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甲子鼎”材質為琺瑯彩瓷,造型取自西周青銅重器“大克鼎”。鼎通高60厘米,鼎身施黃彩,以琺瑯彩勾勒出騰飛的夔龍紋,寓意中華盛世,民族振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華甲子鼎
- 高:60厘米
- 外形:立耳方頭
- 問世時間:2009年8月12日
簡介,歷史記載,製作過程,製作價格,
簡介
立耳方頭,鼓腹蹄足,既端莊大氣,又富麗堂皇。11日,一尊高60厘米、光彩奪目的琺瑯彩瓷“中華甲子鼎”
亮相中華世紀壇,作為紀念建國60周年的禮器,入藏中國民族博物館。 中國民族博物館副館長韋榮慧介紹,中華甲子鼎由中國民族博物館、中央美術學院、清華大學16名專家設計論證,景德鎮制瓷大師熊建軍打造。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沈鵬為該鼎題名。中國民族博物館全程監督製作過程並永久收藏中華甲子鼎,希望以這座當代工藝美術精品表達對祖國60華誕的祝福。
歷史記載
香港《大公報》報導,為揭開琺瑯彩瓷器的神秘面紗,在國家博物館的支持下,制瓷大師熊建軍經過八年的研製,歷經數百次實驗,終於“破譯”找回了製作琺瑯彩瓷器的配方,致使失傳了200年的琺瑯彩工藝得以重新復活。 史料記載,琺瑯彩瓷器是中國古代陶器製作技術頂峰時期的作品,它代表了中國傳統陶器製作的最高水平,在世界上享有“彩瓷皇后”的美譽。然而遺憾的是,自清乾隆後期,這種琺瑯彩瓷器的燒制技術就失傳了,距今已有近200年。
製作過程
此次製作的“中華甲子鼎”在古代工藝基礎上有所創新,由中國民族博物館、中央美術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16位專家設計,中國民族博物館全程監督製作,整 個生產過程完全採用清代的傳統原料,製作過程包括碎石、踩泥、拉坯、修坯、吹釉、畫坯、填彩、寫款等幾十道複雜繁瑣的步驟,無一例外地採用我國傳統的手工 方式,從制胎到成品需要三個月的時間,而成品檢驗時,只要稍有瑕疵便要打碎,成品率不足一成。 鼎名中“甲”、“子”分別在傳統紀年法天干、地支中排在首位,天干和地支的紀年順序為60周年一個輪迴。所以在東方傳統中,每60周年為一次大慶。作為60年大慶的重要禮器,“中華甲子鼎”象徵著團結、和諧、鼎盛和權威。 鼎腹正前方為沈鵬題寫的“中華甲子鼎”五字。鼎內腹施松石綠釉,中央為60個“壽”字,象徵祖國60周年華誕。內腹四周為祖國的56個民族成員的集體簽名,漢文、蒙文、藏文、維吾爾文、壯文、哈薩克文、朝鮮文、彝文等八種文字共同書寫著一句“我愛你,祖國!”並將其燒制在鼎內作為銘文,以表達對祖國60華誕的祝福。
製作價格
鼎座頂面中央繪“五福捧壽圖”,其下為“1949-2009”。鼎座正面為“紅旗簇擁下的天安門”。鼎座長城圖案環繞四周,四角飾象徵長江、黃河的水曲紋浮雕圖案,寓意中華民族江山永固,社稷和諧。 “中華甲子鼎”底部燒制有中國民族博物館的款樣,制瓷大師熊建軍親筆簽名及該尊寶鼎的唯一編號,使每一尊“中華甲子鼎”都具備絕無僅有的藝術價值。
在清代,乾隆皇帝曾下過“庶民弗得一窺”的御旨,意思是“普通百姓就連看一眼琺瑯彩瓷器都算是違反了王法,甚至會惹來殺身之禍”。而在這慶祝新中國60華誕之際,國家用失傳200年的琺瑯彩製作工藝打造的“中華甲子鼎”卻可以讓每一位普通市民都親眼得見,甚至有機會永久珍藏。“中華甲子鼎”共製作200尊, 每尊價格為3.98萬元。
中華甲子鼎、六十甲子中國磬同賀祖國60華誕
歷史巧合:新中國60華誕來臨之際有兩件神聖的器物相繼出世!一個是:中華甲子鼎;一個是:六十甲子中國磬
甲子奇緣:故事說來,妙趣橫生。2009年8月12日“中華甲鼎” 橫空出世;2009年6月12日“六十甲子中磬” 國慶獻禮工作組進入倒計時!其間整整60天,不禁令人慨嘆:六十
甲子、盛世奇緣!
各有千秋:“中華甲子鼎”系傳統文化與色彩運用之典範,“六十甲子中國磬”則是大道至簡與黑白藝術的結晶。
神奇看點:“中華甲子鼎”色香味俱全;“六十甲子中國磬”聲情形並茂。
不同的是:“中華甲子鼎”已經瓜熟蒂落;“六十甲子中國磬”即將揭開面紗!