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互補與人類思維革命》中研討的是中國最博大、最具魅力的“氣”的宇宙觀、“氣”的科學和“氣”的人文價值。在中國哲學看來,氣是生命之源,是宇宙之根。氣與道不分,氣就是道,就是道之體。道生養萬物,妙化萬物,都是那“氣”所為。因此,氣是一切愛與智的源泉。而作者於民教授把這個“氣”論述得十分深入、精闢、獨到,道盡了氣的靈與性,更有力地指明了中國“氣”文化拯救當今人類危機的偉大歷史使命。
基本介紹
- 書名:中西互補與人類思維革命
- 出版社:文化藝術出版社
- 頁數:303頁
- 開本:32
- 定價:28.00
- 作者:於民
- 出版日期:2013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03956127
- 品牌:文化藝術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中西互補與人類思維革命》是一本充滿大愛和智慧的書。人類遭受的天災人禍日益嚴重,人類面臨的生存危機迫在眉睫,西方眾多的科學家首先覺醒,他們很快找到了解脫之路——“向東方求道”:以中國體驗科學文化之所長補西方心性道德之所缺。
作者簡介
於民,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1930年生於河北唐山。1948年夏赴解放區華北聯大學習,同年底於平津前線參軍。後作為志願軍入朝參戰,榮立戰功。1955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後留北大哲學系任宗白華先生助教。1961年參加王朝聞主編的《美學概論》的編寫。主要著作有《中國美學思想史》、《春秋前審美觀念的發展》、《中西文化互補論》、《氣化諧和》、《世紀末中國氣功潮》等書,主編《中國美學史資料選編》。其中《中國美學思想史》和《中國美學史資料選編》為新聞出版署“十一五”國家重點圖書。
圖書目錄
序一
序二
自序
楔子
上篇兩種科學的產生
第一章從“氣”的宇宙觀是否科學談起
第一節中西文化交流中最突出的障礙
第二節百多年中西思維比較進程的概述
第三節中西思維比較難以突破的根本原因
第四節投身兩種科學交會的洪流,感受“大時代”的脈搏
第五節從人類思維分合的全過程中探尋兩種科學產生的必然
第六節兩種科學產生的客觀依據——生存中對不同時空物質運動探索的不同
第七節兩種科學產生的主體依據——人的左右腦的不同功能
第八節中國從遠古就走出了一條集兩種科學於一身的獨特之路
第九節明確人類思維兩源,認識兩者之優缺
中篇中西思維文化的對比
第二章西方人重物,中國人重心
第一節西方重物,長期形成一條由物一私慾一對立一鬥爭的認識路線
第二節中國重心,長期形成一條由心一公、善一互愛一和諧的認識路線
第三節當代腦科學開始為中西的“重物”或“重心”的認識進行實證
第四節心與物的辯證互補是人類社會與思維發展的光明大道
第三章西方人重“物”則尚“實”,中國人重“心”則貴“虛”
第一節什麼是實,什麼是虛?
第二節虛——與體驗科學功能態下的特殊感識密切相關
第三節“實”出自“虛”,“內視”(非常規感識)高於“外視”(常規感識)
第四節20世紀實驗科學為神秘的“虛界”做出了一些初步的證明
第五節實虛統一,貫穿人體
第六節實與虛的相反相成、相互轉化
第七節實虛範疇的出現在認識史上的影響
第八節實虛關係認識對審美藝術的影響
第四章西方人重物尚實則重分,中國人重心尚虛則重合
第一節分,分出了實驗科學;合,合出了體驗科學
第二節“分”的哲學是鬥爭哲學,“合”的哲學是和諧哲學
第三節天人之分合——最大的分與合
第四節身心之分合——最基本的分與合
第五節身心之分在西方醫學上有著突出的反映
第六節身心合一的觀點在中國養生、醫療上得到充分體現
第七節分合的不同認識對中西審美文化的影響
第五章西方人重在“子”論,中國人重在“氣”論
第一節分中得“子”,合中得“氣”
第二節懂得二時空隱物質、氣的運化才能進一步懂得生命,懂得感覺與思維
第三節一個藉助推理,一個藉助感悟
第四節從“子”與“氣”的對立到“子”、“氣”的“合一”
第五節“子”與“氣”的對立對中西審美文化的影響
第六章西方人尚實則重智,中國人尚虛則重德
第一節西方人因何尚智——在於實驗科學的突出發展
第二節中國因何重德——在於對身心實踐的異常重視和“氣”的體驗科學的存在
第三節重德與重智由對立走向統一
下篇兩種科學兩種文化兩種世界觀的走向互補
第七章現當代兩種科學的走向互補
第一節實驗科學“由實人虛”帶來了人類認識上翻天覆地的變化
第二節西方實驗科學家向東方求道
第三節實驗科學“由實人虛”的鋒芒所向(之一)——由“物”向“心”的延伸
第四節實驗科學“由實人虛”的鋒芒所向(之二)——由物質向能量信息延伸
第五節兩種科學互補——宇宙觀、價值觀互補的思維文化革命
第六節東方“氣”的體驗科學的迎運騰飛,與實驗科學的“人虛”遙相呼應
第七節“氣”的體驗科學(氣功、中醫、特異功能)與現代科學結合的“東方的科學革命”
第八章從兩種科學的走向互補到兩種文化、兩種世界觀的互補
第一節物質(科技)文化與心性(道德)文化
第二節中國首先要做好兩種文化的互補
第三節兩種文化在當代國際交往中不同影響的顯現
第九章兩種世界觀的互補是人類思維文化革命的靈魂
一、探索人類的世界觀必須站位於兩種科學的高度
二、人類兩種世界觀的互補怎樣才能由自發進入自覺
三、從兩種不同路線到兩種世界觀、價值觀
四、兩種世界觀,一個表現得具體活躍,一個表現得穩定少變
五、以個體、自我為中心的“西方世界觀”的走向輝煌
六、西方世界觀的從“適時”到走向“過時”
七、“西方世界觀”的繼續走向過時
八、當今它又豈止是“過時”?而是“將人類拉向毀滅”
九、唯有兩種世界觀的互補,“才能使人類繼續生存下去”
後記
序二
自序
楔子
上篇兩種科學的產生
第一章從“氣”的宇宙觀是否科學談起
第一節中西文化交流中最突出的障礙
第二節百多年中西思維比較進程的概述
第三節中西思維比較難以突破的根本原因
第四節投身兩種科學交會的洪流,感受“大時代”的脈搏
第五節從人類思維分合的全過程中探尋兩種科學產生的必然
第六節兩種科學產生的客觀依據——生存中對不同時空物質運動探索的不同
第七節兩種科學產生的主體依據——人的左右腦的不同功能
第八節中國從遠古就走出了一條集兩種科學於一身的獨特之路
第九節明確人類思維兩源,認識兩者之優缺
中篇中西思維文化的對比
第二章西方人重物,中國人重心
第一節西方重物,長期形成一條由物一私慾一對立一鬥爭的認識路線
第二節中國重心,長期形成一條由心一公、善一互愛一和諧的認識路線
第三節當代腦科學開始為中西的“重物”或“重心”的認識進行實證
第四節心與物的辯證互補是人類社會與思維發展的光明大道
第三章西方人重“物”則尚“實”,中國人重“心”則貴“虛”
第一節什麼是實,什麼是虛?
第二節虛——與體驗科學功能態下的特殊感識密切相關
第三節“實”出自“虛”,“內視”(非常規感識)高於“外視”(常規感識)
第四節20世紀實驗科學為神秘的“虛界”做出了一些初步的證明
第五節實虛統一,貫穿人體
第六節實與虛的相反相成、相互轉化
第七節實虛範疇的出現在認識史上的影響
第八節實虛關係認識對審美藝術的影響
第四章西方人重物尚實則重分,中國人重心尚虛則重合
第一節分,分出了實驗科學;合,合出了體驗科學
第二節“分”的哲學是鬥爭哲學,“合”的哲學是和諧哲學
第三節天人之分合——最大的分與合
第四節身心之分合——最基本的分與合
第五節身心之分在西方醫學上有著突出的反映
第六節身心合一的觀點在中國養生、醫療上得到充分體現
第七節分合的不同認識對中西審美文化的影響
第五章西方人重在“子”論,中國人重在“氣”論
第一節分中得“子”,合中得“氣”
第二節懂得二時空隱物質、氣的運化才能進一步懂得生命,懂得感覺與思維
第三節一個藉助推理,一個藉助感悟
第四節從“子”與“氣”的對立到“子”、“氣”的“合一”
第五節“子”與“氣”的對立對中西審美文化的影響
第六章西方人尚實則重智,中國人尚虛則重德
第一節西方人因何尚智——在於實驗科學的突出發展
第二節中國因何重德——在於對身心實踐的異常重視和“氣”的體驗科學的存在
第三節重德與重智由對立走向統一
下篇兩種科學兩種文化兩種世界觀的走向互補
第七章現當代兩種科學的走向互補
第一節實驗科學“由實人虛”帶來了人類認識上翻天覆地的變化
第二節西方實驗科學家向東方求道
第三節實驗科學“由實人虛”的鋒芒所向(之一)——由“物”向“心”的延伸
第四節實驗科學“由實人虛”的鋒芒所向(之二)——由物質向能量信息延伸
第五節兩種科學互補——宇宙觀、價值觀互補的思維文化革命
第六節東方“氣”的體驗科學的迎運騰飛,與實驗科學的“人虛”遙相呼應
第七節“氣”的體驗科學(氣功、中醫、特異功能)與現代科學結合的“東方的科學革命”
第八章從兩種科學的走向互補到兩種文化、兩種世界觀的互補
第一節物質(科技)文化與心性(道德)文化
第二節中國首先要做好兩種文化的互補
第三節兩種文化在當代國際交往中不同影響的顯現
第九章兩種世界觀的互補是人類思維文化革命的靈魂
一、探索人類的世界觀必須站位於兩種科學的高度
二、人類兩種世界觀的互補怎樣才能由自發進入自覺
三、從兩種不同路線到兩種世界觀、價值觀
四、兩種世界觀,一個表現得具體活躍,一個表現得穩定少變
五、以個體、自我為中心的“西方世界觀”的走向輝煌
六、西方世界觀的從“適時”到走向“過時”
七、“西方世界觀”的繼續走向過時
八、當今它又豈止是“過時”?而是“將人類拉向毀滅”
九、唯有兩種世界觀的互補,“才能使人類繼續生存下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