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賽區

中部賽區屬於NBA東部聯盟三大賽區之一,包含芝加哥公牛隊、底特律活塞隊、密爾沃基雄鹿隊、克里夫蘭騎士隊和印第安納步行者隊五支球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部賽區
  • 外文名:Cental Division
  • 角逐賽事:NBA
  • 所屬地區:美國中部地區
  • 成立時間:2004年
芝加哥公牛(Chicago Bulls)
公牛隊是在1966年加入NBA的,歷史上沒有搬遷或更改過隊名。66-67賽季,球隊使用芝加哥圓形劇場(Chicago Amphitheatre),從67年到94年一直使用芝加哥體育館(Chicago Stadium)作為主場。
在1992年,公牛隊的總裁傑里*8226;雷恩斯多夫(Jerry Reinsdorf)和NHL中芝加哥黑鷹隊(Chicago Blackhawks)的總裁威廉*8226;沃爾茲(William Wirtz)達成了協定,雙方合資建成了一座現代化的體育館――聯合中心(United Centre)。工程耗時兩年,於1994年8月18日完工剪彩。球館內可以為球迷提供各種服務,雖然沒有MCI中心那么闊氣,也沒有麥迪遜廣場花園那么豪華,但球館的整體布置還是相當合理實用的,可以容納21711名觀眾,這個數字在聯盟的所有球館中排在第二位。隨著公牛王朝在90年代的崛起,這裡一度成為天下聞名的第一主場。芝加哥球迷對這座球館有著極深的感情,從公牛王朝崛起至今,無論公牛隊的戰績如何,這裡的場均上座人數始終位居聯盟前五位。不過,來此做客的球隊,總會抱怨客隊更衣室里那奇怪的氣味。
上個賽季,該館場均上座人數為19977,位列聯盟第3。
克利夫蘭騎士(Cleveland Cavaliers)
自從以前的當家球員,“雨人”坎普“肥”了之後,騎士隊已經很久沒像今天這樣受人關注了。騎士隊的老闆,在詹姆斯到來後,有意打造一支全新的騎士,新隊標和新隊服,即是證明。隊標最裡面是一顆籃球,前面的“CAVALIERS”字樣被一把騎士劍串起,“C”和“S”特別引人注目。整個隊標的輪廓用重重的墨線勾勒起來,十分有質感。顏色搭配也十分漂亮。
騎士隊加入NBA的年份是1970,歷史上沒有改過隊名,一直呆在俄亥俄洲境內。球隊曾使用過三座球館:70-74年的克利夫蘭體育館(ClevelandArena),74-94的大劇場(The Coliseum)和目前使用的岡德體育館(Gund Arena)。
岡德體育館於1992年破土動工,1994年完工。該館是由俄亥俄洲政府、克利夫蘭市政府、克亞胡戈郡(Cuyahoga County)和俄亥俄東北社團合資建造的,騎士隊老闆戈登*8226;岡德(Gorden Gund)是這座體育館的擁有者。該館可容納觀眾數為20562,是聯盟中的第四大球館,為了使觀眾體會到更好的比賽氣氛,球場中60%的座位都設定在第一層,也就是最靠近賽場的地方,而館內的88間套房也都比較靠近賽場。球館上下共有562架電視螢幕,可以確保觀眾不錯過任何一個精彩場面。球館的地下停車場足有55000平方英尺,可以提供大量車位,球館內的其他娛樂設施也一應俱全,整體外觀非常豪華。
上個賽季,該館場均上座人數為18981,位列聯盟第6。
底特律活塞(Detroit Pistons)
剛認識NBA時,我還以為這隊標是騎士隊的呢(你說你球隊的名字和馬又沒有一點關係,弄個馬頭來做什麼呢?)。上面一頭黑馬,鬃毛是一團火焰。馬的下面書著“PISTONS”,其中兩個“S”作得很特別,兩根氣管噴出火苗。色彩上得中距中規。缺點是不但沒有帖切隊名,反而還偏離隊名。
活塞隊也是隨著BAA加入NBA的元老級球隊之一。1957年之前,球隊位於韋恩堡(Fort Wayne),名位韋恩堡活塞,在此期間使用過兩座球館:48-52的北方高中體育館(North SideHighSchool Gym)和52-57的紀念體育館(Memorial Coliseum)。57年球隊搬到底特律,更名為底特律活塞至今。57-61年間,球隊使用的是奧林匹亞體育館(Olympia Stadium),61-78是科布體育館(Cobo Arena),78-88是銀頂體育館(Silverdome),從88年8月至今使用的是“著名”的奧本山宮殿球館(Palace of Auburn Hills)。
雖然真正讓人們認識這座球館的是發生在這裡的打架事件,但是從建築學的角度來看,奧本山宮殿球館確實有其獨到之處。其容量高達22076人,是聯盟第一大球館,也是全美公認的優良建築設施,曾獲得過包括1997年的“年度最佳體育館”在內的多項建築業大獎。現在看來,球館內的設施確實算不上豪華,而且其外形在現在看來也有些老土。不過這正好與活塞隊樸實無華的強硬作風相吻合,二者可謂相得益彰。況且,熱情的底特律球迷是不會計較球館的好壞的。
上個賽季,該館場均上座人數為22076,位列聯盟第1。
印第安納步行者(Indiana Pacers)
一個大大的大寫“P”幾乎占掉了全部空間,“P”的空白處用一顆籃球填上。右下角是“PACERS”字樣。造形獨特、顏色搭配合理。缺點和湖人一樣,沒能帖切隊名,不過如果把“P”換成其它,那可就醜了。
步行者隊的建隊時間是1967年,此後一直在ABA奮戰,直到1976年才轉投NBA。38的歷史中球隊沒有搬遷和改名,屬於比較安分的。球隊歷史上使用過的球館有三座:67-74的洲際露天廣場(State Fairgrounds),74-99的市場廣場體育館(Market Square Arena)和現在使用著的康賽科球館(Conseco Fieldhouse)。
康賽科球館於1997年7月22日破土,1999年11月6日正式開放,總耗資額1億零83萬美元,占地面積750000平方英尺,可容納觀眾18345人。館內有71間套房,套房所處位置離球場不遠,可以提供很好的視野。這裡同時也是NBA中第一座採用復古式外形設計的球館,整體造型參考了部分傳統西方教堂的設計理念。採用這一設計也是為了迎合籃球運動在印第安納波利斯人心中的神聖地位。這裡也是WNBA中印第安納狂熱隊(Indiana Fever)的主場。
上個賽季,該館場均上座人數為16806,位列聯盟第18。
密爾沃基雄鹿(Milwaukee Bucks)
中間是一頭鹿,下面是“BUCKS”字樣。沒什麼好說的,再普通不過了。
雄鹿隊的建隊時間為1968年,其後一直在密爾沃基這座城市中奮鬥,也一直沿用著“雄鹿”的名稱。在球館使用方面球隊也堅持“從一而終”的原則,在密爾沃基體育館(Milwaukee Arena)里呆了20年,1988年才搬入其現在所使用的布拉德利中心(Bradley Centre)。
布拉德利中心是由阿倫-布拉德利公司(Allen-BradleyCompany)的主席珍妮*8226;布拉德利*8226;佩蒂特(Jane Bradley Pettit)為了紀念其父親哈里*8226;林德*8226;布拉德利(Harry Lynde Bradley)而出資興建的,這裡經常舉行各種慈善活動。球館占地550000平方英尺,能容納18600名觀眾。館內每排座位之間都有比較大的空間,以使球迷感到舒適。包間的位置也距球場較遠,以保證場內的燈光效果。球館內的所有設施都是以實用性和舒適性為主要設計要素的,雖然數量和豪華度都不出眾,使用效果卻相當出色。
上個賽季,該館場均上座人數為15597,位列聯盟第2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