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繡線梅(植物)

中華繡線梅(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中華繡線梅(學名:Neillia sinensis Oliv.)是薔薇科繡線梅屬植物,灌木,高達2米;小枝圓柱形,無毛,幼時紫褐色,老時暗灰褐色;冬芽卵形,先端鈍,微被短柔毛或近於無毛,紅褐色。葉片卵形至卵狀長橢圓形;葉柄微被毛或近於無毛;托葉線狀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全緣,早落。頂生總狀花序,花梗無毛;花直徑6-8毫米;萼筒筒狀,外面無毛,內面被短柔毛;萼片三角形;花瓣倒卵形,淡粉色;雄蕊10-15,花絲不等長,著生於萼筒邊緣,排成不規則的2輪;心皮1-2,子房頂端有毛,花柱直立。蓇葖果長橢圓形,外被疏生長腺毛。花期5-6月,果期8-9月。

分布於中國河南、陝西、甘肅、湖北、湖南、江西、廣東、廣西、四川、雲南、貴州。生長於海拔1000-2500米的山坡叢林、山坡、山谷或溝邊雜木林中。

樹態清秀,葉形美麗,花開似雪,果赤如丹,觀賞價值高,是集觀葉、觀花、觀果為一體的優良園林綠化、美化樹種。根入藥,利水除濕,清熱止血。用於治療水腫,咳血等症。

(概述圖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主要變種,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繁殖方法,播種繁殖,分株繁殖,栽培技術,自然條件,選地整地,水肥管理,主要價值,觀賞,藥用,

形態特徵

灌木,高達2米;小枝圓柱形,無毛,幼時紫褐色,老時暗灰褐色;冬芽卵形,先端鈍,微被短柔毛或近於無毛,紅褐色。
葉片卵形至卵狀長橢圓形,長5-11厘米,寬3-6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圓形或近心形,稀寬楔形,邊緣有重鋸齒,常不規則分裂,稀不裂,兩面無毛或在下面脈腋有柔毛;葉柄長7-15毫米,微被毛或近於無毛;托葉線狀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先端漸尖或急尖,全緣,長0.8-1厘米,早落。
頂生總狀花序,長4-9厘米,花梗長3-10毫米,無毛;花直徑6-8毫米;萼筒筒狀,長1-1.2厘米,外面無毛,內面被短柔毛;萼片三角形,先端尾尖,全緣,長3-4毫米;花瓣倒卵形,長約3毫米,寬約2毫米,先端圓鈍,淡粉色;雄蕊10-15,花絲不等長,著生於萼筒邊緣,排成不規則的2輪;心皮1-2,子房頂端有毛,花柱直立,內含4-5胚珠。蓇葖果長橢圓形,萼筒宿存,外被疏生長腺毛。花期5-6月,果期8-9月。
中華繡線梅原有腺果變種或變型,現已與該種合併,因該種的萼筒在花期不具腺毛,而到達果期腺毛逐漸伸長,全部都有腺毛,這是該種的特點。

主要變種

中文名稱學名形態特徵產地生境
中華繡線梅尾尖葉變種
Neillia sinensis Oliv. var. caudata Rehd.
葉片分裂較深,基部一對裂片較長,先端尾狀漸尖;花梗長2-3毫米;萼筒長8毫米,具腺毛,萼片先端尾狀漸尖。
分布於中國雲南東南部,生長於海拔2000-2100米的地區。
中華繡線梅滇東變種
Neillia sinensis Oliv. var. duclouxii (Card. ex Vidal) Yu
葉片分裂較淺,裂片先端急尖或圓鈍,花梗長1-2毫米,萼筒長7-8毫米,具稀疏腺毛,萼片先端短尖。
分布於中國雲南東北部,生長於海拔2000米的地區。
(參考資料:)

生長環境

野生植株大多生長在海拔1000-2500米之間的山坡,深谷、溝邊、溪畔的混交林,或灌木叢中,因而性喜溫暖的陽光照射,也能耐陰、耐寒冷,要求在土層肥厚、富含有機質、疏鬆透氣的砂質土壤中生長。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於中國河南、陝西、甘肅、湖北、湖南、江西、廣東、廣西、四川、雲南、貴州、重慶、寧夏。

繁殖方法

中華繡線梅,可用選育良種的方法,進行播種繁殖。如果需要的種苗不多,也可採用分株的方法進行無性繁殖。

播種繁殖

中華繡線梅的優良品種,是通過雜交育種的選擇,去劣存優,在花型、花色、香味等方面進行選擇,選出優良的單株,經過繁殖試驗,待其優良性狀穩定後,再行繁育和推廣。
在中華繡線梅的開花季節,對已經選定的優良品種精心蒔養,作為繁殖的父本和母本,待兩者花蕾膨大後,首先剪去母本花辦上部,用鑷子去掉雄蕊,然後用透明紙袋將雌蕊柱頭套上,以防自然授粉。在父本花蕾將要開放前,用鑷子取其雄蕊花粉,放人潔淨的瓷質盤中,切勿混雜、待花粉散開,雌蕊柱頭呈現鮮明、濕潤、具有光澤狀時,用毛筆蘸上花粉授於柱頭上,為了授粉保險,隔1、2日後再授粉一次。授粉後再用透明紙袋將母本花朵套上,待果托發育膨大,花辦殘留部分乾枯脫落後,便可去掉紙袋,使其見光透氣,旺盛生長。
中華繡線梅,經過人工授粉後,要精心進行水肥和光照的管理,防治好病蟲害,保證瞢莢果正常的生長發育。8-9月果實成熟後,要及時採收。所謂瞢莢果,它是一種單室多籽,成熟後果實僅一面開裂。瞢莢由單心皮或離心皮所構成。釆收後晾曬於通風乾燥處,待其果殼開裂後便可取出種子。如果不具備播種條件,種子可用紗布袋貯藏起來,待到次年3-4月再播。
中華繡線梅的播種,首先要挑選排灌條件良好的地方,潑施有機肥料和堆積的乾雜肥,再進行深翻,把肥料壓人土壤中,然後耙細整平製作苗床。床上再填10-15厘米厚的森林腐葉土。為了減少病蟲害,基質必須進行藥物消毒,一般可用0.3%的代森鋅水溶液噴灑消毒,覆蓋塑膠薄膜,48小時後打開曝曬數日,使可填人苗床備用。播種前,用45℃左右的溫水,浸泡種子48小時,然後撈取沉於盆子底部的充實飽滿的種子,撒播在苗床內,覆土蓋住種子,把水噴透,床上覆蓋稻草,促進種子萌發。
中華繡線梅播種以後,要經常檢查土壤的濕潤狀況,及時補充水分,一般每隔1天就要噴透水一次,這樣土壤中水分充足,種子吸足水後萌發快;中華繡線梅種子萌發的溫度為25-30℃,有些地區播種後還會出現倒春寒,蒔養者可用塑膠薄膜覆蓋,苗床溫度就可得到保證。小苗出土以後,要揭去覆蓋物,使之透氣見光,真葉長出時,可用0.1-0.2%的磷酸二氫鉀水溶液,進行有效噴拖,每十天半月一次,連續3-4次,促進幼苗健壯生長。

分株繁殖

中華繡線梅栽培數年以後,可從基部發出較多的櫱芽,這些芽枝生長較快,並且大部分基部都能長出生活根。蒔養者可根據綠化美化的需要,在早春或者晚秋,將植株全部挖起,用鋒利快刀切成2-3根一叢的有根分株苗,切口塗抹硫磺粉或新鮮草木灰,進行簡單的乾燥和消毒處理後,便可挑選適宜栽培的地方,挖好大坑,施足基肥,回填肥沃土壤,進行分株苗栽培。成活後加強肥水管理,植株就能旺盛生長。

栽培技術

自然條件

光照:中華繡線梅,是一種喜歡溫暖和陽光的花木,但是,它的原生長地是一些冬暖夏涼的濕潤山區,因而也能耐陰。在生長季節要有充足的陽光照射。夏季有些地區雨量少,陽光過於強烈,植株蒸發作用加劇,就要採取灌水降溫,減少植株體內水分的蒸發,保護好葉片,使之不被烈日灼傷而繁茂生長。秋季,對一些過密的內膛枝,細弱枝,要進行修剪,使之通風、透光,促進植株花芽的分化,多開花,多掛果,更具觀賞價值。
溫度:中華繡線梅,儘管冬季落葉後,能耐寒冷,但是,在生長季節性喜溫暖,它的最適宜生長溫度為20-30℃,在這樣的溫度條件下,陽光又好,植株便花繁葉茂,旺盛生長:儘管如此,中華繡線梅還具有生物學的適應溫室,一般為12-38℃,在這種溫度範圍內植株都能生長。如果超過或者低於它的生物學適應溫度,植株便進入休眠或半休眠狀態,如果溫度繼續下降,它便落葉,徹底休眠,待到來年溫度回升至最低生長點時,便開始萌發新芽而孕蕾開花。

選地整地

中華繡線梅,可在秋季落葉後,或春季新梢尚未萌動前,進行綠化美化栽培。露地栽培,要選土層深厚、疏鬆肥沃、富含有機質的砂質土壤的地方。栽培時,挖坑要大,坑內填放堆積的乾雜肥,或農家有機肥,肥上回填肥沃的培養土,或砂質菜園土。準備工作做好以後,再帶原土挖取苗株,植乾大坑中央,周圍回填肥沃土壤,踏緊壓實,把水灌透。實踐證明,這兩個時期栽培的中華繡線梅,植株傷口癒合快,新根生長迅速,植株有較長的時間進行生理生化發育,對後一步的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都非常有利。

水肥管理

中華繡線梅,從春到秋都繁茂生長+蒔養者可根據它的這種生長習性,在生長季節加強肥水管理,地栽植株,可在秋末落葉前,在距離植株80-120厘米處,挖一環狀條溝(深度為25-30厘米),灌一次以氮肥為主,磷鉀肥為輔的有機液體肥料,溝內再填一層堆積腐熟的千雜肥,然後回上填乎,次日把水灌透,入冬前再灌一次透水,以後既不澆水,又不施肥,植株便能安全越冬。春季還可施一次花前肥,時間在3月底或4月初。這次可施速效肥,如有機肥加複合化肥。施時在植株周圍挖放射狀淺溝(深度為10-15厘米),每株施有機肥10-25公斤,待肥液滲透後,再施硝酸磷肥(含氮25%、含磷13%)250克左右,最後回工填平,把水灌透。此外,還可根據不同的生長季節,再用0.2-0.3%的磷酸二氫鉀和尿素,進行根外噴施,以補充根肥之不足,使之生長繁茂。
中華繡線梅,性喜溫暖濕潤,如露地栽培的植株,春季要多次進行灌水,特別是那些乾燥地區,最好每月灌透水2-3次,使其樹液開始流動時有足夠的水分吸收。夏季掛果以後,如果雨水多、土壤濕潤,可以不澆水,或者少澆水,但是,也有久晴不雨的情況,特別是遇上伏旱,要及時把水灌透,保證果實的順利成長。秋季可每月灌水1-2次,落葉後停止澆水。冬季澆水更少,一般地下水位高的地區,冬季根本就不澆水,水位低的地區,可在人冬前灌一次透水,以利植株安全越冬。

主要價值

觀賞

樹態清秀,葉形美麗,花開似雪,果赤如丹,觀賞價值高,是集觀葉、觀花、觀果為一體的優良園林綠化、美化樹種。

藥用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中華繡線梅的根。
【採收】夏、秋季採挖,除去莖枝。切片曬乾。
【性能】苦、酸、甘,涼。利水除濕,清熱止血。
【套用】置用於水腫,咳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