使台基兩側成為自然排水通道。
宮殿群各建築獨立存在,坐北朝南,平面或呈方形、長方形或是八角形。每組建築都設有外廊,與周圍建築之間無廊廡連線,特別是矩形的建築平面,各建築問分為若干組,每組建築間隔很小。宮殿址內道路系統較為簡單,踏步和與之相關的門道構成了宮殿址的道路系統。

考古發掘

2001~2003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集安博物館對丸都山城進行了全面的測繪、調查和試掘,先後清理髮掘了宮殿址、瞭望台、蓄水池、1號門址(南瓮門)、2號門址、3號門址。2003年5月至6月進行了全面發掘,在台上及倒塌堆積中發現大量紅色殘瓦,周邊普遍見有焚燒痕跡。
考古考古
首先是對丸都山城1、2、3號門址的清理髮掘。並1號門址的門道東側牆體、西側牆體外壁及瓮城西壁大部、部分東壁進行了揭露。發掘結果表明,1號門址除門道遭較嚴重破壞外,其餘部分保存較為完好,整體結構基本清晰。
2001年調查時,2號門址地表為密布的灌木叢和亂石所覆蓋。2002年5月~10月和2003年5月~10月,對2號門址進行了兩期發掘。發掘面積2300平方米。揭露出門道、門道東西兩側牆體、南牆、瓮城等,出土各類小件遺物951件。
3號門址頂部遭嚴重破壞,基礎部分保存較好。門道為生土略加修整而成,較為平整,長5.25米、寬3.6米。
其次是對丸都山城城牆保存現狀及遺存的分布情況進行全面的調查。南城牆下臨通溝河谷,地勢相對較為平緩,遭受的破壞也最為嚴重。地表殘存城牆3段,保存較好處總計長137米。東城牆修築於陡峭的山脊上,海拔在367~627米之間,城牆兩側坡度較陡,有6號、7號門址與兩側溝谷相通。由南至北分為三段,保存較好的牆體357.2米。北城牆修築於陡峭的山脊之上,是丸都山城最為高險的地段。調查中將北牆由東向西劃分為三段,分別長330米,264.6米,69.2米。西城牆面向高句麗王都(國內城)的腹地,是丸都山城防守的重點區域之一,也是丸都山城牆體最長的一段,海拔在296~652米之間,保存較為完好。
丸都山故城(丸都山)

文物遺存

丸都山城內出土遺物除少量生活器皿、武器、工具外,以建築構件為主,其中諸如獸面紋、蓮花紋、忍冬紋瓦當,體型厚重、面飾各類紋飾的板瓦與集安地區東台子建築址、國內城體育場建築址出土的同類瓦件相似,體現出典型的高句麗中期建築工藝和瓦件的形制特點。
丸都山故城(丸都山)
城內出土的大量瓦件和釘、鏃等鐵器中,瓦件絕大部分為紅色,少許為灰紅色。板瓦的紋飾有方格紋、 席紋、菱形紋等。筒瓦素麵,個別刻劃文字或鳥首等不同符號。瓦當的紋飾為蓮花紋、獸面紋和忍冬紋。宮殿遺址出土的文字瓦中,有15件發現 “ 小兄”字樣,說明 “ 小兄”的職責與都城建築有關。 小兄之名始見於 《 魏書》,在高句麗官吏中居於第四位,由此說明該宮殿在4世紀之後復修過。

遺址價值

丸都山城是高句麗政權延續使用時間最長的都城,透過它們可以見證已經被歷史長高句麗政權建立後,屢受中原政權的冊封,臣屬於不同時期的中原王朝。
丸都山故城(丸都山)
作為高句麗山城的典型代表,丸都山城輕視規範布局,充分體現出山城王都和軍事守備城的布局特色。高句麗之後的渤海、女真的大型山城都出現了類似高句麗山城的“瓮城”、“水門”或“泄水涵洞’等設施。從這個意義上,高句麗民族修建的以軍事防禦為目的山城,其築城理念對時候的東北山地民族的山城建造都具有一定的影響。是東北亞中世紀最具代表性的城址之一。
丸都山城出土的大量文字瓦,是極為重要的有關高句麗的文字資料。其中“小兄”銘文的發現,可再次佐證文獻中關於高句麗官職的設定。另有眾多刻劃紋瓦,均代表各自不同意義。形制各異的獸面紋、蓮花紋、忍冬紋瓦當在建築上的組合與共存關係為高句麗瓦當研究提供了可供參考的標尺。城牆、二號門址、三號門址和嘹望台的砌築風格,反映出高句麗城址建築的重要年代特徵,可作為認定高句麗城址年代的重要依據之一。
丸都山城遺址出土鐵鏃的發現,將“生鐵淋口”技術的使用年代,較之文獻記載提前了1000年左右,相對於已報導的宋代實例早600餘年。

歷史人文

隨著中原王朝和高句麗自身力量對比的消長,高句麗也多次與中原王朝和周邊地方勢力發生衝突。作為高句麗早、中期都城,丸都山城曾發生過多次戰事。公元28年,高句麗第三代王大武神王十一年秋七月,漢遼東軍隊攻伐高句麗,直逼都城,高句麗王公大臣退守丸都。糧草殆盡,形勢危急。左輔乙豆智獻計,以池中鯉魚及美酒慰勞遼東軍。使者代大武神王向遼東軍將領謝罪:“寡人愚昧,獲罪於上國。致令將軍帥百萬之軍暴露敝境。無以將厚意,輒用薄物,致供於左右”。漢軍以為丸都城中水草糧食豐足,久圍不利,於是退軍。
公元244年,曹魏正始五年,因高句麗東川王侵擾遼東西安平,派遣幽州刺史毋丘儉率兵征討高句麗,初戰於梁口,高句麗王敗走,幽州軍隊直追至赤見峴(今麻線鄉板岔嶺一帶),“束馬懸車,以登丸都”,並刻石紀功。毋丘儉紀功碑1904年(光緒三十年)出土於板岔嶺西北天橋溝的山坡上。碑文所記正是母丘儉征高句麗破丸都山城的史實。
毋丘儉紀功碑毋丘儉紀功碑

旅遊信息

門票
丸都山故城門票30元/人
交通
公交可搭乘集安公交2路公車前往。
打車:從市區打的往丸都山故城每人20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