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由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投資,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公司負責實施運營的國內首個軌道交通高科技產業園。園區2012年開始建設,規劃總占地面積482畝,建築面積(地上)約70萬方,項目分為1/2/3號地塊,實行滾動開發。一期2號地塊150畝已實景呈現,一期產品由獨棟、多層和高層組成,建築特色以花園辦公總部基地為主題,低密生態的多層產品為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鐵軌道交通高科技產業園
- 地區:成都市金牛區金鳳凰大道666號
- 淨用占地:482畝
- 總建築面積:約90萬平方米
- 建築特色:花園總部辦公基地
項目定位,建設情況,在建情況,規劃情況,產業引進與合作,產業引進,產業平台,運營體系,未來願景,
項目定位
總體定位:高端、國際、專業、生態、可持續。即:國際級軌道交通高科技產業創新與服務基地。
產業定位:覆蓋從勘察設計、建築施工、設備製造、運營維護、教育培訓等全產業鏈。
產業方向:鐵路、城市軌道交通領域的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新材料(簡稱四新)和高科技產品及技術。
總產業板塊:新材料、光機電與系統集成、交通技術諮詢、交通節能環保、交通信息化及智慧型化等五大產業方向。
功能組成:產業園區定位科技研發、技術服務、總部商務和園區配套四大功能。
建設情況
在建情況
目前,一期2號地塊150畝已實景呈現,一期產品由獨棟、多層和高層組成。2號地塊A區1、2號樓(企業定製辦公樓)和B區7號樓(中鐵二院實驗檢測大樓)正在緊張建設中。
規劃情況
園區二期1、3號地塊已完成規劃設計,2016年年內開建。二期以創新、綠色、開放、共榮為建造理念,努力打造一個國際領先,國內一流的產業園。
產業引進與合作
產業引進
園區已吸引60餘家軌道交通和泛軌道交通類企業和機構入駐,如中鐵二局、中鐵三局、中鐵科工、中鐵裝備等重點企業和一大批合資、民營企業,產業集聚初見規模。目前正在與中鐵裝備集團股份公司、中鐵科學研究院等多家知名企業商談入園事宜。
產業平台
中鐵二院作為園區的實施方和運營方,將為入園企業提供中鐵二院科學技術研究院、四川高新軌道交通產業技術研究院、國家軌道交通聯盟、中鐵創投基金等產業平台支持。
"四川高新軌道交通產業技術研究院"是在四川省科技廳的領導下,以中鐵二院為依託單位,聯合西南交通大學、南車集團等業內知名科研院校、企業、建立的集產業共性技術及關鍵技術研發、成果轉化、企業孵化、公共技術服務和人才培養“五位一體”的科技型民辦非企業。
"國家軌道交通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是為推動自主創新、實現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目標,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大力發展軌道交通產業的戰略措施,由中鐵二院等單位共同發起創建的。該聯盟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政產學研金”相結合為特色,還成立了“成都軌道交通協會”,作為聯盟依託單位。聯盟的功能是將企業內部市場與外部市場建立聯繫,實現創新協作所帶來的產業鏈價值。這種外部協作包括:共享資源、共享信息、共享機會等;同時,為不同企業之間優勢互補、互惠、互贏提供了可能。
"中鐵高端交通裝備產業創業投資基金"是為回響國家“新興產業創投計畫”,積極探索產融結合發展,在四川省發改委、科技廳的支持下,中鐵二院通過積極申請國家和四川省的政策支持,於2013年初創立的,獲得了國家“新興產業創投計畫”專項資金5000萬元,以及四川省省級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專項資金5000萬元。隨後正式發起了中鐵高端交通裝備產業創業投資基金。
運營體系
企業入園後,園區有專門的運營團隊為之服務。運營體系以產業服務為核心,依託中國中鐵和中鐵二院自身優勢,打造產業合作、創新、創業、金融服務、基礎服務等服務體系,營造最適合企業發展的產業園區。
產業合作。園區搭建了資源共享服務平台,主要是工程信息共享、技術信息共享、技術人員共享、行業協會活動共享等;還搭建了公共試驗、檢測認證服務平台。
創新服務。園區搭建了科研合作服務平台,與科研院、高校等科研機構的科研合作進行聯合研發;搭建了技術諮詢服務平台,開展了專家會診、專家評審,科技培訓、智慧財產權服務、項目申報服務等。
創業服務。園區不僅提供一定期限的免租場地和辦公配套,更開展創業輔導、協助申報,引入法律、財務、人力等第三方服務機構,提供全方位的孵化服務。目前園區已獲得“成都市創新創業孵化器”授牌。
金融服務。為入園企業提供信息諮詢、協助申報,融資渠道拓展與資源對接,基金扶持等服務。
基礎服務。包括提供一定期限的免租場地和辦公配套,以及保全保潔、維護維修等物業管理服務;創業輔導,協助申報,引入法律、財務、人力等第三方服務機構提供全方位的孵化服務;同時還有提供公開路演、創業咖啡等資源對接活動,尋找創業夥伴,各類社交、文體、趣味活動等。
未來願景
隨著北改進程的推進,園區周邊的交通、環境、居住等條件將不斷改善,中鐵產業園正抓住“一帶一路”帶來的海外項目大爆發的契機,加快推進綜合實驗大樓、中試檢測基地、核心技術產品孵化基地、眾創空間等產業創新支撐平台的建設。
未來3-5年內,園區將集聚300家軌道交通高科技企業,匯集3萬餘高端人才,創造約300億產值,逐步向全球軌道交通產業創新總部和軌道交通的研發高地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