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的精神差異與現代轉型

中西文化的精神差異與現代轉型

《中西文化的精神差異與現代轉型》是2015年05月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西文化的精神差異與現代轉型
  • 作者:趙林
  •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5月
  • ISBN:9787567521513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中西文化的精神差異與現代轉型》為海內外八位著名學者關於中西文化的專題討論集,從思想史角度探討了中西文化的精神特質和演進歷程,以便為當代中國文化建設提供必要的理論根據。八位學者依據儒家經典和基督教理論,針對中西人性論、生死觀、善惡觀、天人(或神人)關係、稱義與成聖、終極關懷、啟蒙歷程等重要問題發表學術論文和進行討論,從不同角度闡明中西文化的精神差異,並對中西文化的現代轉型歷程進行深入探討。

圖書目錄

第一場報告:“‘天人相與’的兩個型態及其融通的可能”
報告人:台灣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教授林安梧
回應人: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客座教授溫偉耀
第二場報告:“從中西方啟蒙歷程看傳統與更新的關係”
報告人:澳門科技大學特聘教授趙林
回應人: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特聘教授張祥龍
第三場報告:“中西文化的終極關懷”
報告人:台灣神學院教授林鴻信
回應人: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教授郭齊勇
第四場報告:“稱義、成聖、成神、成佛與成仙”
報告人: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研究員黃保羅
回應人:北美華人基督教學會主任王忠欣
第五場報告:“略論儒家仁愛價值及其推愛方式的普遍性”
報告人: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教授郭齊勇
回應人: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研究員黃保羅
第六場報告:“《尚書?堯典》包含的儒家學說――時與孝”
報告人: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特聘教授張祥龍
回應人:台灣神學院教授林鴻信
第七場報告:“中西文化的精神差異與現代轉型”
報告人:北美華人基督教學會主任王忠欣
回應人:台灣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教授林安梧
第八場報告:“論‘為善去惡’——儒學與基督教人性論的重構”
報告人: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客座教授溫偉耀
回應人:澳門科技大學特聘教授趙林

作者簡介

趙林,男,1954年出生,哲學博士。現任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國家教學名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澳門科技大學特聘教授,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學術委員。主要教學研究方向:西方哲學、西方文化、基督教思想史。已出版《黑格爾的宗教哲學》、《西方宗教文化》、《西方哲學史》等學術著作、演講集和高校教材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