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對話中的現代性問題》是2010年6月1日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童世駿。
基本介紹
- 書名:中西對話中的現代性問題
- 作者:童世駿
- ISBN:9787548600305
- 頁數:421
- 出版時間:2010-6-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目錄:
序言
第一編 中國視野中的西方思潮
第一章 “新”與“後”的時代——1968年以後的歐洲思潮
一 “1968年”
二 “新社會運動”
三 “新左派”和“新馬克思主義”
四 “新右派”和“新保守主義”
五 “後現代主義”
六 “烏托邦的終結?”
第二章 超越傳統的選項——1989年以後的歐洲思潮
一 第三種政治?——難分“左”“右”的“認同政治”
二 第三條道路?——歐洲大陸的“資”、“社”之爭
三 第三個向度?——與政治、經濟關係微妙的“市民社會”
四 “歷史的終結?”——關於烏托邦的新爭論
第三章 社會主義今天意味著什麼——當代西方左翼思想家的社會主義觀
一 引言:社會主義“過去意味著什麼”?
二 社會主義與市場的關係
三 社會主義和市民社會的關係
四 社會主義和法治的關係
五 社會主義和(新)社會運動的關係
六 餘論:社會主義——一種“必要的烏托邦”?
第四章 “後馬克思主義”視野中的市民社會
一 以交往行動理論為基礎的後馬克思主義“市民社會”觀念
二 後馬克思主義“市民社會”觀念的思想史背景
三 後馬克思主義市民社會理論的中國相關性
第二編 西方影響下的中國思想
第五章 中國現代化過程中的“體”“用”範疇
一 傳統哲學中的“體”“用”範疇及其在現代的衍化
二 “由用以得體”、“器變道亦變”:對現代化過程的兩種詮釋
三 探索價值與工具之間內在關係的種種嘗試
第六章 中國現代思想史上的“民主”觀念
一 民主的多重向度及其統一基礎
二 民主的制度形式和法律保障
三 理性主義和商議性民主的觀念
四 政治文化和民主的本土基礎
五 民主和社會主義
六 結束語
第七章 毛澤東思想中的道德理想和成人之道
一 無產階級革命的功利主義
二 為人民服務的道德理想
三 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理想人格
四 在民眾實踐中鍛鍊和修養的成人之道
第八章 社會世俗化條件下當代中國人的精神生活
一 “精神生活”概念的豐富內涵
二 當代中國社會的世俗化特點
三 世俗化社會中高質量精神生活的條件
第三編 中西對話中的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
第九章 當代馬克思主義的“核心”與“外圍”
一 把理論區分為“核心”和“外圍”的必要性
二 馬克思主義的核心內容之一:對理論與實踐關係問題的回答
三 馬克思主義的核心內容之二:對現實和理想關係問題的回答
四 馬克思主義的核心內容之三:關於個人和社會關係問題的回答
五 否定“核心”的“馬克思主義”是一種邏輯矛盾
六 在堅守“核心”的同時放寬和調整“外圍”
七 對“核心”與“外圍”之間關係要作辯證和具體的理解
第十章 “理論”的“實踐”意義
一 “理論工作”的實踐意義
二 “理論態度”的實踐意義
第十一章 合理解決理想和現實的關係問題
一 現代化過程中理想和現實關係問題的重要性
二 把物質和精神關係問題上的唯物主義立場運用於理想和現實關係問題
三 在理想和現實的關係問題上既要尊重邏輯又要尊重辯證法
第十二章 和諧文化是傳統智慧與現代文明的有機統一
一 和諧文化與傳統智慧
二 傳統智慧需要作現代詮釋
三 和諧文化的現代語境——以鐵凝的小說《誰能讓我害羞》為例
四 構建具有現代精神的和諧文化
第十三章 資本的“文明化趨勢”及其內在限制
一 資本的“文明化趨勢”
二 資本的文明化趨勢的內在限制
三 資本的文明化趨勢及其內在限制的當代意義
第十四章 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民族特色和世界意義
一 中國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與《共產黨宣言》的精神一脈相承
二 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世界意義
三 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實踐的世界意義
四 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探索的世界意義
五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應有的精神境界和理論視野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