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場河》是一本2023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蔣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串場河
- 作者:蔣璉
-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3年6月1日
- 頁數:396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21223002
《串場河》是一本2023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蔣璉。
串場河俗稱下河。串場河初為唐代修築海堤時形成的復堆河,是鹽文化的搖籃。從宋代開始,沿新修捍海堤(世稱范公堤)一線有富安、安豐、梁垛、東台、何垛、丁溪、草堰、小海、白駒、劉莊十大鹽場(其中東台為以上十大鹽場的政治、經濟、文...
串場河在清代、民國初年為如皋主要河流水系。形成變遷 乾隆《如皋縣誌·河渠志》:“串場河水從運鹽河立發橋進口,貫通豐利、掘港、馬塘三場,出丁堰閘,仍會於運鹽河。”現已裁彎取直為如泰運河一部分。
串場河是貫穿鹽城市區的母親河、形象河、經濟河。憑藉著天然的空間優勢和人文優勢,串場河景觀帶項目將鹽城的文化與故事融入其中,承載著城市記憶的串場河也將推進鹽城形象的提升。串場河景觀帶北起新洋港、南至伍佑古鎮和千畝的鹽城...
344國道串場河大橋及其引道工程,東連市區北繞城公路,西接344國道東台高興東公路,全長2.6公里,雙向六車道,一級公路標準。344國道串場河大橋,設計行車速度100公里/小時,總投資4000萬元。工程分兩大部分組織實施。一是在原串場河...
《串場河》是一本2023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蔣璉。內容簡介 撤縣設市,縣民變市民,一字之別,藏著許多故事,官場上的背離與堅守、商場中的迷失與籌謀、鄉場裡的逃離與回歸、情場中的掙扎與解脫,都在串場河畔上演。小說借...
串場河大橋是位於江蘇省鹽城市亭湖區的橋樑。興洋線串場河大橋,連線串場河東西兩岸,興洋線西起江蘇S233省道與建湖縣慶豐公路交叉口,東至亭湖區青墩連線線,途經亭湖區新興、南洋兩鎮的13個行政村,項目全長22公里,按二級公路標準...
串場河海鹽文化景區位於鹽城市區串場河沿線,主要位於城南新區整個景區占地面積100餘萬平方米(契約1600畝),建築面積20餘萬平方米,是國家AAAA級景區之一。景區由中國海鹽博物館、鹽鎮水街、串場河景觀帶、東進路文化休閒美食街(包含...
《串場河傳》是2024年時代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串場河傳》是一部農村題材的長篇小說,描寫了串場河邊的光明莊改革開放四十年的發展變遷,謳歌了帶領民眾致富奔小康,建設美麗鄉村的一批以立秋為代表的共產黨人。立秋是一...
鹽城市串場河國小,位於鹽城市區戴莊路東側,鹿鳴路南側。校園用地面積約57畝。按12軌國小規模建設。地理環境 鹽城市串場河國小,位於市區戴莊路東側,鹿鳴路南側。辦學硬體 校園用地面積約57畝,總建築面積39099㎡,綠地率逾三成。平面...
鹽城市串場河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 鹽城市串場河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於2006年12月30日在鹽城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任連璋,公司經營範圍包括對文化產業的投資;工程項目管理;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等。企業信息 ...
鹽城市串場河文化集聚區建設有限公司 鹽城市串場河文化集聚區建設有限公司於2016年01月26日成立。法定代表人黃偉,公司經營範圍包括:串場河文化集聚區設施建設、投資、管理等。
蚌蜒河 蚌蜒河位於鹽城市鹽南高新區伍佑街道境內,與亭湖區便倉鎮接壤,由西向東走向,涉及左岸7.86公里,河口寬約30米,起點為鹽都界,訖點為串場河。
《清清串場河》是連載於17K小說網的一部都市言情類網路小說,作者是天長毛丫。內容簡介 一個傳奇般的男人,三個不同經歷的女人,構成令人唏噓的家族故事。葛忠仁,一個父母靠租種別人田畝為生的農家小男孩,憑藉自己超越常人的天資,在...
里下河地區,位於江蘇省中部,西起裏運河,東至串場河,北自蘇北灌溉總渠,南抵老通揚運河,總面積13510餘平方公里,屬江蘇省沿海江灘湖窪平原的一部分。里下河地區涉及江蘇省揚州、泰州、南通、淮安、鹽城等主要城市。里下河,不是一...
串場河又稱下河,是與裏運河(大運河淮安至揚州段)相比而言,裏運河高程高於串場河六七米,裏運河至下河、通揚運河至蘇北灌溉總渠之間區域稱之為里下河。作為里下河地區的一條跨區域河道,串場河的首要功能是泄洪排澇。尤其南宋時期...
如泰運河由4個部分組成,掘港至丁堰的串場河(絕大部分在如東縣境內),丁堰至如城的通揚運河,如城至分界的小溪河,分界至江邊的龍開河。四河段除泰興市(原泰興縣)龍開河外,均為如皋歷史上引淮水系和運鹽河道。串場河又名丁...
栟茶運河,原名鹽河,亦稱北串場河。明洪武元年(1368)開挖。明、清曾兩次疏浚拓寬。以拼茶鎮命名。西起海安市(原海安縣)塔子裡,東至如東縣小洋口,全長72.96公里。經1954、1955、1956、1957、1968年分期開挖浚深。共完成土方1276...
栟茶運河,原名鹽河,亦稱北串場河。屬淮河流域通揚運河水系。位於江蘇省南通市。明洪武元年(1368)開挖(一說南唐至北宋初年(937~960),設角斜、栟茶鹽場時開挖)。明、清曾兩次疏浚拓寬。以如東縣栟茶鎮命名。西起海安市(原...
兩岸支河眾多,主要有戛糧河、海陵河、西塘河、串場河、通榆運河、運糧河、串通河、通洋河等。流域面積4036平方公里。地勢低平,河曲發育,泄水不暢,易因海潮倒灌成內澇。明、清兩代,屢加疏浚。1950年起全面整治,先後在北側建蘇北...
南通市如東縣石甸萬善橋位於石家甸街中心串場河上。建設歷史 據民國十八年《如皋縣誌》載:“在石家甸,道光三十年,里人叢盛鹿等捐建。光緒二十五年陳鹿其、陳映簧率子汝錫等捐修。姚啟寅為之記。”捐建此橋是眾人之善舉,也是...
蘇北治準總指揮部在“蘇北灌溉總渠工程規劃概要”中提出,灌溉總渠作為淮河下游總乾渠,除供沿線灌溉外,並送水進入西乾渠(即裏運河)南乾渠(即通揚運河)東乾渠(即串場河)。當年冬,灌溉總渠土方工程及高良澗進水閘、運東分水閘...
兩淮運鹽河道 兩淮運鹽河道是指古代兩淮等地區運鹽的河道。兩淮運鹽河道較大的有六條,其中淮南五條,即漕鹽運河、上河、下河、通州串場河、泰州串場河;淮北一條,即鹽越河。
新鹽河 新鹽河位於鹽城市大豐區,起訖點為生態河~串場河, 長度為1600米,寬度為28米,骨幹河道
鹽鎮水街緊鄰串場河,位於東進路和世紀大道之間,是海鹽歷史文化風貌區的主景區。該景區致力彰顯地方文化特色,在這裡可以觀賞民間絕活和文藝表演,品嘗地方小吃,還可以買到旅遊文化商品和地方名特優小商品。除了水街,海鹽歷史文化風貌區還...
工農橋,顧名思義,表達了東台人民縮小城鄉差別的美好願望。該橋始建於1979年5月,位於台城老城區西北部、金海西路約50米的五烈公路上,橫跨串場河,東西向大型橋樑。橋長149.8米,寬8.5米,鋼筋混凝土5孔桁架拱橋,引橋坡度 3.5%...
鐵繩橋位於鹽城市伍佑鎮南圈門外,鐵繩橋是伍佑場署鹽務緝查關卡,這裡形成伍佑場特有的“鐵索驗舟”壯觀景象。鐵繩橋,沿著串場河向南,與南街一樣的小青磚路面延伸到柏家巷。這裡是歷史上串場河東岸老纖路的一部分。鐵繩橋路邊一株...
二卯酉河 二卯酉河位於鹽城市大豐區,源自於里下河水系,途入串場河,流經大豐區境內,自西向東,汩汩流淌,奔向黃海。二卯酉河是大豐城區骨幹河道之一,也是大豐人的母親河。它宛如一條玉帶,靜靜地穿城而過。
珠溪古鎮,即伍佑古鎮、伍佑街道、伍佑鎮,位於江蘇省鹽城市區南環路以南,蜿蜒的串場河形成獨特的半島特徵。2023年五一期間接待遊客超30萬人次,非節假日日均接待超1萬人。中秋國慶假期,珠溪古鎮總計接待遊客46.5萬人。最早,傳說伍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