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電話傳令排舊址歸入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瑞金革命遺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電話傳令排舊址
- 批次:第一批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電話傳令排舊址歸入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瑞金革命遺址。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電話傳令排舊址歸入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瑞金革命遺址。地理位置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電話傳令排舊址位於瑞金城東北5千米的葉坪鄉葉坪村,建於1915年,占地112平方米,土木結構,...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電話總機室舊址位於瑞金市葉坪鄉葉坪老村,原是民房。土木結構,懸山頂建築,坐東南朝西北,整棟建築排房5間,右二和右三間為電話總機室舊址,其餘房間為民眾住房,舊址占地面積53平方米。臨時中央政府電話總機室1931年11月在此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電話總機室舊址位於瑞金市葉坪...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即“中央工農民主政府”,簡稱“中華蘇維埃政府”。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中央蘇區建立的中央政權機關。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召開的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宣告成立,由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63人組成中央執行委員會,毛澤東為主席,項英為副主席。大會決定將瑞金改為瑞京...
瑞金雲石山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舊址,雲石山在瑞金市西18公里處,是一個高不足百米,方圓不足千米的獨立小山頭。雲石山上的雲山古寺,是一幢江南建築風格的庭院式普通民房。1934年7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人沙洲壩遷到這城。保護 在瑞金雲石山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舊址這裡辦公和居住的有中央執行委員會...
在大禮堂的門首上方還嵌著黃亞光書寫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大禮堂”17個楷書大家和他設計的地球儀圖案。“二蘇大會”1934年1月22日至2月1日,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在大禮堂內召開,出席大會的正式代表693人,候補代表83人,旁聽代表1500人左右,每個代表都領到兩本油印小冊子,那就是毛主席寫的《...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警衛營舊址位於江西省瑞金市葉坪革命舊址群內,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概述 近現代(1931-1933年)重要史跡,歸入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瑞金革命遺址。該舊址為當地當年人的,建於明代,大廳朝向西南,磚木結構,分上、下廳,中有天井,側有橫門,建築面積846平方米。紅軍長征後遭...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舊址,簡稱中革軍委舊址,原為劉氏宗祠,位於江西省瑞金市葉坪鄉洋溪村。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舊址位於江西省瑞金市葉坪鄉洋溪村,原為劉氏宗祠,占地面積約227平方米。朱德、王稼祥、葉劍英曾在劉氏宗祠(上祠)辦公或居住。舊址建築坐東北朝西南,二廳一井,磚木結構...
瑞金沙洲壩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大禮堂舊址,召開過“二蘇大會”,由“二蘇大會”準備委員會監造,錢壯飛擔任圖紙設計,總務廳主任袁福欽組織實施,並在江西和福建各選調了200多名技術人員和建築工人擔任大禮堂的具體施工任務。舊址介紹 1933年4月,臨時中央政府從葉坪搬遷到瑞金沙洲壩後,為召開“二蘇大會”,決定...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駐西北辦事處,簡稱西北辦事處。1935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在甘泉縣下寺灣召開政治局會議,討論了中央對外名義和組織分工問題,決定對外使用中共西北中央局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西北辦事處的名義開展各項工作。博古擔任西北辦事處主任。11月7日,張聞天、博古等率中央機關進駐西北革命根據地...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對外宣言》布告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對外宣言》布告,是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紀念館鎮館之寶。文物鑑賞 該布告見證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的成立和工農民主政權的誕生,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總金庫舊址和中央革命博物館舊址 簡介 近年來,瑞金在大力推進創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名城的同時,提出打造國內外著名的紅色旅遊名城戰略,為中央革命根據地歷史博物館新館建設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按照“帶動、突破、崛起、興市”的思路,圍繞“融入紅色旅遊、聯通中央蘇區、承接教育基地、呼應社會需求”的發展...
共出版圖書97種、刊物17種。因史料湮沒,實際出版的種數遠不止此。此外,還出版大小報紙34種,其中,報發行0.3~4萬份以上;《青年實話》發行2.8萬份;《鬥爭》僅在江西蘇區每期發行2.71萬份;(中國)發行1.73萬份。配圖 張人亞(1898-1932) 瑞金 葉坪 中央出版局、中央印刷局舊址 ...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的派出機關。1934年10月,中央和紅軍主力長征後,在中央革命根據地設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辦事處,又稱南方辦事處,陳毅任主任,梁柏台任副主任,謝然元任秘書長,汪金祥任政治保衛局局長。1935年12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變更為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臨時...
中央蘇區發展到包括28個縣境、擁有15座縣城,總面積5萬多平方千米,人口達250多萬的全國最大的蘇區。1931年11月,第一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在瑞金舉行,宣布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並選出63人組成中央執行委員會,毛澤東任主席,項英、張國燾任副主席。大會制定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明確蘇維埃...
《中國共產黨成立四十周年》是原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40周年,於1961年7月1日發行的紀念郵票,全套5枚,志號為紀88。《中國共產黨成立四十周年》5枚郵票分別選擇中共“一大”會址、南昌“八一”大樓、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舊址、延安寶塔山、北京天安門作為主圖,全套面值0.72元。發行...
1931年11月7日至20日,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江西瑞金葉坪舉行,宣告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大會選舉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項英、張國燾等63人為中央執行委員。隨後召開的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選舉毛澤東為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人民委員會主席。代表大會通過憲法大綱以及土地法、勞動法和婚姻法等...
中華蘇維埃國家銀行舊址位於紅花崗區老城楊柳街口。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舊址原是國民黨黔軍25軍副軍長猶國才的私宅,建於二十世紀20年代末,坡屋頂、小青瓦、穿斗屋架,具有典型的黔北民居建築特點。1931年11月2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執行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決定籌建國家銀行。舊址 這裡是江西瑞金,中華...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主席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的最高領導人。該職務設定於1931年11月舉行的中華工農兵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由全蘇大會閉會後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最高政權機關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選出。1937年9月,隨著中華蘇維埃國家政權形式的結束,該職務取消。1931年11月19日,中華...
紅色中華通訊社舊址位於江西省瑞金市。紅色中華通訊社是我黨在根據地創建的第一個通訊機關,成立於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期間,是新華社的前身。紅中社成立之初設紅色中華新聞台,用無線電對外播發新聞。1931年12月11日,紅中社開始印刷發行臨時中央政府的機關報《紅色中華》,並組成了《紅色中華》編委會。此後...
在中央出版局管理下,中央蘇區出版發行了大量黨政軍、經濟、文教衛生報刊書籍,其中書籍達400多種,報刊130餘種。舊址概要 全稱: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中央出版局 地理位置:江西省瑞金市 歷史價值:物質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近現代重要史跡及建築 歷史沿革 中央出版局全稱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
第一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會址,原是謝氏宗祠,已有幾百年的歷史,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的誕生地和1931年11月至1933年4月的駐地。1931年11月7日,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這裡隆重召開。來自閩西、贛東北、湘贛、湘鄂西、瓊崖、中央蘇區等根據地紅軍部隊,以及在國民黨統治區的全國總工會、全國海員總...
和工農檢察委員會主席組成,負責指揮全國政務。其下設外交、勞動、土地、軍事、財政、國民經濟、糧食教育、內務、司法各人民委員部和革命軍事委員會、工農檢察委員會、國家政治保衛局。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於1934年10月撤離江西蘇區,1935年10月轉移至陝甘蘇區,1937年9月22日宣布取消,此制遂自行中止。
中國共產黨和蘇維埃政府領導的反腐敗鬥爭由來已久。早在1929年召開的古田會議,就提出了反腐敗,指出必須糾正黨內的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克服官僚主義等不良現象,密切黨群關係。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毛澤東當選為政府主席。在臨時中央政府下面,成立了中央工農檢察部。它猶如一把利劍,在...
臨時中央政府電話總機室舊址(葉坪)紅軍無線電總隊、紅色中華新聞社舊址(葉坪)軍委無線電學校舊址(洋溪)中央軍委通信材料廠舊址(下陂塢)中國工農紅軍通信學校舊址(坪山崗)軍委三局舊址(烏石壠)毛澤東當年使用過的電話機 中央電話局電話總機舊址(沙洲壩馬薺塘)蘇維埃郵票 蘇區時期印花票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人民委員會工農檢查...
瑞金被稱為中國的“紅色故都”。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瑞金是中央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同時也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所在地。現建有瑞金革命紀念館。瑞金革命遺址主要集中在葉坪、沙洲壩、烏石壠、雲石山等地。葉坪在瑞金東北月六公里處,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就在這裡召開,中央工農民主政府舊址也也...
1953~1959年,對舊址進行維修和復原。1983~1985年,再次全面修繕,大部分舊址都有專人管理。文物遺存 瑞金革命遺址包括葉坪、沙洲壩等地的舊址和紀念建築物共15處。葉坪在城東北 5公里。1931~1933年(民國二十~二十二年)中共中央駐此。革命舊址有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中共蘇區中央局舊址以及紅軍烈士紀念塔...
1931年11月25日 成立以朱德為主席,王稼祥、彭德懷為副主席的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簡稱中革軍委)1931年11月25日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發布通令,成立以朱德為主席,王稼祥、彭德懷為副主席的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簡稱中革軍委)。中革軍委統一領導和指揮全國的紅軍,特別是中央紅軍。並建立以葉劍英為總參謀長的...
寧都有國民黨第二十六路軍起義指揮部舊址,1931年12月14日,國民黨第二十六路軍在此宣布起義,被收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第五團,壯大了中央紅軍的武裝力量。舊址為一幢二層磚木結構西式樓房,現為寧都起義紀念館。興國縣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央蘇區的主要組成部分,當時的興國蘇區只有23萬人口,其中有8萬多...
江口會議,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共蘇區中央局於1932年3月,在江西贛州江口召開的一次會議。其內容是討論中央紅軍的行動方針問題。背景介紹 1932年3月上旬,中革軍委致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請在瑞金城郊東華山養病的毛澤東暫停休養,趕赴贛州前線參與軍事決策。3月8日上午,毛澤東到達贛縣的江口附近的中革軍委...
在南線,國民黨粵軍陳濟棠部在付出重大傷亡奪取中央蘇區南大門筠門嶺後,遲遲徘徊不前。為了達到“既消滅紅軍,又吃掉粵軍”這一“一石二鳥”的目的,蔣介石指令陳濟棠從南面進犯中央蘇區,企圖打開中央革命根據地的南大門,威脅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所在地——瑞金。南路軍總司令陳濟棠對蔣介石“一箭雙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