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串列分組交換
- 外文名:Serial Line Internet Protocol
- 別稱:串列分組交換
簡介,廣域網,概要,參見,
簡介
串列線路網際網路協定(英語:Serial Line Internet Protocol,縮寫為SLIP,又譯為串列線路IP協定),又稱為串列線路界面協定(英語:Serial Line Interface Protocol)、串列協定,一種網際網路協定,用於串列連線埠和數據機之間的連線,可以建立起廣域網路。在RFC 1055中定義,但它不是網際網路的標準協定。在計算機中,SLIP已經廣泛的被點到點協定(PPP)所取代,因為PPP有許多更好的特點,並且不需要在連線建立前進行IP位址的配置。但在微控制器中,由於SLIP有非常小的包裝頭,所以它仍是首選的封裝IP包的方式。
SLIP在數據包中增加了一個SLIP尾字元,這就數據包被分割後也能區分。SLIP要求一個8位的連線埠配置,無奇偶校驗和EIA或硬體流控制。SLIP不提供錯誤檢查,這可由高層上的協定來實現。因此,對於一個特定的撥號連線錯誤,SLIP也不定令人滿意。
帶有報頭壓縮的SLIP版本叫做CSLIPSP(壓縮串列線IP協定)。
並行線IP協定(PLIP)與SLIP非常類似,但是它通過並行連線埠可工作在更高的速度上。
SLIP和PLIP都已經在公共網路和家庭網路套用中被其他的點到點協定所取代。如USB,通過它可以在網路不可用的情況下也能傳輸檔案到另一台計算機上。
廣域網
廣域網(英語:Wide Area Network,縮寫為 WAN),又稱廣域網、外網、公網。是連線不同地區區域網路或城域網計算機通信的遠程網。通常跨接很大的物理範圍,所覆蓋的範圍從幾十公里到幾千公里,它能連線多個地區、城市和國家,或橫跨幾個洲並能提供遠距離通信,形成國際性的遠程網路。廣域網並不等同於網際網路。
概要
一般所指的網際網路是屬於一種公共型的廣域網,公共型的廣域網的成本會較低,為一種較便宜的網上環境,但跟廣域網比較來說,是沒辦法管理頻寬,走公共型網上系統,任何一段的頻寬都無法被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