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川芎》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2024年3月發布的國際標準。該標準由四川農業大學特用植物生產學系侯凱團隊聯合荷蘭萊頓大學王梅博士領銜完成,是四川省首箇中醫藥類ISO國際標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醫藥-川芎
- 類型:國際標準
- 發布時間:2024年3月
《中醫藥-川芎》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2024年3月發布的國際標準。該標準由四川農業大學特用植物生產學系侯凱團隊聯合荷蘭萊頓大學王梅博士領銜完成,是四川省首箇中醫藥類ISO國際標準。
《中醫藥-川芎》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2024年3月發布的國際標準。該標準由四川農業大學特用植物生產學系侯凱團隊聯合荷蘭萊頓大學王梅博士領銜完成,是四川省首箇中醫藥類ISO國際標準。背景介紹川芎是著名的川產道地藥材,...
《道地藥材—第17部分:川芎》(T/CACM 1020.17-2019)是2019年8月13日實施的一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團體標準,歸口於中華中醫藥學會。團體標準《道地藥材—第17部分:川芎》(T/CACM 1020.17-2019)規定了道地藥材川芎的來源及形態、歷史沿革、道地產區及生境特徵、質量特徵。該標準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道地藥材...
《中藥材商品規格等級—川芎》(T/CACM 1021.51-2018)是2018年12月3日實施的一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團體標準,歸口於中華中醫藥學會。團體標準《中藥材商品規格等級—川芎》(T/CACM 1021.51-2018)規定了川芎的商品規格等級。該標準適用於川芎藥材生產,流通以及使用過程中的商品規格等級評價。制定過程 修訂背景 新中國...
川芎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外台秘要》卷七引《古今錄驗》。主治卒寒腹中拘急痛。組成 川芎、當歸、桂心、芍藥、甘草(炙)各一兩,黃芩半兩,乾薑半兩,杏仁(去皮尖)三十枚。用法用量 上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再服。主治 卒寒腹中拘急痛。使用注意 忌海藻、菘菜、生蔥。附方 名稱:川芎湯 組成:...
將川芎、冰片、硝酸甘油共研細末,調敷穴位從而治療相關疾病的一種方法。解讀 取川芎、冰片、硝酸甘油共研細末(具體劑量配比),製成黃豆大丸劑,敷灸於膻中、內關穴,治療冠心病的用於中風的預防的一種敷灸的方法。中醫套用 一、灸前準備 川芎、冰片、硝酸甘油、研缽、橡皮膏等。二、施灸法 取川芎3g、冰片1g...
川芎定痛飲,中醫方劑名。王永炎方,出自《北京中醫學院學報》。具有平肝熄風,化痰活絡之功效。主治偏頭痛屬肝陽挾痰濁瘀血上擾清竅者。症見偏頭痛劇烈,或重痛,或跳痛,頭暈,噁心嘔吐,煩躁失眠,舌質黯淡,或有瘀斑,苔白膩,脈細弦或弦滑。組成 川芎15-30g,鉤藤15g,菊花12g,白蒺藜10g,生苡仁30g,白蔻...
大川芎丸,中醫方劑名。出自《宣明論方》卷二。具有祛風通絡,行氣止痛之功效。主治首風,眩暈眩急,外合陽氣,風寒相搏,胃膈痰飲,偏正頭痛,身拘倦。組成 川芎一斤(500g),天麻四兩(120g)。用法用量 為細末,煉蜜為丸,每兩作十丸,每服一丸,食後細嚼,茶水或溫酒送下。主治 首風,眩暈眩急,外合...
該方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首批《古代經典名方目錄》收錄。功能主治 祛風勝濕,活血止痛。用於風濕蒙蔽,瘀血阻滯引起的偏頭痛。臨床學術研究 1、偏頭痛 《川芎清腦顆粒治療偏頭痛的多中心隨機對照雙盲研究》結論:川芎清腦顆粒可明顯降低輕中度偏頭痛病人的疼痛程度和發作次數,無明顯不良反應.(中國疼痛醫學雜誌,2019,25(...
川芎通氣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備急灸法》。主治頭腦上癰腫。組成 天花粉(洗淨,為細末)、川芎(不見火,為細末)、川山甲(頭頂上甲,炒,為細末)各等分。用法用量 1、古代用法:每服五錢,重用瓜蔞一個,取子並肉研細,入無灰黃酒一碗,濕之,濾去滓,重湯煎熟,卻將此酒來調藥食後,稍空服,連...
川芎黃芪湯,中醫方劑名。出自《普濟方》卷三四二引《經效產寶》。具有和血理傷,益氣養胎之功效。主治傷胎腹痛,下黃汁。組成 川芎、黃芪各等分。用法 上銼。每服五錢(15g),加秫米一合(27g),水煎服。功用 和血理傷,益氣養胎。主治 傷胎腹痛,下黃汁。方義 方中黃芪健脾益氣,使有形之血生於...
川芎羌活散,中醫方劑名。出自《醫學啟蒙》卷四。具有祛風止痛之功效。主治頭風眩暈,悶起欲倒。歌訣 川芎羌活蔓荊防,白芷辛膏藁本藏;若是上焦風火急,加之涼膈即時強。組成 川芎、羌活、蔓荊子、防風、白芷、細辛、藁本、石膏各等分。用法用量 上為粗散。水煎,去滓,溫服。功用 祛風止痛。主治 頭風眩暈,悶...
茶調散,中醫方劑名。出自《魏氏家藏方》卷一。具有清神之功效。主治頭風頭痛。組成 川芎一兩二錢,甘草(炙)一兩,香白芷一兩,香附子一兩,防風(去蘆)一兩,細辛一兩,砂仁一兩,薄荷葉二兩。用法用量 上為細末。每服一二錢,食後茶調下。功用 清神。主治 頭風頭痛。方義 川芎性善散,又走肝經,...
顴紅煩熱,失眠健忘,腰酸,急躁易怒,舌紅少苔,脈細數為主。主方中加生地、女貞子、龜板各15g,黃柏、知母各12g。附註 附方川芎止痛湯 組成:川芎20-30g,荊芥、防風、全蠍各10-20g12g,地龍15-25g,細辛3g。功用:活血化瘀,祛風止痛。主治:頭面痛(三叉神經痛)。出處:《中國中醫秘方大全》卷中 ...
川芎茶調丸,中醫方劑名。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具有疏風止痛之功效。主治外感風邪所致的頭痛,或有惡寒、發熱、鼻塞。組成 白芷、羌活、細辛、防風、甘草、川芎、荊芥、薄荷各等分。用法用量 飯後清茶送服。水丸一次3~6g,一日2次;濃縮丸一次8丸,一日3次。功用 疏風止痛。主治 外感風邪所致的頭痛,或...
川芎香附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醫統》卷五十三。主治厥頭痛,風寒腦後疼,及傷寒傷風,一切頭痛。組成 川芎、香附子、羌活、蒼朮(米泔浸)各一兩,細辛、茵陳各七錢半,甘菊、薄荷、白芷各二兩,荊芥、甘草各八錢。用法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後茶清調下。主治 厥頭痛,風寒腦後疼,及傷寒傷風,一切頭痛。...
川芎柴胡湯,中醫方劑名。出自《治疹全書》卷下引《青囊書》。主治疹後發熱依時,久不治成症癖,發熱來時,身燒,口渴,少食,煩悶,熱過則和,或日發,或間一日二日而發,或數日一發,與瘧相似,但不寒耳,久則腹脅中有塊,面黃體瘦,脹滿少食,與瘧母同。組成 川芎,柴胡,黃芩,茯苓,甘草,當歸,...
川芎肉桂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蘭室秘藏》卷中。具有祛風寒濕,活血止痛之功效。主治感受寒濕,腰痛不能轉側,兩脅搐急作痛者。歌訣 川芎肉桂羌獨桃,防風防己柴歸梢;神曲蒼朮炙甘草,三經腰痛酒煎熬。組成 酒漢防己、防風各三分(0.9g),炒神曲、獨活各五分(1.5g),川芎、柴胡、肉桂、當歸梢、甘草、...
當歸川芎散,中醫方劑名。出自《校注婦人良方》卷二十四。具有養血清肝,疏風散熱之功效。主治手足少陽經血虛瘡證,或風熱耳內癢痛生瘡出水,或頭目不清,寒熱少食,或婦女月經不調,胸膈不利,腹脅痞痛,小便不調。組成 當歸、川芎、柴胡、白朮(炒)、芍藥(炒)各一錢(各3g),牡丹皮、茯苓各八分(各2....
川芎石膏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宣明論方》卷三。具有清神利頭,宣通氣血。解中外諸邪,調理諸病勞復傳染之功效。主治風熱上攻頭面,目昏眩,痛悶,風痰咳嗽,鼻塞口瘡,煩悶淋閉,眼生翳膜,中風偏枯。組成 川芎、赤芍藥、當歸、山梔、黃芩、大黃、菊花、荊芥、人參、白朮各半兩(15g),滑石四兩(120g),...
當歸川芎湯,中醫方劑名。出自《校注婦人良方》卷十三。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之功效。主治小產後瘀血,心腹疼痛,或發熱惡寒。組成 當歸,川芎,熟地黃,白芍藥(炒),元胡索(炒),紅花,香附,青皮(炒),澤蘭,牡丹皮,桃仁。用法 上水煎,加童便、酒各小半盞服。功用 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主治 小產後瘀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