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治“鼻淵”

中藥治“鼻淵”,一種治療過程,慢性化膿性上頜竇炎是臨床常見病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藥治“鼻淵”
  • 所屬領域:醫學
慢性化膿性上頜竇炎是臨床常見病之一。其主要表現為:鼻塞、流膿濁涕。齒源性上頜竇炎,因多為厭氧菌感染,鼻涕常有腐臭味,有的患者還伴有反覆咽痛、頭痛記憶力減退等症狀。由於鼻竇黏膜炎症常累及骨膜及骨質,若不即時治療,甚至可並發上頜骨 骨髓炎 等。由於竇口狹窄,不利排泄以及 過敏 性體質等因素,常使本病反覆發作,遷延難愈。
中 醫學 認為,本病屬祖國醫學“鼻淵”範疇。多因患者機體抵抗力下降,衛外不固,邪毒入肺經而化熱,使肺熱熾盛,或濕熱內生郁困脾胃,使之運化失常,致清氣不升,濁陰不降。肺脾胃濕熱循經上蒸竇竅,灼傷氣血而化為膿涕,久病入絡,使鼻竅肌膜、骨質敗壞。治療應以清熱解毒利濕,破堅排膿通竅為大法。筆者自擬鼻淵靈湯臨床治療62例,療效顯著。
基本方藥組成:蒲公英、連翹各20克,升麻、藿香、辛夷花、射干、白芷、露蜂房、皂刺、穿山甲、前胡、葛根、甘草各10克。鼻塞重者加蒼耳子,氣虛者加黃芪,鼻黏膜紅腫甚者加赤芍,嗅覺減退者加石菖蒲。
方中蒲公英、連翹、升麻、射干、藿香清熱解毒利濕,現代醫學證實,蒲公英、連翹均對金葡菌、溶血性鏈球菌、 肺炎 雙球菌等多種致病菌有殺滅作用。穿山甲、皂刺、露蜂房、白芷均有消腫破堅、排膿通竅的作用,其中皂刺、葛根不但能解毒生津、活血通竅,還能引諸藥上行至患處。射干有利咽之功。辛夷花是治鼻淵頭痛、不聞香臭、常流膿涕之要藥。前胡能降氣開泄。升麻能升清陽之氣,二藥配伍,一升一降,祛痰排膿。甘草解毒調和諸藥,使熱毒去,濕濁淨,鼻淵愈。
本病病因複雜,合併症多樣化,對鼻息肉、鼻腔腫瘤等併發症,必須先行手術或其它方法治療,若為齒源性,必須同時治療牙疾。 患者李某,女,46歲。頭痛、鼻塞、低熱、流膿濁涕已十餘年。上頜竇壓痛,檢查可見右側中鼻道有膿性分泌物,X片提示:上頜竇腔密度增高,經服上方7劑而愈。隨訪5年未見復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