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中華鰍
- 拉丁學名:Cobitis sinensis (Sauvage et Dabry,1874)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目:鯉形目
- 科:鰍科
- 亞科:鰍亞科
- 屬:鰍屬
- 種:中華鰍
形態特徵,名稱來源,棲所生態,地理分布,漁業利用,保護現狀,
形態特徵
身體呈側扁延長型,體色黃白或淺黃白,體側中央稍下自鰓後至尾柄中央具約10至15塊淺褐或褐色方形大斑,而上半背部自頭至尾柄有淺褐或褐色不規則或蟲蝕狀散斑,頭側從吻至眼前緣具一條顯著褐色條紋,花紋在各個體間均有變異,在尾鰭基部上方具一明顯黑斑,具3對須(吻須2對,口角須1對),側線短且不完整,僅由鰓後至胸鰭末端。兩性異型較明顯,繁殖季節第二性徵(副性徵),成熟者雄性明顯瘦小,胸鰭末端尖長,胸、腹鰭均較大,雌性體型大,腹部脹白,胸鰭末端圓鈍。
名稱來源
中華鰍是1874年,由法國動物學家薩維奇(HenriSauvage,1842-1917)與法國魚類學家蒂爾森特(Claude-Philibert Dabryde Thiersant,1826-1898),在《自然科學編年史》第1卷第5期中的論文“有關中國淡水魚類的記述”,根據采自四川西部的標本,以中華鰍的學名首次被記載。
香港有關中華鰍的文獻,是中國魚類學家林書顏在1949年的《香港漁業研究站學報》第2卷中,以長吻花鰍之名記載。
鰍屬,是在1758年,由歐洲瑞典植物學家林奈(CarolusLinnaeus,1707-1778),在《自然系統》第10版中,根據他采自歐洲,於同著上發表的花鰍作模式種而建立。
本種的先定同物異名(seniorsynonym)為Cobitissinensis。
棲所生態
初級淡水魚。常見於低海拔,水質較清之河川、湖泊砂泥底之淺水域。以濾食砂泥中之植物碎屑、藻類及其它小生物為生。
地理分布
廣泛分布於歐亞大陸。中國台灣主要分布於中央山脈以西之低海拔水域。
漁業利用
魚體較小,食用價值低,但其體色花紋富變化,可飼養成觀賞魚。
保護現狀
中華鰍在香港的野生種群,與泥鰍不同,天然群落及個體數量均極少,暫未有外地引入個體的記錄,相信現存本港所有群體屬於本地原生,沒有引入個體混合的情況。國內廣泛棲息於各水系,平均達十多公分,最大者雌性可達十五、六公分。香港的魚類相組成中,屬於下游上段至中游上段的代表性種類,雖然產量少,但雜食性,能翻鬆底質泥沙,疏通流水,有效降低泥中沼氣及河床有機物之積聚。此外,其對水質污染非常敏感,容易滅絕,是精確的環境變化指標物種。過去二十年,中華鰍野生個體數目劇減,有顯著的區域性滅絕現象,情況極為嚴重。引致危害的最大因素,有各水庫集水區于山腰截水所致的中上游以下河段的嚴重乾涸,以及頻密山火毀滅山坡植被,水土保持功能失效所導致的突發性水質惡變及種種後遺症(如:山泥傾瀉、焦土成份被雨水帶入河溪等)。這兩類人為因素,不但中華鰍,對眾多香港各河溪生物也是存亡的直接關鍵,應儘快予以改善。現今科技進步生活富裕,作為後來遷入的人類,是時候為本地原居民的眾多野生生物謀劃一下,應如何減低任何不必要的人為破壞,幫助復原它們的居所,望政府與市民合力保護郊野,讓這些美麗的山澗居民可再復現於眾市民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