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研究工作資料彙編》是上海市衛生局編著的一部臨證綜合類中醫著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醫研究工作資料彙編
- 作者:上海市衛生局
- 類別:臨證綜合類中醫著作
- 出版社:上海科技衛生出版社
- 首版時間:1958年
《中醫研究工作資料彙編》是上海市衛生局編著的一部臨證綜合類中醫著作。
《中醫研究工作資料彙編》是上海市衛生局編著的一部臨證綜合類中醫著作。內容簡介全書收錄臨床諸科的中醫療效報導。出版信息1958年上海科技衛生出版社出版。...
《中醫腫瘤臨床與基礎研究彙編》是2010年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國中醫科學院腫瘤研究所。內容簡介 《中醫腫瘤臨床與基礎研究彙編》是中國中醫科學院腫瘤研究所歷年科研成果的集成之作。全書分為名家論著、優秀論文精選、歷年研究生論文選錄、附錄等四部分,全面展示了現代醫學在治療與研究腫瘤方而的最新...
《中華人民共和國現行中醫藥法規彙編(1949-1991)》是1993年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政策法規司。內容簡介 本書匯集了由全國人大、國務院、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部門發布的現行有效的法規檔案149件。目 錄 中 醫 部 分 一 綜 合 類 中醫藥行業國家秘密及其密級具體範圍的規定 中...
大規模的中醫藥科學研究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開展起來的。1952年衛生部委託北京醫學院辦了一個中央衛生部中醫藥專門研究人員學習班(五年制)。1955年直屬衛生部的中醫研究院正式成立,並同時舉辦了第一屆西醫學習中醫研究班。1956年國家在北京、上海、四川、廣東成立了4所中醫學院,1959年中醫藥科技工作列入國家十二...
《全國名老中醫王翹楚傳承工作室經驗集(2005年-2012年)》共收集2005年--2012年王翹楚本人撰寫的論文11篇,繼承人論文50篇,彙編而成。主要內容是王翹楚教授及其學生從臨床實踐中總結的經驗和學術思想、中醫理論研究的成果。如《試述腦與五臟相關理論研究的方向和任務》、《五臟皆有不寐和從肝論治》、《證中求病...
《中醫古籍整理規範》運用文獻學方法對中醫古籍進行校勘、標點、注釋、今譯、輯佚、評述、影印、彙編等工作。《中醫古籍整理規範》包括校勘規範、標點規範、注釋規範、今譯規範、輯佚規範、評述規範、影印規範、彙編規範、索引規範、編排規範等10個部分。內容簡介 《中醫古籍整理規範》研究站在語用學的立場,強調對古漢語...
收錄範圍:資料來源於《國家藥品標準化學藥說明書內容彙編》1-7冊,由統一藥品說明書及批准文號專項工作小組2002年2月編寫,共收錄記錄1914條。著錄項目:藥品名稱、別名、商品名、英文名、漢語拼音、化學成分、分子式、分子量、性狀、藥理毒理、藥代動力學、適應症、用法用量、不良反應、禁忌症、注意事項、孕婦及哺乳...
里,《王屋山是華夏的靈源》發表在 “王屋山古文化學術研討會”資料彙編里;他被記者採訪後寫了《歲月無悔》發表在今日中國出版社出版的《衛水清清》這本書里;《傳統保健方法的歸納》發表在 “首屆全國經絡理論與中醫保健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里,並榮獲首屆自然醫學研討大會醫學獎和大會最高成就金牛獎;《中醫初探...
3.能夠為全省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建設項目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1)名老中醫藥專家臨床經驗示教診室,安裝單向玻璃、影像錄製和同步傳送系統;(2)名老中醫示教觀摩室,配備同步傳送接收系統,能容納30-50人進行實施觀摩、病理討論及學術交流;(3)名老中醫資料室(閱覽室),可供5-10人同時進行計算機檢索,...
中國醫藥學來源於民間,發展於民間,創新於民間,服務於民間,中國民間中醫醫藥研究開發協會是民間中醫藥工作者之“家”,是政府聯繫廣大民間中醫藥工作者的橋樑和紐帶。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特彆強調“扶持中醫藥和民族醫藥事業發展”,為協會今後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協會將進一步發揮橋樑和紐帶作用,增進政府和民間...
僅有關研究專著即達四百餘部,學術論文何止萬篇。為便於廣大讀者全面地和正確地理解這部博大精深的《黃帝內經》,閱讀到散在於浩如煙海的中醫文獻中有關《黃帝內經》的研究資料和研究成果,了解當代研究《黃帝內經》的水平和動態,特別是為了向各個學科有志於研究《黃帝內經》的專家、學者提供從古至今有關研究《黃帝...
本書案例均來自臨床一線,有很強的代表性,可供廣大一線中醫工作者參考。作者簡介 謝依名:廣安職業技術學院醫學院教師,副主任中醫師,國家執業中藥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高級營養師,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教育指導師,四川省康復醫學會職業教育專業委員會委員。擅長中醫藥對慢性疾病的診療、健康管理及衛生...
《臨證必讀八部醫案4:外證醫案彙編》可供中醫臨床醫師及學習、研究中醫者參考 圖書目錄 卷一 首部 腦疽 天疽銳毒 骨槽風 禿髮瘡 項部 猛疽 夾喉癰 風痰 痄腮 燕窩瘡 失榮證 馬刀癧 瘰癧 時毒 面部 目瘍 耳瘍 鼻瘍 卷二 口部 唇瘍 齒瘍 舌瘍 咽喉 爛喉痧 疫癘喉痧 卷三 外部 流痰 背部 發背 蜂...
本書彙編了作者近三十年來在全國各地期刊上發表的論文、臨床報導、讀醫心得以及醫案醫話;總結了自身多年的防病治病心得和研讀醫籍的體會。從中不難看出:柯教授實屬一位熱愛中醫事業、敬業而且勤勉的中醫學者——他原是在湖北中醫學院從事臨床、教學工作20多年,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先後在全國多家中醫藥學術刊物...
中醫藥學在數千年的發展歷史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醫療、養生等方面的實踐經驗,並隨著歷代醫家的著說而成為留傳後世的典籍。因此,整理與研究這些醫學文獻,不僅具有史學價值,而且更具有實際套用價值。這種整理與研究工作,成為當前繼 承和發揚中醫學術的基本途徑之一。為了促進中醫學術的普及與提高,特約請上海中醫學院...
7、簡報和彙編。編髮《中醫藥工作簡報》5期、《中醫藥政務通報》19期、《中醫藥輿情信息摘報》50期(其中共編撰中醫藥新聞熱點專題23期)、《機關工作信息》12期,編制《中醫藥工作檔案彙編(2009-2010)》。三、依申請公開信息情況 201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我局共受理政務信息依申請公開電子郵件形式4件,主要...
該書不僅開我國醫案類書之先河,而且也是第一部研究古代醫案的專著。所載諸案,不僅反映了所輯前賢的精湛醫術及臨證經驗,而且為研究這些醫家的學術思想留下了寶貴資料。此期除了對醫案的廣泛性研究外,一些醫家還開始對醫案的書寫格式與規範進行了專門研究。首先是《韓氏醫通》提出醫案要“望、聞、問、切、論、...
《中國中醫藥年鑑》是一部資料性工具書。1994年12月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書籍。圖書目錄 特載 為《中醫藥管理雜誌》創刊題詞 為北京中醫學院更名為北京中醫藥大學題詞 為山東新華製藥廠題詞 為中醫藥工作題詞 在中醫藥文化與民族凝聚力國際學術討論會上的講話 在會見著名中醫藥專家代表時的講話 專論 團結務實 繼承...
本:32開 所屬分類:圖書>醫學>醫學理論與研究 內容簡介 為了進一步規範中醫藥編輯工作,提高編輯質量,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了“中醫藥編輯規範課題組”,深入探討、研究了中醫藥編輯規範問題,最後將研究結果由楊鋼統稿,經編委會反覆討論定稿,彙編成《中醫藥編輯手冊》,作為中醫藥編輯的行業規範,供大家使用。
大荔縣中醫驗方採風錄 《大荔縣中醫驗方採風錄》是中國醫學科學院山西分院中醫研究所印製的驗方、秘方、單方的彙編。於1958年印製出版,整理在冊的有324條相關秘驗方。書目信息 QR code for 大荔縣中醫驗方採風錄 名稱 大荔縣中醫驗方採風錄 出版商 中國醫學科學院陝西分院中醫研究所, 1958 ...
(三)軟科學研究成果:相關的評價證明(軟科學成果評審證書或驗收意見,或管理部門採納套用的證據等)和研究報告。《科技成果登記表》採用科學技術部統一制定的格式。第八條 中醫藥科技成果完成單位(人)向所在地省級中醫藥管理部門、中國中醫科學院提交《科技成果登記表》及相關材料。省級中醫藥管理部門、中國中醫科學...
《全國名老中醫傅汝林傳承工作室經驗集》是2015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傅汝林、 詹繼紅。內容簡介 本書目錄專家評論讀者評論我要留言 本書共收集付汝林教授撰寫的論文20多篇篇,繼承人論文30多篇,彙編而成。主要內容是付汝林教授及其學生從臨床實踐中總結的經驗和學術思想、中醫理論研究的成果。均有一定的新...
《中醫藥智慧型計算:浙江大學成果彙編》是2021年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中醫藥是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傳統醫藥學體系,而信息科學與計算機技術向各個傳統學科廣泛而深入滲透,通過交叉融合,孕育形成新的技術領域和催生新的套用模式。將新興的信息技術引入中醫藥,可以輔助研究中醫藥信息的運動規律,闡明和理解大量...
擔任《辭海》副主編,全國名中醫繼承班指導老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長期從事中醫各家學說、中醫學術發展史、中醫歷代醫家學術思想及學術經驗、藏象辨證論治體系、中醫高等教育、中醫學方法論和人才培養規律、中醫藥標準化、中醫藥文化國際傳播以及中醫心血管疾病臨床和基礎研究工作。曾獲上海市中醫中西醫結合科技成果...
社會責任篇 一、繼承工作要做到“五性”上來 二、中醫院的醫和藥 三、制約中醫學術發展的“卑”與“狂”四、中醫藥現代化應醜:視十大關係 五、在皮膚科領域中中西醫結合的體會 六、中醫藥特色遭遇價位上的瓶頸 七、平和心態看廣告 八、中醫院姓“中”的內涵 九、也談“方靈藥不靈”附:皮科方劑彙編 ...
1985年第一屆教師節被評定為廣東省高教先進工作者,97年他離開行政管理崗位後,又再次被評為南粵教書育人優秀教師,2000年獲廣東省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名第一),2001年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排名第一)。區教授出身中醫世家,熱愛中醫藥事業,矢志不移。他認為中醫基礎理論研究和教學,都必須與臨床實踐相結合,中醫...
《經方的魅力》彙編了他的部分講稿、論文及談話實錄。全書文筆流暢,視角新穎,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和臨床實用價值。作者是長期從事中醫學教育及臨床工作的我國知名學者,在經方醫學、中醫學術流派等方面頗多研究。圖書目錄 經方的魅力/1 什麼是經方/1 《傷寒雜病論》是經方之祖/1 經方與時方有何差異/2 為什麼要提倡...
他們的學術思想和臨證經驗是中醫藥學術特點、理論特質的集中體現,與浩如煙海的中醫古籍文獻相比,它們更加鮮活,更具實用性,是中醫藥學這個偉大寶庫中的一筆寶貴財富,必須要讓其得以繼承,並發揚光大。開展名老中醫學術思想、經驗傳承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名老中醫學術思想、臨證經驗研究,是中醫繼承工作最重要的...
《龍江醫派叢書》全面、系統地蒐集整理了有關龍江醫派諸位醫家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的珍貴文獻資料,而且利用現代研究方法對其進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和提煉《王德光學術經驗集》整理匯集了我國現代著名中醫學家王德光教授的著作、醫論、醫話、醫案等,分為醫事傳略、學術思想、著作擷粹、論文集錦、臨床經驗、醫案彙編六個...
王咪咪,副研究員。曾任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文獻室主任,兼任中華中醫藥學會文獻學會委員、中國藥學會藥史分會委員、北京中醫藥學會基礎理論分會秘書,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中醫文獻研究。參與國家新聞出版署課題《中華大典·藥學分典》的編纂工作,任副主編;參與國家科技部在研課題《海外回歸中醫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