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南縣續志

丰南縣續志

《丰南縣續志》是丰南縣續志編纂委員會的李繼隆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丰南縣續志
  • 作者:丰南縣續志編纂委員會
  • 出版社方誌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3年11月
  • ISBN:780192097X
  • 編纂人員:李繼隆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本志記述丰南縣改革開放和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狀況。

作品目錄

封面
丰南縣續志
著作權頁
圖片
2000年2月22日朱銘基總理在丰南市領導幹部“三講”教育會議上作動員報告
丰南市領導幹部「三講」教育會議
1989年5月5日國務院副總理田紀雲(左二)視察稻田開發
1990年6月12日國務委員陳俊生(右二)視察小高莊養豬
1992年國務院委員兼國家科委主任宋健(右三)來丰南視察
1993年國務委員王丙乾(左三)視察丰南農業生產
1994年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左一)視察丰南職校
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共中央統戰部部長王兆國(右三)視察國豐鋼鐵公司
1998年8月19日,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姜春雲(前右一)來丰南調研
中共河北省委書記王旭東(左二)來丰南視察鋼鐵工業
國豐鋼鐵有限公司——全國千佳鄉鎮企業第四名
國豐鋼鐵有限公司帶鋼生產線
居全國冶金同行業前列的銀豐鋼鐵有限公司
銀豐鋼鐵有限公司高爐
宏利鋼鐵集團——全國著名的小型鋼材生產基地
全國最大的衛生陶瓷企業——惠達陶瓷集團公司
惠達陶瓷集團生產車間
丰南第三水泥廠
江北第一家——唐山滌綸長絲廠
聯強冶金軋輥有限公司
唐山貝氏體鋼總廠
貝鋼球獲全國冶金產品博覽會金獎
丰南最大的民營企業——恆通集團
帶鋼
優質管材
優質角鋼
優質鋼坯
日用陶瓷
機收小麥
萬畝稻田
全國平原綠化達標
葡萄
油桃
蔬果
大棚蔬菜
棉花
群鵝戲水
養殖大雁
養殖珍珠雞
養雞場
波爾山羊
冀東最大的三元仔豬生產基地
奶牛
暄鬧的漁港
縣境年產海鹽190萬噸
渤海灣特產——毛蚶
對蝦
皮皮蝦
海蟹
河蟹
泥鰍
開發區鳥瞰圖
與比利時貴賓洽談合作項目
義大利獨資企業——亞利陶瓷落戶丰南
丰南招商洽談會取得豐碩成果
丰南商廈
商貿一條街
服裝批發市場
丰南第二批發市場
全國特大現代化豎井煤礦——開灤錢家營礦
丰南賓館
全國三大鹼廠之一的三友鹼廠
南堡開發區
國家二級甲等中醫院--丰南中醫院
國家二級甲等醫院——丰南醫院外景
電視台製作電視節目
公路交通四通八達
中國第一條鐵路從這裡延伸
全國最大的煤矸石發電廠——錢營發電廠
丰南郵電大樓
黃各莊鎮惠達小區
胥各莊鎮胥新小區
黑沿子鎮黑西小區
銀豐鎮豐苑小區
城區陽光家園
丰南街景
第二幼稚園
唐山市藝術教育試點學校——丰南二中
歡樂的幼稚園——一幼幼兒在表演
2000年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共中央統戰部部長王兆國(左一)及夫人視察一小
全國農村教育改革示範學校——丰南職校
丰南一中名重冀東
1992年唐山市第二屆農民運動會在丰南召開
團體操表演
少兒體操
老年迪斯科
1993年丰南縣中國小運動會開幕式
1990年6月胥各莊國小“小北斗”少年合唱團獲全國民眾歌詠大賽最高獎——大獎
唐山市第一支農民管弦樂隊——胥各莊鎮農民管弦樂隊
全國十佳青年作家關仁山及作品
舞獅
皮影戲
高蹺
簍子秧歌獲國際金獎
2002年5月15日,參加《丰南縣續志》稿評會人員合影
《丰南縣續志》編輯人員合影
丰南政區圖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錄
概述
大事記
第一編 自然環境與政區
第一章 自然環境
第一節 地質地貌
第二節 氣候
第三節 自然資源
第四節 自然災害
第二章 縣城
第一節 面積 人口
第二節 街區 道路
第三章 鄉(鎮) 村
第一節 鄉鎮
第二節 村落
第二編 人 口
第一章 人口變動
第一節 自然變動
第二節 機械變動
第二章 人口分布
第一節 人口密度
第二節 城鄉人口分布
第三章 人口構成
第一節 性別構成
第二節 年齡構成
第三節 職業構成
第四節 民族構成
第五節 農業非農業人口構成
第四章 人口質量
第一節 身體素質
第二節 文化素質
第五章 人口控制
第一節 政策措施
第二節 節育措施
第三節 優生優育
第三編 中國共產黨丰南縣地方組織
第一章 組織機構
第一節 縣委
第二節 縣委所屬機構
第三節 黨委 黨組
第四節 基層黨總支 支部
第五節 中共丰南縣紀律檢查委員會
第二章 黨員
第一節 黨員發展
第二節 黨員構成
第三節 黨員分布
第四節 組織生活
第五節 黨費繳納
第三章 代表大會
第一節 縣代表大會
第二節 鄉鎮代表大會
第四章 組織建設
第一節 幹部管理
第二節 組織整頓
第三節 “雙評”活動
第四節 創建“兩組一區”
第五章 思想建設
第一節 黨員教育
第二節 建立政工員隊伍
第三節 開展社會主義教育
第六章 黨風廉政建設
第一節 黨風廉政教育
第二節 廉政制度建設
第三節 糾正不正之風
第四節 整頓“七所八站”
第五節 黨紀監督
第六節 違法違紀案件查處
第七章 統一戰線
第一節 統戰理論研究和宣傳
第二節 組織黨外人士參政議政
第三節 對台灣工作
第四節 舉辦中秋節春節茶話會
第五節 民族宗教工作
第八章 縣委決策
第一節 確立經濟模式開展橫向聯合
第二節 依據縣情確定發展思路
第三節 深化改革增強發展動力
第九章 精神文明建設
第一節 思想道德教育
第二節 爭創“四戶一家”
第三節 創建文明單位
第四節 振興丰南立功競賽
第五節 治理城鄉環境
第六節 學雷鋒樹新風
第四編 政權 政協
第一章 丰南縣人民代表大會
第一節 人民代表選舉
第二節 代表大會
第三節 常務委員會
第四節 鄉鎮人大
第五節 主要活動
第二章 丰南縣人民政府
第一節 成員組成
第二節 工作機構
第三節 實施縣委決策
第四節 施政形式
第五節 信訪檔案
第三章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丰南縣委員會
第一節 委員會
第二節 常務委員會
第三節 主要工作
第四節 工作機構
第五編 社會團體
第一章 工會
第一節 組織機構
第二節 代表大會
第三節 主要工作
第二章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第一節 組織機構
第二節 共青團員
第三節 思想素質教育
第四節 “星火”科技活動
第三章 婦女聯合會
第一節 組織機構
第二節 代表大會
第三節 主要活動
第四章 工商業聯合會
第一節 代表大會
第二節 主要活動
第五章 丰南科學技術協會
第六章 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第一節 組織機構
第二節 主要活動
第七章 個體勞動者協會
第一節 組織機構
第二節 主要活動
第八章 殘疾人聯合會
第一節 組織機構
第二節 主要活動
第六編 政法 武裝
第一章 公安
第一節 打擊刑事犯罪
第二節 社會治安管理
第三節 戶政管理
第四節 宗教事務管理
第五節 出入境管理
第六節 交通管理
第七節 消防工作
第八節 機構與隊伍
第二章 檢察
第一節 刑事檢察
第二節 貪污賄賂檢察
第三節 法紀檢察
第四節 監所檢察
第五節 控告與申訴
第三章 審判
第一節 刑事審判
第二節 民事審判
第三節 經濟審判
第四節 行政審判
第五節 審判機關
第四章 司法行政
第一節 普法教育
第二節 民事調解
第三節 律師事務
第四節 公證
第五章 人民武裝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民兵
第三節 兵役
第四節 國防教育
第七編 經濟總情
第一章 經濟體制改革
第一節 農業經營體制改革
第二節 工業體制改革
第三節 商業體制改革
第二章 經濟發展
第一節 綜合經濟指標
第二節 橫向位次
第三章 經濟結構
第一節 所有制結構
第二節 產業結構
第三節 投資結構
第四章 減輕農民負擔
第一節 負擔情況
第二節 治理措施
第五章 農村小康建設
第六章 居民生活
第一節 農民生活
第二節 職工生活
第八編 基礎設施
第一章 交通
第一節 公路
第二節 橋樑
第三節 運輸
第四節 公路管理
第五節 鐵路
第六節 港口
第二章 電力
第一節 發電
第二節 電力設施
第三節 電力供應
第四節 經營管理
第三章 郵電
第一節 通信網點
第二節 郵政
第三節 電信
第四節 通信網路
第五節 通信設備
第四章 城鄉建設
第一節 城區建設
第二節 村鎮建設
第三節 建築施工
第四節 城鄉建設管理
第五章 水利
第一節 水利工程
第二節 組織領導
第三節 水政管理
第六章 環境保護
第一節 環境污染
第二節 環境治理
第九編 開發 開放
第一章 沿海開發
第一節 灘涂開發
第二節 稻田開發
第二章 開放
第一節 輿論宣傳
第二節 廣開對外渠道
第三節 開發區建設
第四節 發展“三資”企業
第五節 外事活動
第十編 農 業
第一章 區劃結構
第一節 區域規劃
第二節 結構
第二章 種植業
第一節 作物種類
第二節 科學種田
第三節 改造中低產田
第四節 高產高效農業
第五節 農業機構
第三章 蔬菜生產
第一節 種植品種
第二節 種植規模
第三節 栽培技術
第四節 成本效益
第五節 經營管理
第四章 林業
第一節 林種與樹種
第二節 綠化達標
第三節 果樹栽培
第四節 花卉
第五章 畜牧業
第一節 畜禽種類
第二節 畜禽飼養
第三節 技術推廣
第四節 服務體系
第六章 漁業
第一節 漁業資源
第二節 海洋漁業
第三節 淡水漁業
第四節 水產品加工
第五節 漁業技術推廣
第七章 農業機械
第一節 農機種類
第二節 經營方式
第三節 作業與農機技術推廣
第十一編 工 業
第一章 產權類型
第一節 全民工業企業
第二節 縣辦集體工業企業
第三節 其他所有制工業企業
第二章 生產門類
第一節 冶金工業
第二節 機電工業
第三節 建材工業
第四節 食品工業
第五節 鹽化工業
第六節 紡織工業
第七節 能源工業
第八節 鬃毛加工業
第九節 其他工業
第三章 經營管理
第一節 勞動管理
第二節 財務管理
第三節 生產管理
第四節 銷售管理
第五節 技術管理
第六節 質量管理
第七節 經營效益
第四章 名優產品及重點企業
第一節 名優產品
第二節 重點企業
第十二編 鹽 業
第一章 生產條件
第一節 地理位置
第二節 自然環境
第二章 鹽場
第一節 古越支鹽場
第二節 現代鹽場
第三章 海鹽生產
第一節 煎煮
第二節 灘曬
第三節 產量與質量
第四章 鹽政
第一節 管理機構
第二節 產品運銷
第三節 鹽價
第四節 鹽稅
第五節 緝私
第五章 鹽業工人
第十三編 鄉鎮企業
第一章 發展概況
第二章 企業類型
第一節 所有制類型
第二節 內向型及外向型
第三節 產業類型
第三章 工業門類
第一節 冶金工業
第二節 建材工業
第三節 機電工業
第四節 造紙工業
第五節 食品工業
第六節 紡織服裝工業
第七節 化學工業
第八節 其他工業
第四章 經營管理
第一節 基本管理形式
第二節 管理方式的改進
第三節 經營機制
第五章 經營效益
第一節 經濟效益
第二節 社會效益
第六章 重點企業及名優產品
第一節 重點企業
第二節 名優產品
第三節 知名企業家
第十四編 商 貿
第一章 經濟成分
第一節 國營商業
第二節 集體商業
第三節 個體商業
第二章 經營網點
第一節 網點規模
第二節 網點分類
第三節 網點特點
第三章 重點商場與市場
第一節 重點商場
第二節 專業批發市場
第三節 城鄉集貿市場
第四章 商品購銷
第一節 購銷範圍
第二節 購銷方式
第三節 銷售價格
第五章 農副產品收購
第六章 飲食服務
第七章 糧油經營
第一節 經營體制
第二節 統購定購
第三節 糧油供應
第四節 議購議銷
第五節 糧油調運
第六節 糧食存儲
第七節 糧食加工
第八章 物資經營
第九章 對外貿易
第一節 出口基地建設
第二節 外貿自屬企業
第三節 出口商品
第四節 進口貿易
第五節 外貿經營管理
第十五編 財稅金融
第一章 財政
第一節 財政體制改革
第二節 財政收支
第三節 鄉鎮財政
第四節 收支管理
第五節 國債
第六節 財政機構
第二章 稅務
第一節 稅收體制
第二節 稅種稅率
第三節 稅收管理
第四節 稅源培植
第五節 管理機構
第三章 金融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貨幣流通
第三節 存款
第四節 貸款
第五節 結算
第六節 經理國庫
第七節 金融管理
第八節 農村合作基金會
第十六編 經濟綜合管理
第一章 計畫管理
第一節 計畫體制
第二節 計畫編制
第三節 計畫實施
第二章 統計
第一節 統計內容
第二節 統計方法
第三節 管理機構
第三章 工商行政管理
第一節 市場管理
第二節 工商企業登記
第三節 商標廣告管理
第四節 經濟契約管理
第五節 個體工商業管理
第六節 打擊假冒偽劣商品
第七節 管理機構
第四章 物價管理
第一節 物價改革
第二節 物價調節
第三節 定價管理
第四節 收費管理
第五節 監督檢查
第六節 管理機構
第五章 技術監督
第一節 計量管理
第二節 標準化管理
第三節 管理機構
第六章 審計
第一節 審計範圍
第二節 審計形式
第三節 處理
第四節 管理機構
第七章 土地管理
第一節 土地資源調查
第二節 征地
第三節 占地
第四節 基本農田保護
第五節 土地登記
第六節 土地監察
第七節 開發復墾
第八節 管理機構
第十七編 教科文衛體
第一章 教育
第一節 學前教育
第二節 普通教育
第三節 中等專業教育
第四節 成人教育
第五節 教師隊伍
第六節 教學研究
第七節 教育經費與基建
第八節 管理機構
第二章 科學技術
第一節 自然科學
第二節 社會科學
第三章 文化
第一節 民眾文化實體
第二節 民眾文藝表演
第三節 文藝創作
第四節 圖書發行閱覽
第五節 電影
第六節 廣播電視
第七節 報刊通訊
第八節 文物
第九節 文化管理
第四章 醫療衛生
第一節 醫療機構
第二節 醫療技術
第三節 衛生防疫
第四節 婦幼保健
第五節 醫政醫藥
第六節 醫療制度
第五章 體育
第一節 民眾體育
第二節 體育競賽
第三節 運動會
第四節 場地設施
第十八編 社會保障
第一章 勞動
第一節 用工制度改革
第二節 勞動管理
第三節 工資福利
第四節 勞動保護
第五節 管理機構
第二章 社會福利
第一節 社會救濟
第二節 扶貧
第三節 優撫
第四節 擁軍
第五節 管理機構
第三章 保險
第一節 保險機構
第二節 職工勞動保險
第三節 農村社會保險
第四節 險種 保費
第五節 理賠
第四章 殘疾人事業
第一節 殘疾人普查
第二節 資金籌措
第三節 “三項”康復術
第四節 安置就業
第五章 醫療保障
第一節 公費醫療
第二節 農村醫療
第六章 老齡保護
第一節 養老生活保障
第二節 養老醫療保障
第三節 充實精神生活
第四節 老年法律保護
第五節 管理機構
第十九編 民情民俗
第一章 生活習俗
第一節 飲食習俗
第二節 服飾
第三節 居住習俗
第四節 行路
第五節 器用
第二章 禮儀習俗
第一節 人際交往
第二節 婚嫁
第三節 喪葬
第四節 壽誕
第五節 命名習俗
第六節 其他風俗
第七節 禁忌
第八節 良風美德
第九節 惡習流弊
第二十編 人 物
第一章 人物傳
裴廷楹
王鳳亭
李長順
楊春霖
翟永棠
劉蘭齋
韓續樓
鄭鴻勛
李華甫
王大中
李樹發
史文華
毛樹德
張品忱
於澤春
李旺林
董來彬
張兆雨
趙忠海
山 田
李平寰
孫守祥
鄭秀露
田 彬
張利民
第二章 烈士英名錄
第三章 人物表
志 補
一《前志》補遺 勘誤
二考證
三遺聞軼事
四丰南世族族譜序
五碑記
六稻地雜詠
限外輯要
一 大事紀略
二 改革開放
(一)改革
(二)開放
三 基礎設施
(一)水利
(二)電力
(三)交通
(四)通訊
(五)城鄉建設
(六)環境保護
四 經濟發展
(一)農業
(二)工業
(三)第三產業
(四)財稅金融
五 社會進步
(一)科技
(二)教育
(三)醫療衛生
(四)計畫生育
(五)文化體育
(六)社會保險
(七)民主與法制
(八)創建文明城市
六 人民生活
(一)農民生活
(二)城鎮居民生活
七 領導班子建設
(一)培養年輕幹部
(二)幹部制度改革
(三)思想作風建設
(四)幹部培訓
(五)選拔拔尖人才
(六)開展“三講”教育
(七)丰南市黨、政領導人員更迭名錄
編後記
丰南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名單
《丰南縣續志》編輯部人員
提供資料人員名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