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經典普及文庫:四書五經

中華經典普及文庫:四書五經

《中華經典普及文庫:四書五經》內容簡介:四書五經,是儒家的九部經典著作。“四書”指《論語》、《大學》、《中庸》、《孟子》,“五經”指《詩經》、《尚書》、《周易》、《禮記》、《左傳》。這九種著作是南宋以後儒家的基《中華經典普及文庫:四書五經》目,儒生學子的必讀書。是為了滿足現代廣大讀者閱讀這些儒家經典的需求而推出的白文普及本。為確保其文字的準確可靠,以中華書局出版的影印本十三經註疏和各種中華版點校本為底本;為了幫助讀者更好地讀懂,保留了原點校本人名、地名下加專名線、書名下加波浪線的做法,底本沒有專名線和波浪線的,我們也都在這次排印時加上了。《中華經典普及文庫:四書五經》非常適合普通讀者閱讀、收藏。

基本介紹

  • 書名:中華經典普及文庫:四書五經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頁數:925頁
  • 開本:32
  • 品牌:中華書局
  • 作者:孟子 等
  • 出版日期:2009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101064223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編輯推薦,文摘,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中華經典普及文庫:四書五經》由中華書局出版。

圖書目錄

四書
論語
大學
中庸
孟子
五經
詩經
尚書
禮記
周易
左傳

編輯推薦

《中華經典普及文庫:四書五經》編輯推薦:對於中國人,特別是對於當代讀者來說,在浩瀚的優秀文化海洋里,哪些是最基本的,哪些是最經典的?換句話說,作為一個中國人最應該知曉、閱讀的《四書五經》是什麼?作為一個中國家庭最應該擁有並收藏的經典是什麼?
多年來,中華書局一直致力於向廣大讀者提供優秀傳統文化經典讀本,推出的《史記》、《資治通鑑》等白文普及本圖書受到了讀者的歡迎和好評。在此基礎上,中華書局編輯部推出 “中華經典普及文庫”。
本套文庫有三個特點。第一是經典。入選本文庫的都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精品,是經史子集中的頂峰,堪稱“經典中的經典”。如列“二十四史”之首,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又如被稱為中國傳統文化核心的“四書五經”等。第二是精品。中華書局成立90多年來,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為己任,出版了大批由國內一流學者精心校勘整理而成的傳統典籍。本套叢書或以中華書局原整理本為底本,或約請著名學者精加整理,從而保證了其學術可靠性、文字準確性,堪稱質量上乘的版本。第三是方便。對於廣大讀者來說《中華經典普及文庫:四書五經》最大的特點是閱讀方便。眾所周知,古代圖書中涉及大量古代的人名、地名、書名,即便是專業研究人員,也不是很容易識別的。因此《中華經典普及文庫:四書五經》保留了古籍整理圖書人名、地名下加專名線,書名下加波浪線的做法,使讀者一目了然,不會因為不熟悉這些專有名詞而誤讀、錯讀。另外,為了保證閱讀的連貫性,刪除了原整理本中的古注、校勘記及不便當代讀者閱讀的部分。可以說,本套叢書是方便現代讀者閱讀經典巨著的較好的白文普及本。

文摘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卷一 為政第二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
不愚。”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君子不器。”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子張學乾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云:‘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目錄

論語
學而第一
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長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鄉黨第十
先進第十
顏淵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憲問第十四
衛靈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陽貨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張第十九
堯日第二十
……

大學
中庸
孟子
梁惠王上
梁惠王下
公孫丑上
公孫丑下
滕文公上
滕文公下
離婁上
離婁下
萬章上
萬章下
告子上
告子下
盡心上
盡心下

詩經
國風
周南
關雎
葛覃
卷耳
穋木
螽斯
桃夭
兔買
芣苜
漢廣
汝墳
麟之趾
召南
鵲巢
采蘩
草蟲
采蘋
甘棠
行露
羔羊
殷其雷
……

尚書
虞書
堯典第
舜典第二
大禹謨第三
皋陶謨第四
益稷第五
夏書
禹貢第
甘誓第二
五子之歌第三
胤征第四
商書
湯誓第
仲虺之誥第二
湯誥第三
伊訓第四
太甲上第五
太甲中第六
太甲下第七
鹹有一德第八
盤庚上第九
盤庚中第十
盤庚下第十
說命上第十二
說命中第十三
說命下第十四
高宗肜日第十五
西伯戡黎第十六
……

禮記
曲禮上第
曲禮下第二
檀弓上第三
檀弓下第四
王制第五
月令第六
曾子問第七
文王世子第八
禮運第九
禮器第十
郊特牲第十
內則第十二
玉藻第十三
明堂位第十四
喪服小記第十五
大傳第十六
少儀第十七
學記第十八
樂記第十九
雜記上第二十
雜記下第二十
喪大記第二十二
祭法第二十三
祭義第二十四
祭統第二十五
經解第二十六
哀公問第二十七
……

周易








小畜



同人
大有






噬嗑
……

左傳
隱公
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五年
六年
七年
八年
九年
十年
十一年
桓公
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五年
六年
七年
八年
九年
十年
十一年
十二年
十三年
十四年
……

作者簡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山東鄒城人,漢族。名軻,字子輿,又字子車、子居。父名激,母鄒氏。孟子遠祖是魯國貴族孟孫氏,後家道衰微,從魯國遷居鄒國。孟子三歲喪父,孟母艱辛地將他撫養成人,孟母管束甚嚴,其“孟母三遷”、“孟母斷織”等故事,成為千古美談,是後世母教之典範。生於周烈王四年,死於周赧王二十六年。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和政治行動的儒家經典著作。孟子師承孔伋(孔子之孫一般來說是師承自孔伋的學生),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並稱為“孔孟”。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遊說各國。但不被當時各國所接受,退隱與弟子一起著書。有《孟子》七篇傳世:《梁惠王》上下;《公孫丑》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 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從此直到清末,“四書”一直是科舉必考內容。孟子的文章說理暢達,氣勢充沛並長於論辯。孟子在人性問題上提出性善論。注意是人性向善,不是人性本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