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距空對空飛彈“超”530F

中距空對空飛彈“超”530F 是由法國瑪特拉公司為“幻影”Fl、“幻影”2000等先進戰鬥機研製的一種採用半主動雷達制導方式的中距空對空飛彈。

技術參數,飛彈簡介,飛彈結構,性能特點,

技術參數

中距空對空飛彈“超”530F
11
最大射程:25km(超530F)
最大速度:M3~4.5(超530F)
使用高度:25000m(R530,超530F)
最大過載:27g(超530F)
制導系統:半主動脈衝雷達(超530F)
引信:無線電近炸引信/觸發引信
戰鬥部:破片式,重32kg(超530F/D)
動力裝置:1台固體火箭發動機
彈重:250kg(超530F)
彈長:3.54m(超530F)
彈徑:263mm
翼展:640mm(超530F)

飛彈簡介

中距空對空飛彈“超”530F是由法國瑪特拉公司為“幻影”Fl、“幻影”2000等先進戰鬥機研製的一種採用半主動雷達制導方式的中距空對空飛彈。該彈於1971年開始研製,1980年裝備部隊。它採用正常式布局,4個窄長的邊條式彈翼呈十字形排列。
在彈翼的後方是4個翼展較大的十字形控制尾翼。彈體分為導引頭艙、戰鬥部艙、發動機艙和飛行控制艙。其動力裝置為雙推力固體火箭發動機。飛彈彈頭部有一錐形整流罩,內裝脈衝雷達導引頭及大直徑平板天線。這種飛彈具有全向攻擊和下射、上射能力。

飛彈結構

中距空對空飛彈“超”530F採用正常式氣動外形布局,4片大後掠三角形彈翼與4片小切梢三角形尾翼呈十字形配置並位於同一平面,彈翼位於彈體中部,其中一對彈翼帶有橫滾穩定副翼,最大轉動角速度40°/s,尾翼帶有方向/升降舵,最大轉動角速度35°/s。彈體內部採用模組化艙段結構,分為導引頭艙、控制艙、戰鬥部、發動機/舵機/電源艙。其主要結構特點,是採用可互換使用的紅外和雷達導引頭,從而將飛彈分為被動紅外型和半主動雷達型。
被動紅外導引頭內裝有工作波長3.5~5μm銻化銦、含2kg液氮的致冷器、框架角±45°的陀螺頭以及電子線路等。半主動雷達導引頭代號AD26,內裝接收機、距離/方向跟蹤電路、飛行控制電路,工作頻率為X波段,當受到干擾不能再跟蹤目標回波時可轉為跟蹤該干擾源,當干擾源消失即可返回原工作狀態。
控制艙內裝有近炸引信、保險執行機構、自動駕駛儀、蓄電池;控制艙外裝有雷達導引頭用的空氣冷卻導管的整流罩、保護飛彈電纜的底部整流罩、近炸引信的2個發射/接收天線。X波段雷達近炸引信由發射機速調管、變頻信號發生器、調聲器、中頻放大器、觸發電路和電源組成,當飛彈距目標2~20m時可直接引爆或通過點火延時裝置引爆戰鬥部裝藥。除近炸引信外,還有觸發引信,並裝有自炸裝置,當飛彈撞擊目標達到200g左右的慣性過載時由觸發引信引爆戰鬥部;當飛彈經過目標未爆炸且飛行時間達到25s後由自炸裝置引爆戰鬥部。

性能特點

中距空對空飛彈“超”530F採用兩種可互換使用的戰鬥部:雷達型飛彈用的破片式和紅外型飛彈用的連續桿式。前者總重30.3kg、長315mm、直徑240mm、圓錐頂角50°、三硝基甲苯裝藥重11.8kg、破片數2600,通常在飛彈完成性能測試之後才裝入飛彈內,其保險定時器在前後彈體對接時才裝到戰鬥部上;後者總重30kg、長315mm、直徑240mm、理論散布半徑10.5m、桿條截面積5mm×5mm,連續桿展開時的最大直徑16m,當脫靶量不大於8m時效能最佳,連續桿斷開後破片數量少、飛散角小,其破壞效能減弱。
自動駕駛儀由2個角加速度陀螺儀、2個線性加速計、4個指令中止繼電器、卸載繼電器和變壓器電源組成,其功能是提供角速度和角加速度、限制過載和控制舵面。當飛彈過載達到12g時,舵機控制信號在加速度方向上斷開,使飛彈以12g最大過載飛行,然後在導引頭給出的控制信號作用下機動飛行。動力裝置為1台兩級推力固體火箭發動機,總重66kg,雙基藥柱重43.2kg、長972mm、外徑203mm,第1級推力2100dN、工作時間2.7s,第2級推力4900dN、工作時間6.5s,總沖8340dNs,阻化劑重4.54kg。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