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結合骨傷科專業(中級)》是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專家委員會
基本介紹
- ISBN:9787513206914
- 作者: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專家委員會
-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12月
- 頁數:1085
- 定價:160.00元
- 裝幀:平裝
《中西醫結合骨傷科專業(中級)》是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專家委員會
《中西醫結合骨傷科專業(中級)》是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專家委員會內容簡介《中西醫結合骨傷科專業(中級)(最新版)-全國中醫藥專業技術資格考》,書中包含了最新制定的全國中醫藥專...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專家委員會編寫的《中醫骨傷科專業(中級)/全國中醫藥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大綱與細則》是新大綱的具體細化。其內容涵蓋臨床中醫、中西醫結合、中藥、中醫護理四類20個專業(中級、初級師、初級士三個層次)、50個考試學科。《大綱細則》以20個專業分類,分別裝訂成書。本書既是全國中醫...
《中西醫結合骨傷科專業(中級)(最新版)-全國中醫藥專業技術資格考》,書中包含了最新制定的全國中醫藥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的大綱與細則,有較強的指導性和實用性。全國中醫藥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大綱與細則:中西醫結合骨傷科專業目錄 編輯 語音 大綱第一部分 基礎知識...
中西醫結合骨傷科醫師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布的一種職業。定義 運用中、西醫學理論和技術方法,從事骨傷科疾病診斷、治療和預防的專業人員。工作任務 主要工作任務:1. 採集病史,檢查患者,書寫病歷;2. 運用中醫學和現代醫學骨傷科診法診查;3. 分析病情和檢查結果並運用中西醫結合思維作出診斷;4. 制訂治療...
《中西醫結合骨傷科學》是2021年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詹紅生。內容簡介 中西醫結合骨傷科學是中西醫結合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綜合運用中西醫藥學的理論與方法,以及中西醫藥學互相教材滲透產生的新理論、新技術與新方法,研究人體運動系統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和康復的一門臨床醫學學科。本書為全國中醫...
《中西醫結合骨傷科學》是2006年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對中醫藥的需求也不斷增長,社會需要更多的實用技術型中醫藥人才。因此,適應社會需求的中醫藥高職高專教育在全國蓬勃開展,並呈不斷擴大之勢,專業的劃分也越來越細。 本書是供中西醫結合...
國家中西醫結合醫學中心(綜合醫院)應當滿足以下基本條件:(一)三級甲等綜合醫院。(二)具備涵蓋多個專業的獨立設定中西醫結合或中醫科室。(三)中西醫結合、中醫執業醫師占全院醫師比例≥10%。(四)近 3 年,年均出院病例≥8 萬例,其中中西醫結合或中醫科室出院病例≥2 萬例;年均門診量≥200 萬例,其中...
《中西醫結合骨傷科學》是2003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鄧晉豐、劉金文。內容簡介 本書在總結中西醫骨傷科學有關疾病和病症發生規律和機制的基礎上,精選與臨床實踐和科學研究關係密切的專題,對每種疾病的病因與發病機制、臨床表現、治療與併發症等詳細論述。圖書目錄 前言 總序 第一章 骨與關節損傷概論 第一...
《中西醫結合骨傷科學(第2版)》是2016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沈霖,衛小春,楊艷萍。內容簡介 本書是《中西醫結合骨傷科學》第2版。共十章,分總論與各論兩大部分。總論自第一章至第五章,主要介紹中西醫結合骨傷科的發展與醫學模式的變化的關係,闡述骨傷科疾患的病因病機、辯證診斷、治療方法與創傷急救...
《中西醫臨床骨傷科學》是1998年1月1日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毓華、王友和。本書從緒論、總論、急救、骨折、脫位、軟組織病、骨病到常見骨傷手術入路,全面闡述了中西醫骨傷科的發展歷史、基本理論和技術操作。內容簡介 中西醫臨床骨傷科學是研究運動的系統傷病的臨床科學。其內容非常廣泛豐富,經數十年...
中國中西醫結合研究會於1981年11月在北京成立,掛靠在中國中醫研究院。1990年經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批准,更名為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掛靠在中國中醫科學院(原中國中醫研究院)。截至2016年5月,學會下設60個專業委員會、4個工作委員會、31個地方分會;有中國國內會員83269名,在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擁有部分...
中西醫結合醫師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布的一種職業。是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綜合運用 中、西醫學理論和技術方法,從事人體疾病 診斷、治療、康復和預防的專業人員。分類 本小類包括下列職業:2-05-03-01 中西醫結合內科醫師 2-05-03-02 中西醫結合外科醫師 2-05-03-03 中西醫結合婦用·醫師 2-05-...
從醫學生到醫生的轉換是一個從理論到實踐升華的過程,這是一個巨大的轉變。該書遴選了中西醫結合骨傷科臨床常見病和多發病,從疾病的定義、診斷、鑑別診斷及治療方法為切入點,旨在幫助中醫和中西醫結合骨傷科專業以及相關專業的醫學生完成從學校到醫院、從學生到醫生的過渡。出版工作 2015年10月1日,《中西醫結合...
本次會議 將邀請多位省內著名的骨傷科專家就骨傷科疾病中西醫結合微創特色診療的最 新進展進行專題講座和討論,將涉及關節、創傷、脊柱、及運動醫學等方面內容。 本次會議將授予中西醫結合國家級繼續教育學分10分及省級繼續教育學分5分 。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遼寧省中西醫結合學會骨傷科專業委員會 承辦單位:遼寧中醫藥...
《中西醫結合骨傷科學(第3版)》是2017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林定坤、劉軍。內容簡介 本書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之一,是第3 版教材。全書內容分為總論、骨折與脫位、筋傷與慢性筋骨病、骨病四篇。第一章概述了筋骨損傷的中西醫基礎理論和診療特點;第二、第三章概述了上肢骨折、下肢骨折、軀幹...
《中西醫結合骨傷科學》是2011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分總論與各論兩大部分。總論介紹中西醫結合骨科的發展與醫學模式變化的關係,骨傷科疾患的病因病機、辨證診斷、治療方法與創傷急救;各論包括骨折、脫位、筋傷、內傷及骨病,涉及病因病機、臨床表現、診斷要點、治療、預後與調護等。圖書目錄 總前言 ...
《中西醫結合骨傷科手冊》是2008年10月1日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世明。本書主要介紹了骨折的類型、骨折的診斷、危急重症創傷和併發症以及組織損傷的概念。內容簡介 《中西醫結合骨傷科手冊》內容從中西醫結合的角度出發,著重闡述了臨床常見傷病的病因病機、診斷及鑑別診斷、病理分類及證候分型、中西醫...
中西醫結合外科中西醫結合骨傷科 《中西醫結合外科中西醫結合骨傷科》是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中西醫結合骨傷科學 | 2版》是2008年科學出版社出版 的圖書,作者是劉金文、林定坤。圖書簡介 全書分4篇共11章,分別包括總論、骨折與脫位、筋傷、骨病等內容,以現代醫學疾病分類的系統病名為綱目,中醫病症與之對照的方法,每個疾病內容編寫上包括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與診斷、治療等幾個部分。圖書目錄 第2版總序...
呂寶榮 呂寶榮,浙江省中醫院 骨傷科 副主任醫師 。人物經歷 1978年畢業於浙江中醫學院中醫系,1987年在河南洛陽正骨醫院進修,從事骨傷科專業臨床30餘年。著作譯作 在國內外雜誌發表學術論文近十餘篇。擅長領域 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各種骨傷科疾 病。
2023年3月12日,陝西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超聲專業委員會專家赴商洛市中醫醫院參加區域性超聲造影規範化培訓會;6月14日,由陝西省中西醫結合學會骨傷科專業委員會帶隊,骨傷專家團隊走進韓城市中醫醫院開展義診教學活動,同時向醫院中醫醫療工作者傳授學術經驗;12月17日下午,由陝西省中西醫結合學會主辦,醫藥傳播專業委員會...
《實用中西醫結合骨傷科學》是由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尚天裕,董福慧主編 作品目錄 目 錄 第一章 中西醫結合骨傷科發展簡史 第二章 骨傷生物力學 第一節 骨骼的生物力學 第二節 骨骼肌的生物力學 第三節 關節的生物力學 第四節 骨折及其治療的力學 第五節 脊柱生物力學 第...
神經肌肉電圖專業 | 中醫科;內科專業;婦產科專業(只設門診,不含產科);兒科專業(只設門診);皮膚科專業(只設門診);耳鼻咽喉科專業(只設門診);腫瘤科專業(只設門診);骨傷科專業(只設門診);老年病科專業;針灸科專業(只設門診);推拿科專業(只設門診);康復醫學專業;預防保健科專業 | 中西醫結合科*** 醫院...
《中國骨傷》創刊於1987年,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主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和中國中醫科學院主辦的中國國內外公開發行的骨傷科專業性學術期刊。據2018年11月雜誌官網顯示,《中國骨傷》編輯委員會有顧問22人、委員81人、編輯4人。據2018年11月21日中國知網顯示,雜誌共出版文獻10669篇、總被下載671006次...
中西醫結合治療骨折 《中西醫結合治療骨折》是現代天津市反帝醫院革命委員會編著的一部傷科類中醫著作。內容簡介 全書共五篇。主要介紹上肢骨折、下肢骨折、軀幹骨折、陳舊性骨折等病的診治。每病採用中西醫結合的形式,述其診斷與治療。書末附骨折急救及骨科常用方劑二十一首。
萬小明,男,江西省南昌市人,江西中醫學院附屬醫院中西醫結合主任醫師、教授、研究生導師 。1984年畢業於江西中醫學院,江西省首屆中西醫結合高級學習班學員。學術任職 江西省中醫藥學會骨傷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脊柱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擅長領域 擅治骨質疏鬆症、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創傷骨折等疾病。個人經歷 ...
王和鳴教授、張俐教授分別擔任《中國骨傷》、《中國中醫骨傷科雜誌》、《中醫正骨》等骨傷專業核心期刊執行主編、副主編等職,充分體現了我校中醫骨傷重點學科在全國的學術地位,以及全國同行對我校中醫骨傷學科的認同。骨傷學院名師輩出,王和鳴教授、張俐教授分獲福建省第四屆、第五屆高等學校教師名師獎。2009年,...
1975年,馮天有首次提出脊柱內外平衡失調是損傷退變性脊柱疾病的理論基礎,對損傷退變性脊柱疾病的臨床研究建立了一套嶄新的學術思想體系,開創了中西醫結合臨床診治的新領域。2020年9月16日23時44分,馮天有在北京逝世,享年78歲。社會任職 全國中西醫結合骨傷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軍中醫學會副會長、顧問;世界手法...
兼任山東省中醫藥骨傷創傷及微創整復專業委員會委員。從事專業 從事骨外科專業近三十年。人物簡介 吳錫進,男,臨沂市中醫院骨外科副主任中醫師。社會兼職 兼任山東省中醫藥骨傷創傷及微創整復專業委員會委員。從事專業 從事骨外科專業近三十年。專業特長 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骨傷科疑難雜病。學術研究 主持“多功能外展...
浙江省中西醫結合學會骨傷科專業委員會委員 浙江省中醫藥學會骨傷科專業委員會委員 浙江省中醫藥學會針刀專業委員會委員 浙江省中醫藥學會康復專業委員會委員 教學科研 教學情況 高度重視教學工作,組織省市級繼續教育5次,成功舉辦兩次市級骨科學習班,並經常進行院內及科室講課,被評為溫州醫學院優秀帶教老師一次。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