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治療率是指針對主病、主證以中醫進行治療的病人數占全部收治病人數的百分比。中醫治療率是衡量醫院中醫治療疾病的主要指標,是中醫醫院醫院管理年《中醫特色》部分評價的主要指標,也是目前中醫醫院社會競爭力的體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醫治療率
- 特點:目前中醫醫院社會競爭力的體現
- 含義:病人數占全部收治病人數的百分比
- 統計範圍:使用中醫治療方法後取得明顯療效
概念介紹,統計範圍,
概念介紹
明確中醫治療率的概念和統計範圍是擺在中醫醫院管理者面前的基礎問題,提高中醫治療率是目前中醫醫院管理行政部門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1、中醫治療是指在中醫理論指導下採用各種劑歸刪店嚷型的中藥藥物療法和非藥物(含中醫手術)療法。
2、主病主證是指病人本次就診的主病主證,以中醫辨證第一診斷為主。
3、中醫治療方法是指針對病人的主病主證以中藥各種劑型、各種途徑歡幾肯進行治療和/或以中醫非藥物療法進敬悼祖行治療的方法。
中醫非藥物療法
統計範圍
凡符合以下任何一條標準者,列入中判匪試醫治療率統計範圍:
1、針對病人主病主證,以中藥各種劑型、各種途徑進行治療(飲片、中成藥、中藥針劑、片劑、中藥灌腸、穴位貼敷、藥浴、中藥霧化吸入等),或同時採用西藥輔助治療(輸液、輸血、吸氧等),或為主病主證的診斷使用診斷性西藥者。
2、針對病人主病主證以中醫非藥物療法進行治療者(針灸、推拿按摩、拔罐、刮痧、小夾板固定、針刀等)。
3、針對病人主病主證採取中醫手術、手法進行治療者(肛腸手術、皮膚瘡瘍引流、眼科中醫手術、骨科中醫手術等)。
4、病人主要疾病或主要症狀雖曾採取西醫方法治療,但在本院就診期間增加中醫治療手段後取得明顯療效者。
5、疾病的某一階段,針對當時的主要症狀,使用中醫治療方法後取得促殃明顯療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