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的精神差異與現代轉型》是2015年05月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西文化的精神差異與現代轉型
- 作者:趙林
-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5月
- ISBN:9787567521513
《中西文化的精神差異與現代轉型》是2015年05月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林。
《中西文化的精神差異與現代轉型》是2015年05月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林。1內容簡介《中西文化的精神差異與現代轉型》為海內外八位著名學者關於中西文化的專題討論集,從思想史角度探討了中西文化的精神特質和演...
論中國文化精神的近代轉向 馮友蘭論比較中西哲學 中西哲學思維方式的根本差異及未來哲學走向 論中西宗教基本精神的差異與互補 ——以道教與基督教的幸福觀為例 現代性困境與對自由主義的超越 ——從黑格爾到馬克思的內在思想軌跡 第二編 ...
轉型中逐步確立起來的現代文化在帶給人們自由、民主和解放的同時,也因自身的缺陷和極端化等弊端使得現代人付出了迷茫、失落甚至頹廢的精神代價。以致於今天無論是已實現轉型的先發國家還是正在進行這場變革的一些後發國家,都感受到了傳統...
本書審視了作為現代中外文化生產和消費中心的城市的文化及其結構,並有重點地選擇中外市民心理、中外城市大眾文化、中外城市文化產業、中外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中外城市建築文化等進行了分析、比較和探討。本書既為讀者提供了豐富有益的城市...
“中西文化的現代化轉型”,致力於展現中西文化在現代化轉型過程中的精神變革和應戰方式。《傳統氤氳與現代轉型——中西文化三人談》三輪對話都自覺地遵循上述基本規範和歷史順序,從而使整部談話呈現出一種廣闊的視野、和諧的理性和寬厚的...
所謂後現代文化,又可稱為後現代主義文化、後工業社會文化、信息社會文化、晚期發達或跨國資本時期文化、後資本主義文化等,是指20世紀50年代、60年代興起於美國,迅即風靡整個西方發達工業社會並迅速向世界其他地區滲透的一種國際性的社會...
3、梁實秋與學衡派批判現代的異同 4、白璧德中西弟子不同命運的原因及中國弟子的當代價值 錢鐘書對中西悲劇精神研究的合理性及其界限 五 西方批評家的理論矛盾與作家作品的價值重估 柏林批評理論的矛盾及文化身份的根源 解構的解構:德希達...
本書以《東方雜誌》與中國文化的現代轉型為切入點,詳細考察了該雜誌從創刊到20世紀20年代自身在辦刊宗旨、文化追求、精神啟蒙方面的轉型,以及它在中西文化論爭、現代文化建設、新文學發展等方面所體現出來的文化轉型軌跡和風貌。本書通過...
希臘文化和羅馬文化的複雜聯繫,描繪基督教文明的誕生;追溯基督教信仰在中世紀的發展,敘說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開啟的西方文化現代轉型;從哲學角度論述歐洲啟蒙運動,展示新興的理性精神如何突破信仰的藩籬,開啟英、法、德等國的現代歷史進程...
科技文化與人文文化協調發展 東方智慧與“現代病”療治、一一從池田大作“依正不二”觀說開去 “五倫”說與和諧文化 民主理念內在根源考辨 ——以《明夷待訪錄》為例 晚清近代化方略論析 ——以張之洞《勸學篇》及何啟、胡禮垣《(...
東西文化及其哲學(第2版)》《中西文化比較十一講》《西方哲學筆記(修訂版)》《辛亥:搖晃的中國》《君主論》《容忍與自由》《中國現代思想史》《中國文化史通釋》《晚學盲言》《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中國超越》。
《學惟求新:傳統文化的現代轉型與重構》是2021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分別從社會轉型與人文精神重建、傳統學術研究範式的反思與更新、歷史的比較研究與中國歷史、中西比較融通與諸子研究的返本開新以及在新材料、新方法支持...
——從文明比較的角度考察現代中國的 “封建”概念 第七章 基於文明的歷史分期 第八章 現代中國人的文化身份問題 第九章 梁啓超心目中的中西文化 第十章 傳統學術話語現代轉型的再思考 第十一章 告別神話 第十二章 梁啓超的中道精神 ...
第四節 “三足鼎立”與文化整合 第五節 近代主流文化轉型的主要特徵 第二章 儒家文化現代轉型的內在依據 第一節 儒家哲學的超越精神 第二節 儒學實用理性主義與近代實用主義的會通 第三節 儒家哲學的邏輯 第四節 中西人權觀源流比...
五 文化精神的創生性轉化 第三章 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生成 一 文化生態① 二 儒道傳統 第四章 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精神 一 以人為本① 二 崇德重義 三 持中貴和 四 實踐理性 第五章 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現代轉型 一 治理...
因此,中國文學由古典向現代的轉型就成為近代文學研究的中心問題。對轉型問題的探討,既是對過去較長時間研究近代文學的反思,也是試圖轉換視角以便進一步深入研究中國近代文學的嘗試。圖書目錄 上篇 轉型與分期 第一章 中國文學由古典向現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