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理學

中醫藥理學,是以中醫理論研究中草藥藥理作用的子學科,主要包括中醫學:如陰陽五行學說、臟腑經絡學說、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體質學說、病因、發病、診法、病機與辨證、預防、治則與治法等;以及中藥的基本知識、功效套用、現代套用、用法、注意事項、化學成分、藥理作用以及臨床報導等綜合知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醫藥理學
  • 外文名:Traditional Chinese pharmacology
  • 代表作:《黃帝內經》
  • 分類:中醫傳統方法和現代科學方法
簡介,起源,意義,套用,

簡介

中藥是指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用於治療、預防疾病的各種物質(包括植物、動物和礦物等)。對中藥的作用機制的研究方法,有中醫傳統方法和現代科學方法之分。
運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中藥與機體(包括病原體)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規律的科學,現代稱為“中藥藥理學”,它已獨立形成一門學科。中藥藥理學的研究內容分兩部分,即中藥藥效學和中藥藥動學。中藥藥效學是用現代科學的理論和方法,研究和揭示中藥藥理作用產生的機理和物質基礎。中藥藥動學是研究中藥及其化學成分在體內的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過程及其特點。所以,“中藥藥理學”的實質,是用西醫學的理論體系和研究方法來闡釋中藥的功用,其研究方法和手段均脫離了中醫理論的指導。
與現代的“中藥藥理學”相比,傳統中醫藥理研究所採用的方法和手段完全不同。中醫要對某一類或某一種特定藥物進行深刻的認識,必須運用中醫藥基礎理論,在全面了解其物種特點(包括生長環境、生長季節、藥用部位以及藥物的形態、顏色、氣味、質地等)之後,通過分析、綜合、歸納,推斷其具有某些方面的功用,進而驗之於醫療實踐,最終得到對其作用性質、作用部位、作用特點、作用規律的確切認識。因此,在認識論方法上,傳統中醫對藥物的認識,是將巨觀世界理論運用於微觀事物分析,是思辨與直觀的統一,是一般理論與具體對象有機結合的結果。因此,中醫對中藥的認識和運用,有著獨特的理論體系指導,充分反映了我國自然資源及歷史、文化等方面的特點。

起源

傳統中醫藥理思想萌芽於先秦,理論發源於《黃帝內經》,以後歷代醫藥學家不斷發揮、補充。唐和五代時期開始用“法象”釋藥,北宋沈括《夢溪筆談·藥議》則開創了運用中醫理論詳解藥物的先例。北宋時期運用“法象”理論闡釋中藥藥理漸成主流,寇宗奭《本草衍義》用藥性理論解釋藥效;宋徽宗趙佶《聖濟經》設有“藥理篇”,將以往本草家和非本草家的用藥理論融於一爐,是最早的中醫藥理專論。該篇將藥理歸納為“性味”和“法象”兩大部分,正式提出“法象”藥理的名稱。該書問世後,由政府規定為醫學生的教科書之一,所以影響很大,推動了中醫藥理的進一步發展,成為十分流行而且起主導作用的釋藥理論。此後,金元時期的劉完素、張元素、李東垣均在中醫藥理理論方面作出了較大貢獻。明清時期,許多傑出的醫藥家如明代李時珍,清代張志聰、徐大椿、陳修園、吳鞠通、唐容川等從不同角度豐富了中醫藥理理論的內容,並產生了諸如《本草述》、《本草問答》等用中醫理論闡釋中藥功用的理論專著。但是,由於科學認識的局限,中醫藥理理論體系尚未完備成熟,前人的中醫藥理理論還存在許多錯誤和疏漏之處,存在許多唯心主義的因素,可謂是精華與糟粕共存,所以時至今日,尚未有一本中醫藥理學專著問世。
現代科學和生物學研究的進步,使我們有更開闊的視野來認識中藥、分析中藥。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和交通便利的實現,使我們能更方便的深入了解各種中藥材的物種特點,從而為傳統中醫藥理理論研究提供更豐富的資料,使中醫藥理學獨立成為一門新興的學科成為可能。

意義

1、它將使中醫對中藥藥理的認識從西醫藥理的桎梏中解放出來,中醫學者將更自覺的運用中醫藥理論指導臨床,促進中醫臨床療效的提升。
2、它將促進人們更清楚的理解中醫藥學的科學核心,促進植物學、生命科學、醫學、哲學的更深入的融合,為中醫藥學融入現代科學提供了強有力的佐證。
3、它將指導現代生物學家和藥物學家根據藥物的物種特點來設計和培育新的物種,為培育優質高效的藥物提供理論指導和技術支持。

套用

柳州市中醫院趙正孝博士多年來潛心中醫藥理學的研究,系統回顧傳統中醫藥理研究的歷史發展進程,系統總結傳統中醫藥理研究的理論體系,揭示傳統中醫藥理的基本規律(並擬用中醫藥理的方法詳細分析常用的約300-400種中藥的功用);整理當代中醫藥理理論的研究思路和研究現狀,展望中醫藥理理論研究的廣闊前景;揭示傳統中醫藥理的科學內涵和歷史局限,為系統總結中醫藥理理論提供歷史依據、哲學依據、科學依據。目前已列入柳州市科學技術協會資助課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