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長江文化大系51:古河今貌·長江流域的人工運河

中華長江文化大系51:古河今貌·長江流域的人工運河

《中華長江文化大系51:古河今貌·長江流域的人工運河》是2013年長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家華、羅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華長江文化大系51:古河今貌·長江流域的人工運河
  • 作者:周家華、羅軍
  • 出版社:長江出版社
  • ISBN:978754922124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中華長江文化大系51:古河今貌·長江流域的人工運河》在參考和吸收前人和學者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以較為開闊的視野和較為獨特的視角,通過對涉及運河的歷史事件、著名人物、典故傳說、名城古鎮、風土人情、文藝作品、科技地理、航運文化的取捨和提煉,勾勒、梳理了長江流域運河的來龍去脈和前世今生。反映了這些運河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由盛到衰,再由衰到興的歷史過程,探討了運河古今流變、興盛衰落的規律和特點,即:政治和軍事目的催生了運河的萌芽;南北漕運的需求促進了運河的繁榮:政治中心的確定改變了運河的走向;封建王朝的沒落導致了運河的衰敗;新中國的誕生加快了運河的復興。全書涉及運河的政治、經濟、軍事、社會、文化、生態、世界背景等方方面面,全面展示了運河的深邃內涵和萬千景象。《中華長江文化大系51:古河今貌·長江流域的人工運河》的第一章,對古往今來中華大地的人工運河作了全景式的描述,對運河的成因、歷史、走向和文化作了提綱挈領的概述。最後一章以紀實的筆觸,記錄了中國大運河作為中國2014年推薦項目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這一重大事件。全書各章都記述了從國家到沿河城市保護與管理運河的所作所為,展望了運河的發展與前景。

圖書目錄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章 運河古今
第一節 源遠流長的運河歷史
一 何出運河
二 全景運河
三興衰運河
第二節 蔚為壯觀的運河路線
一 運河枕山
二 運河連湖
三 運河通海
第三節 豐富多彩的運河文化
一 運河融通文化
二 運河孕育文化
三 運河遺存文化
第二章 江漢運河
第一節 揚水運河——楚國問鼎中原的水道
一 孫叔敖——溝通江漢第一人
二 楚莊王——南方問鼎第一王
三 楚都郢——運河直通第一城
第二節 江漢水道——史上繼往開來的拓展
一 西晉——開揚口通零桂
二 北宋——鑿荊襄通南北
第三節 南北匯流——漢江連通河渭的嘗試
一 湯子印——鑿褒斜河谷欲引漢水
二 唐崔浞——辟丹灞運道難引丹水
三 清康熙——掘襄潼運河擬通楚漕
第四節 水到渠成——當代江漢運河的誕生
一 江漢運河十年開鑿
二 “引江濟漢”開工興建
第三章 湘桂運河(靈渠)
第一節 地靈人傑.運河始成
一 興安縣——靈渠發源之地
二 秦始皇——靈渠始成之帝
第二節 巧奪天工,渾然天成
一 捨近求遠——選址之巧
二 當世一絕——渠道之巧
三 千年不潰——堤壩之固
第三節 薪火相傳,四賢接力
一 劈山開嶺——史祿首鑿靈渠
二 繼疏於漢——馬援改進靈渠
三 奇思妙想——李渤完善靈渠
第四節 聲名遐邇,古渠新顏
一 保護開發——古老靈渠呈現生機
二 存毀之間——靈渠詞碑逃過兩劫
三 任重道遠——湘桂運河遠景可期
第四章 贛粵運河
第一節 百家爭鳴——一石激起的千層波瀾
一 開鑿運河不如興建鐵路
二 連通兩江造福兩省百姓
第二節 溝通南北——為通航還是為灌溉
一 梅關古道不堪重負
二 南越古國鎖關封道
三 皇帝御批浚河暢流
第三節 紙上談兵——打破常規的超級奇想
一 自然天成的對接河口
二 便捷互惠的水運通道
三 跨越時空的夢幻首航
第四節 步履維艱——一蹴難就的漫長過程
一 中流砥柱——贛粵運河的脊樑
二 可圈可點——贛江航道的整治
三 前景可盼——贛粵兩省的推進
第五章 蕪申運河
第一節 吳楚交戰——古人開鑿蕪太運河
一 子胥開運河溝通江湖
二 東吳鑿兩瀆貫通江南
第二節 世事難料——蕪太運河時通時斷
一 台蒙興築五堰蓄水通舟
二 明朝浚深運河保全金陵
三 東壩興廢見證運河興衰
第三節 捷徑水道——一河貫通皖蘇浙滬
一 將弧線拉直——運河船舶可直達上海
二 為長江分流——適航船舶將湧向運河
第四節 風生水起——安徽實施“一號工程”
一 提議逾百年——安徽全力推進運河工程
二 三江交匯點——蕪湖規劃多條運河線路
第五節 你追我趕——江蘇加快運河整治
一 常州市——為運河升級
二 宜興市——搬運河出城
三 高淳縣——以運河為生
第六章 江淮運河
第一節 夾在江河之間的河流
一 淮河主幹細支通達三省
二 黃河奪淮改變乾支走向
第二節 溝通江淮兩水的捷徑
一 襟江帶湖——舟楫雲集話淝水
二 兩軍對壘——前秦東晉戰淝水
第三節 繁榮江淮水道的古城
一 揚州——江淮水道的源頭
二 淮陰——江淮水道的轉軸
三 泗州——江淮水道的咽喉
四 壽縣——江淮水道的門戶
第四節 打通南北水道的先驅
一 魏國——挖鴻溝連線黃淮
二 吳國——開菏水進軍中原
三 曹操——掘河道溝通江淮
第五節 描繪引江濟淮的宏圖
一 豐枯懸殊——淮河缺水需濟
二 三水人湖——長江引水有路
三 江淮連通——綜合效益可期
第七章 京杭運河
第一節 偃波息瀾的京津運河
一 消亡——只剩憑弔遺址的通惠河
二 斷航——僅供排水泄洪的北運河
三 淤塞——成為都市景觀的南運河
第二節 屢遭黃泛的山東運河
一 兩水貫魯西——魯運河引蓄分排
二 一河興多鎮——魯運河畔明星城
三 北涸南行舟——魯運河生死狀態
第三節 流金淌銀的蘇北運河
一 被黃淮兩水纏繞的河道
二 為北煤南運擴建的通道
三 經疏通擴張形成的水網
第三節 鳳凰涅槃的蘇南運河
一 整治之前百病纏身
二 持續治理煥然一新
三 船民經歷兩重天地
四 航道變成綠色走廊
第五節 延伸到海的浙江運河
一 經穿緯插,輻射成網
二 三堡船閘,連線錢塘
三 浙東運河,延至東海
第八章 運河申遺
第一節 三個老人拉開申遺序幕
第二節 35個城市追求一個目標
一 《杭州宣言》振聾發聵
二 申遺難度前所未有
第三節 他山之石開啟國人心智
一 法蘭西米迪運河的精心維護
二 加拿大里多運河的獨特管理
三 比利時中央運河的持續擴建
第四節 保護遺存,江浙千方百計
一 江蘇——保遺存運河屢次改道
二 浙江——護古蹟不惜增加投入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總後記

作者簡介

周家華,1951年3月出生,湖北洪湖人。副研究員、主任記者。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會員、湖北省攝影家協會會員。曾任中國水運報社記者、編輯部主任、副社長;中國交通報社駐長航局記者站站長;長江航務管理局黨委宣傳部部長;《長航論壇》、《長江航運》雜誌主編。在30年的新聞宣傳工作中,寫下了百萬餘字的新聞、文學作品,拍攝了數千幅照片。1993年,作為全國交通記者協會推薦的唯一人選,參加了全國首屆“鄒韜奮新聞獎”的評選。1995年和2008年,其新聞文學作品選集《滄海擷浪》、攝影作品選集《鏡頭視野》先後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和長江出版社出版。
  羅軍,1971年生,畢業於大連海事大學交通運輸管理工程專業,工程碩士學位,高級工程師。現任重慶海事局紀委書記。一直從事長江航運研究和行政管理工作,曾組織參與充分發揮長江黃金水道作用專題調研和長江黃金水道與國際航運峰會,參與交通部和沿江七省二市“合力建設黃金水道,促進長江經濟發展”座談會籌備及材料起草工作,組織編輯出版《長江黃金水道峰會專刊》、《聚焦長江黃金水道》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