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是《中華藝術通史》的第七卷。五代十國的小朝廷藝術承遞著晚唐的餘緒,畸形繁榮,並在遞嬗中出現新的氣質、風格與形式。宋朝乘時而起,新的文化凝聚點在新的政治經濟基礎上形成,醞釀出宋代藝術的一代繁盛。宋代雖然在疆土、國運、氣勢、境界方面不如漢唐的博大開闊、沉雄渾厚,然而它卻以鬱郁乎文哉的君子風範、厚積薄發的文化修養、幽雅醇清的藝術氣質、豐富細膩的審美感受.通過全面而又極富時代特色的創造,修建起一所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燦爛無比的藝術殿堂。宋代的詩、詞、古文、書法、山水花鳥畫、瓷器、建築、園林皆繼承前人而臻於完善:市井文化的繁榮則帶來通俗文藝的極端興盛,後世一切通俗文藝品種幾乎都在此時產生.小唱、鼓子詞、諸宮調、詞話、講史、說經、雜劇、南戲、傀儡戲、影戲、版畫、招貼畫、話本、劇本、詞曲本、小泥塑,應有盡有,這在中國藝術史上造成一個大的轉折。而那些與宋朝形成南北對峙之勢的北方民族,遼、西夏、金則在與中原文化的交往中汲取了豐富的藝術汁液,創造出本民族藝術的獨特風格,金朝並在最終入主中原之後,把宋朝市井藝術推向了新的高峰。
基本介紹
- 書名:中華藝術通史(五代兩宋遼西夏金卷上)
- 作者:廖奔
- ISBN:9787303077069
- 頁數:383
- 定價:180.00
- 出版社: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 2006-6
- 裝幀:精裝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節 傳統社會的轉型/3
一、一種嶄新物質文化生活的展開/3
二、文化人集團的壯大/5
三、市民階層的崛起/8
四、南北文化的趨同性與變異/10
第二節 文化環境的變遷/12
一、三教合一與理學的奠定/12
二、內趨性文化心理結構的形成/16
三、文治爛然的朝代/18
第三節 藝術土壤與藝術嬗變/22
一、繁榮的市井文化生活/22
二、興盛的士大夫藝術生活/25
三、藝術的嬗變/29
第四節 時代審美特徵與藝術成就/36
一、從盛唐氣象到纏婉宋風/36
二、由形象氣勢到意態神韻/38
三、雅俗分途,審美二極/4l
四、藝術的綜合趨勢/47
五、百川匯聚之勢的形成與對後世的開啟/48
第一章 表演藝術的時代性輝煌
第一節 承上啟下的五代十國宮廷藝術/53
一、後唐莊宗/54
二、吳、南唐、吳越/55
三、前蜀/56
第二節 宋朝宮廷宴樂的盛大/58
一、北宋宮廷宴樂機構的設立/58
二、北宋宮廷宴樂的盛景/59
三、宮廷和官方表演與民間的滲透/60
四、南宋樂部機構的精簡/62
第三節 市井藝術的崛起/64
一、城市構造的市井化/64
二、汴京瓦舍勾欄的產生/65
三、臨安瓦舍勾欄的繼起/68
四、表演與創作組織的建立/70
第四節 各民族表演藝術及其交流/73
一、遼國表演藝術/73
二、西夏表演藝術/74
三、金國表演藝術/76
第二章 精彩紛呈的民間舞蹈
第一節 宋、遼、西夏、金舞蹈概述/8l
一、民間舞蹈的大發展/8l
二、宋代宮廷樂舞的成就/82
三、宋人建立舞蹈審美範式的渴望/83
四、周邊地區舞蹈的發展/84
第二節 瓦舍勾欄舞蹈的蓬勃興旺/85
第三節 城鄉舞隊之舞/90
一、城鄉舞隊之名/90
二、舞隊的表演形態和藝術特色/91
三、宋代舞隊部分節 目/93
第四節 祭祀和娛樂之舞/97
一、祭祀樂舞/98
二、娛樂性樂舞/100
第五節 南方少數民族舞蹈的獨立發展/103
一、瑤、苗等族民俗歌舞/103
二、壯族民俗舞蹈/106
三、黎族民俗舞蹈/108
第三章 宮廷舞蹈的歷史性轉折
第一節 五代十國舞蹈簡況/111
第二節 宋代宮廷舞蹈/116
一、宋代宮廷宴樂的種類/116
二、宋代宮廷大曲的基本曲式與數量/117
三、歌舞大曲的發展/119
四、宋代大曲表演的具體實例/121
第三節 宮廷、貴族宴樂中的隊舞/130
一、宮廷隊舞/130
二、宮廷其他宴樂舞蹈/135
三、貴族家的小型隊舞/136
第四節 宋代宮廷的雅樂舞蹈及舞譜/138
一、宮廷雅樂舞蹈/138
二、五代和兩宋的舞譜/139
第五節 遼、西夏、金舞蹈的多元發展/145
一、遼代舞蹈/145
二、西夏舞蹈/146
三、金代舞蹈/147
第四章 說話藝術的歷史性輝煌
第一節 勾欄說唱概述/151
第二節 實力最雄厚的說唱技藝:說話/157
第三節 最受歡迎的說話技藝:小說/168
第四節 與“小說”分庭抗禮的講史/175
第五節 俗講的孑遺:說經、說參請、說諢經/181
一、說經/181
二、說參請/182
三、說諢經/183
第六節 說話技藝的附庸:合生、商謎、說諢話/184
一、合生/184
二、商謎/185
三、說諢話/186
第七節 研究說話的珍貴資料: 《醉翁談錄》 /188
第五章 說唱藝術的市井化展開及其繁榮
第一節 傳統的歌唱技藝:小唱、嘌唱、唱令曲小詞/193
一、小唱/193
二、嘌唱/195
三、唱令曲小詞/196
第二節 瓦合中的流行歌曲:唱賺/199
第三節 源於商業吆喝的叫聲和說唱貨郎兒/206
一、叫聲/207
二、說唱貨郎兒/209
第四節 有說有唱諸宮調/216
第五節 《劉知遠》與《西廂記》諸宮調/223
一、《劉知遠諸官調》/224
二、《西廂記諸宮調》/226
第六節 文人技藝鼓子詞/230
第六章 戲曲演出占據表演藝術的中心地位
第一節 五代、宋、遼、金戲曲概述/239
一、走向成熟的戲曲/239
二、戲曲種類概貌/240
三、戲曲演出占據表演藝術的中心地位/242
第二節 雜劇的變遷/244
一、五代優戲/244
二、北宋雜劇/245
三、南宋雜劇/248
四、遼朝雜劇/251
五、金代雜劇/252
第三節 雜劇表演手段的初步綜合/255
一、結構體制/255
二、角色體制/257
三、音樂體制/257
四、表演體制/259
第四節 雜劇內容的社會化/261
一、政治諷刺/26l
二、廣泛的社會內容/262
第五節 雜劇表演的美學追求/264
一、喜劇性/264
二、諷喻性/265
三、突發性/266
第六節 傀儡戲的發展/267
一、源起/267
二、分類/268
三、余說/272
第七節 影戲的產生/274
一、一種新興的戲劇種類/274
二、演出/276
第七章 成熟的綜合性舞台藝術——南戲的形成
第一節 南戲的興起與發展/28l
一、南戲的興起/28l
二、南戲形成的地域文化基礎/283
三、南戲的發展/286
第二節 南戲的體制/288
一、演出體制/288
二、角色體制/292
三、音樂體制/294
第三節 南戲的內容/297
一、現存劇目內容/298
二、生旦傳奇模式/300
第四節 中國戲曲舞台藝術特徵的初步形成/302
第八章 音樂的廣泛開拓
第一節 市民音樂/309
一、市井音樂活動/309
二、民歌與民間小曲/311
第二節 宮廷音樂/315
一、雅樂/315
二、燕樂/322
三、鼓吹樂/324
四、大曲音樂/326
第三節 曲子詞與文人音樂/328
一、曲子詞的發展基礎/328
二、曲子詞的音樂形態/329
三、曲子詞的作家與作品/332
第九章 多民族音樂的發展
第一節 遼音樂/339
一、民間音樂/339
二、宮廷音樂/343
三、樂器/347
第二節 西夏音樂/349
一、民間音樂/349
二、宮廷音樂/352
第三節 金音樂/355
一、民間音樂/355
二、宮廷音樂/356
第四節 樂器與器樂/359
一、五代器樂/359
二、樂器的發展/360
三、器樂民間化/361
四、宮廷器樂演奏/362
五、琴樂/363
六、福建南音/368
第五節 樂律學成果/370
一、工尺譜/370
二、蔡元定及其十八律/372
第六節 音樂理論與音樂美學/373
一、沈括《夢溪筆談》中的音樂思想/373
二、陳暘《樂書》中的音樂思想/374
三、王灼《碧雞漫志》中的音樂思想/375
四、鄭樵《通志·樂略》中的音樂思想/376
五、朱熹的音樂思想/377
六、張炎的音樂思想/378
參考文獻/379
後記/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