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瞼虎

中華瞼虎

中華瞼虎(拉丁學名:Goniurosaurus sinensis),由海南省林業局周潤邦發現並命名,他也是我國發現並研究周氏瞼虎第一人。周潤邦聯合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業研究所副教授彭霄鵬、四川師範大學兩棲爬行動物專家侯勉,對瞼虎新種進行深入研究後在國內學術核心期刊上發表新種論文 ,並將此新種定名為“中華瞼虎”。

中華瞼虎發現於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內,也是2019年4月1日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立後首次發現並正式命名的新物種,意義重大!它的發現是時隔111年後,里氏瞼虎種組首次發現的新成員。里氏瞼虎種組已知共有2個物種(里氏瞼虎和海南瞼虎),因此中華瞼虎的發現對於該物種譜系研究以及深入闡釋島嶼在物種多樣性形成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具有極其重要的生態和科研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華瞼虎
  • 拉丁學名:Goniurosaurus sinensis
  • 別名:東坡瞼虎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Chordata
  • :爬行綱:Reptilia
  • :有鱗目:Squamata
  • :瞼虎科:Eublepharidae
  • :瞼虎屬:Goniurosaurus
  • :中華瞼虎:Goniurosaurus sinensis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
  • 亞目:蜥蜴亞目:Sauria
  • 分布區域:石灰岩地區 海南島中西部山區 巨大的花崗岩石堆 熱帶常綠闊葉林
  • 二名法:Goniurosaurus sinensis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命名背景,新種描述,物種學史,模式標本描述,棲息環境及生境,發現地,繁殖方式,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中華瞼虎
中華瞼虎的鱗片放大圖
中華瞼虎的吻肛長度大約98.64~105.7毫米,環鼻孔有8枚鱗片;鼻間鱗1枚;上睫鱗50~57枚;環體中段鱗115~123枚;環背部疣鱗有11~12枚小鱗;雄性具肛前孔23~27個;爪為4枚鱗片包裹;卵比起海南瞼虎更大更重。

分布範圍

中華瞼虎的棲息地位於海南島中西部海拔800m以上的山區,有巨大的花崗岩石堆,覆蓋著濕潤的熱帶常綠闊葉林,或與喀斯特斜坡相連的大型石堆,周圍滿布桫欏等熱帶蕨類植物,均是無污染的天然環境。
中華瞼虎
生存環境
中華瞼虎最明顯的特徵是成體背部棕褐色,有斑駁分布的不規則黑褐斑點,有4條前後鑲黑邊的黃色橫帶紋,從股部至腹部有金斑,這個金斑是截止2019年12月全球已知所有種瞼虎中唯中華瞼虎所特有,非常奇特。可以說,在呆萌、溫順的瞼虎一族中,中華瞼虎氣質顯得尤為“尊貴”“霸氣”。

命名背景

“中華,是一個地域概念、國家概念,更是一個文明概念。此次在海南島再次發現新物種,印證了中華民族地大物博,中華文明深久流長,也意味著海南島瞼虎屬物種的棲息地跨越了寬廣的範圍,以‘中華’命名最能深入闡釋島嶼在物種多樣性形成中的重要促進作用。”同時,印證了中華民族地大物博,中華文明深久流長。延伸至時下海南省建設中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和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正極大豐富著中華生態文明。
此前,全球一共發現了19個瞼虎獨立種,海南已知共有3種,一是海南瞼虎,拉丁學名:Goniurosaurus hainangensis,是科學家Barbour在1908年發現並命名的,模式標本發現於海南瓊中某地,現存於哈佛大學比較動物學博物館;二是霸王嶺瞼虎,拉丁學名:Goniurosaurus bawagnlinggensis,是科學家Grismer et al.於2002年發現並命名,模式標本發現於海南昌江霸王嶺區域,現存於加利福尼亞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三是周氏瞼虎,拉丁學名:Goniurosaurus zhoui,是海南省林業局周潤邦在2018年發現並命名,模式標本發現於海南省中部山區,現存於海南省林業局。

新種描述

中華瞼虎(拉丁學名:Goniurosaurus sinensis)是海南省發現的第四種瞼虎屬物種,發現者是海南省林業局周潤邦,他也是我國發現並研究周氏瞼虎的第一人。周潤邦聯合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業研究所副教授彭霄鵬、四川師範大學兩棲爬行動物專家侯勉,經由分子學鑑定與形態學比對,確認中華瞼虎為新種瞼虎。此外,中華瞼虎也是時隔111年後,里氏瞼虎種組首次發現的新成員,里氏瞼虎種組已知共有2個物種(里氏瞼虎和海南瞼虎),因此中華瞼虎的發現對於該物種譜系研究以及深入闡釋島嶼在物種多樣性形成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具有極其重要的生態和科研價值。
基於 16SrRNA 共 484bp 序列構建的最大似然樹中,中華瞼虎種群與海南島的瞼虎以高支持率(bootstrap支持率100%)形成單系群。中華瞼虎 2 個個體與海南瞼虎及里氏瞼虎形成姐妹類群 (bootstrap 支持率 84.5%),枝長較長,有明顯的分化。此外,中華瞼虎與海南瞼虎的平均遺傳距離為 2.2%,與里氏瞼虎的平均遺傳距離為 3.3%,因此,判斷中華瞼虎為獨立物種。
2019年,中華瞼虎的研究成果在我國學術核心期刊《石河子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刊發。
正模標本:1號雄性成體(標本號為BL-RBZ-102),2019年4月第一作者采自海南省中西部山區。
副模標本:3個,包括1個成年雄性(BL-RBZ-101)和1個成年雌性(BL-RBZ-104)和1個亞成雌性 (BL-RBZ-103),與正模標本同時、同地採集。
模式標本保存於海南省林業局。

物種學史

中文學名
中華瞼虎
爬行綱:Reptilia
拉丁學名
Goniurosaurus sinensis
有鱗目:Squamata
保護狀況
極危
亞目
蜥蜴亞目:Sauria
中國特有
瞼虎科:Eublepharidae
動物界:Animalia
瞼虎屬:Goniurosaurus
中華瞼虎:
Goniurosaurus sinensis
亞門

模式標本描述

鑑別特徵:(1)肛吻長(SVL,98.64~105.7 mm);(2)環鼻孔有8枚鱗片;(3)鼻間鱗1枚;(4)上睫鱗50~57 枚;(5)環體中段鱗115~123枚;(6)環背部疣鱗有11~12枚小鱗;(7)雄性具肛前孔23~27個;(8)爪為4枚鱗 片包裹;(9)成體背部棕褐色,有斑駁分布的不規則黑褐斑點,有4條前後鑲黑邊的黃色橫帶紋,枕部 1條略呈弧形,兩側沿頭側前伸達眶後,腋後、體中段、尾基各1條;(10)自股部至膝部有金斑;(11) 卵比起其它海南瞼虎更大更重(長27.17 mm,寬14.34mm,重2.20 g,n=2);(12)經過16SrRNA測序遺 傳距離,其與海南瞼虎相比其平均遺傳距離為2.2%,與里氏瞼虎的平均遺傳距離為3.3%,初步判斷 該瞼虎為獨立新種。
正模標本描述:雄性成體,肛吻長(SVL)99.68 mm,腋胯距(AG)43.09mm;鼻眼距 (SE)11.40mm;眼耳距(EE)11.41mm;頭寬(HW)20.13mm;頭高(HH)13.78mm;頭長(HL)26.96mm; 頭三角形,與頸區分明顯,頭背覆有均勻的鱗片,顳部及枕部散布有一些小疣鱗;吻鱗寬大於高, 與第1上唇鱗和鼻鱗相接;環鼻間鱗有3枚粒鱗;鼻鱗8枚;上唇鱗9/9枚;上睫鱗數54/55枚;眶前鱗 列19/19枚;頦鱗三角形,與第1下唇鱗相接,後側接3枚頦後鱗;頦後鱗向後接5枚小鱗;下唇鱗8/9 枚;體背及脖頸背側覆蓋有均勻的粒鱗,其間散布一些大錐鱗;每個大錐鱗周圍環繞11枚小粒鱗; 軀幹中部側面具21枚大錐鱗;腋胯間有26枚大錐鱗;環體中段鱗115枚;腹鱗大,在泄殖腔前突然變 小。股孔和肛前孔共23個(PP),橫向排列,呈“人”字形,左右可到達大腿腹面中側。泄殖腔側大疣2 枚。四肢相對短而強壯,後肢比前肢更粗壯;腋窩較深;第1指節彎曲,爪為四枚鱗片包裹;第1指 下鱗9/9枚,第4指下鱗14/15枚;第1趾下鱗(LT1)9/8枚,第4趾下鱗(LT4)20/21枚;原生尾細長,基部 最粗,自尾基起有尾環,向尖端逐漸變窄;尾背粒鱗扁平且光滑,大小約為體背側粒鱗的1.5~2.0倍, 均為橫向排列;第1、4、8尾環分別有9、8、7排橫列鱗,同時其上還分別有7、4、2個橫列錐鱗;尾 背部的錐鱗同樣為11枚小鱗片包繞;尾腹中段的鱗片大小約為尾背鱗片的6倍。
液浸標本顏色:頭部、身體和四肢的背部顏色為棕褐色,染以斑駁分布的不規則的深褐色斑點;虹膜紅褐色;在頸後部有1條向後延伸的淺灰色頸環,向前延伸至下眼瞼;3條寬的淺灰色環紋,其 中2條在肢體之間,最後1條位於尾基部;頸環和軀幹環紋的前後邊緣都鑲有寬的深色帶。所有深色 斑點和背部深色條帶邊緣模糊;吻鱗紫褐色;上下唇鱗鈍白色無斑;頭、軀幹和四肢腹面鱗片白色; 具白色尾環6條,其前後緣均鑲有黑色邊,白色尾環僅延伸至腹側,左右不相連;尾端白色。
變異:所有的副模包括2個雌性個體在內與正模形態類似。泄殖孔鱗只存在於雄性,雌性沒有。成年個體顏色分布相似。
比較:考慮到中華瞼虎的採集地在海南島,它與島上已知的瞼虎物種間的比較最為重要。因此, 新描述物種的形態測量數據主要與海南島已有的瞼虎物種比較。我們也比較了相關物種卵的特點。 中華瞼虎每窩下2個卵,這與已知的瞼虎物種是一致的。然而與海南瞼虎的卵(長15.97mm,寬度 11.97mm,重量1.28 g,n=2)、霸王嶺瞼虎的卵(長19.52mm,寬10.42mm,重1.25g,n=2)、周氏瞼虎 的卵(長22.56mm,寬13.15mm,重2.25 g,n=2)相比[2],中華瞼虎有明顯較大的卵(長27.17mm,寬 14.34mm,重2.20 g,n=2;)。
對於成年個體的形態特徵,中華瞼虎有中等尺寸的身體大小,吻肛長(SVL)明顯大于海南瞼虎 (101.34對80.93mm,P<0.01)。另外,新種的尾長(TaL)大于海南瞼虎(P<0.001)。肛前孔和股孔(PPs) 數目是雄性瞼虎科物種的重要形態特徵。
肛前孔數不同種組間的差異很大,是物種鑑定的關鍵特徵之一。新種中華瞼虎肛前孔23~27個(圖 2D),少於霸王嶺瞼虎(37~46,P<0.01)和周氏瞼虎(36~38,P<0.01),但和海南瞼虎 (24~31,P<0.001) 和里氏瞼虎(17~32)接近[12]。此外,海南島分布的瞼虎物種比分布在大陸的瞼虎屬其他成員擁有更 多的肛前孔和股孔,如憑祥瞼虎(16~29)、蛛紋瞼虎(18~22)、友蓮瞼虎(25~28)、吉婆島瞼虎 (16~21)、英德瞼虎(9~13)和蟄龍瞼虎(9);琉球瞼虎種組無肛前孔和股孔[13]。這說明海南島 的瞼虎物種間可能有最近的親緣關係,並需要進一步的分子生物學實驗來驗證。
鱗序的結果同樣也支持中華瞼虎為新的物種,與海南瞼虎和霸王嶺瞼虎相比,其具有 明顯少的上睫鱗(50~57枚)及環體中段鱗(115~123枚) [2]。此外,中華瞼虎體背環大錐鱗的小鱗數(11~12 枚)少于海南瞼虎(11~15枚,P<0.05),腋胯間疣鱗數(25~27個)明顯少於霸王嶺瞼虎(32~36,P<0.001)。 中華瞼虎身上頻寬條紋比海南瞼虎寬1.5~2倍,並超過了四肢的寬度;中華瞼虎股部兩側有自基部延 伸至膝部的金色斑帶;中華瞼虎再生尾金黃色延伸很長,而海南瞼虎沒有;中華瞼虎的卵比起其它海南瞼虎的更大更重。

棲息環境及生境

分布及自然史:中華瞼虎夜間活動,特異性地生活於石灰岩地區,典型的棲息地位於海南島中 西部海拔800 m的山區,有巨大的花崗岩石堆,覆蓋著濕潤的熱帶常綠闊葉林
生境1:在海南中西部某自然保護區腹地,蕨類植物密布叢生的喀斯特地貌處,經長年風化,喀斯特地貌石灰岩變得細碎,上面堆滿了大量喬木灌木落葉及腐殖質。
生境2:與喀斯特斜坡相連的大型石堆,周圍滿布桫欏等熱帶蕨類植物。此生境符合中華瞼虎的 生存習慣和條件:夜行性,靠月光尋找食物、捕食昆蟲。經觀察,中華瞼虎只活動于山陰坡。
生境3:苔原,苔蘚。苔蘚喜陰暗潮濕,一般生長在裸露的石壁,或潮濕的森林和沼澤地。在無 污染或者很輕污染的環境下生存良好,通常用作監測空氣、土壤或水體污染的指示植物。在海南山 區原始森林內,苔蘚很多。苔蘚可以促使沼澤陸地化,一些極耐水濕的苔蘚植物在湖泊沼澤地帶生 長繁殖,它們衰老的植物體死亡腐爛後,沉積水底逐漸積多,可使湖泊淨水面積減少,湖底抬高, 使湖泊變成陸地。成片的苔蘚植物稱為苔原。

發現地

中華瞼虎的發現地位於中國海南島中部地區。瞼虎屬的物種是一些夜間活動的在岩石上棲息的物種,棲息地主要與火山岩、喀斯特地貌等岩 石森林環境相關,位於東亞南部地區的喀斯特地區是公認的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自1999年以來,在東亞南部地區新發現了10個新的瞼虎屬物種。覆蓋有豐富的熱帶常綠森林的大面積的喀斯特 形成區,為獨特的動植物提供了類型多樣的棲息地,也許為瞼虎屬物種分化發揮了潛在的推動作用。棲息地類型的轉變是促進一個種群脫離於其它種群而分化原因要素之一。海南省整體處於熱帶區域,氣候溫潤,物種多樣性極為豐富。根據已知的瞼虎屬物種,海南省有著很高的多樣性,包括本文的新種已知 4 種瞼虎生活於這裡,且均為地方特有種。海南的霸王嶺瞼虎通常被發現棲息於高地 森林裡的花崗岩或石灰岩附近,而所有的中華瞼虎的樣品都收集於海南中西部山區大型花崗岩上, 由熱帶常綠闊葉林環繞,海拔約800 m。基於我們的觀察和以前的報告,海南瞼虎在海南島有 較廣泛的分布,喜歡棲息在火山岩或苔蘚山地森林裡,海拔 81~765m。因此,適應特定的基質(如花崗岩、石灰岩或火山岩)可能在地質和地貌異構區物種分化形成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此外,瞼虎屬物種的棲息地跨越了寬廣的範圍,進一步研究可能揭示更多的物種多樣性。截止2019年12月僅知該新種分布於海南省中西部山區。此外,霸王嶺瞼虎棲息於高地森林的花崗岩或石灰岩附近,海南瞼虎喜歡棲息在火山岩或苔蘚山地森林裡,這次中華瞼虎的發現,也意味著海南島瞼虎屬物種的棲息地跨越了更為寬廣的範圍,如進一步系統研究可能揭示更多的物種多樣性和生態複雜性。

繁殖方式

所有中華瞼虎都是卵生,每次僅下兩枚卵,正常氣溫下約60天孵化出殼。野外3、4月份可觀察到懷孕的雌性個體,表明春季是中華瞼虎的主要繁殖季節。

種群現狀

中華瞼虎發現於海南島中部山區,種群數量極其稀少,亟待主管部門和科研機構進行深入研究和保護。

保護級別

極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